張琦
在第三次捧起奧斯卡小金人后,導演李安對記者表示,《少年派》能獲獎,自己特別開心。這不僅僅是因為自己在拍攝過程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還因為兩個兒子也參與到了拍攝過程當中,協助自己做了許多工作,這讓做父親的他真切感受到兒子們都長大了,也都非常有想法、有孝心。對一位父親來說,這比獲獎更讓他感到欣慰。
重視“奶爸”時光,夯實親情基礎
李安1985年碩士畢業后,長子李涵剛剛一歲,因為找不到戲拍曾在家中待過六年。他說這六年是命運對他的一種恩賜,讓他擁有了許多跟孩子共處的機會,所以他才打好了親情的基礎,學會了經營和享受親情。
李安的太太林惠嘉看到丈夫一心只想拍電影,她就建議他待在家中寫劇本,自己負責養家糊口。于是,李安就在家中當起了“全職煮夫”,承擔起了照顧兒子的重任。李安買了許多育兒書籍,一邊看一邊實踐了起來。在李安的精心照料下,李涵一天天長大了。
李安的性格比較內斂,他很少在兒子面前吹牛,也不介意在孩子面前示弱。他直白地告訴兒子:“爸爸沒有找到工作,所以現在是你媽媽在養家,媽媽賺的錢有限,我們花錢要節約,不能浪費。”因此李涵從小就特別懂得節約,也很關心家庭的收支狀況。有一次,李涵詢問李安:“爸爸,這個月我們的生活費夠用嗎?”李安聽了莫名其妙,李涵過了好久才鼓起勇氣說:“我想你帶我去吃老公公炸雞(肯德基),但不知道會不會花很多錢,如果真的很貴,那我們還是在家里吃你做的番茄面吧!”李安聽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覺得委屈了兒子,馬上要帶他出去吃大餐。沒想到李涵臨出門又改變了注意,對李安說:“其實番茄面也很好吃,我們不用開那么久的車出去吃飯了吧,就在家吃吧!”
李安拍的首部片子需要一個小演員,他想到了自己的兒子李涵,于是便和兒子商量讓他來演片中的角色。一直以來,李安都很尊重兒子的想法,做事前都會征詢他的意見。這一次,李涵似乎對演電影這件事不太感興趣,露出了要考慮一下的表情。李安一看有點慌了,連忙央求兒子說:“你一定要幫幫爸爸,如果連你也不幫爸爸,那爸爸就完蛋了,要是爸爸垮了,那我們就都得住到街上去!”聽了李安的話,李涵有點怕了,忙說:“好啦,我幫你。”
在李安的指導下,李涵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戲份。李安特地做了兒子喜歡吃的墨魚丸來犒勞他。小李涵拍拍李安的肩膀,做出一副“不要見外”的樣子,對李安說:“你是我老爸,我幫你是應該的,以后別這么客氣了……”
要有自己的理想,學會真誠面對自己
從那以后,李涵就開始關注父親的事業,經常像個小大人似的穿梭在片場中間。有一次大家正在拍戲,突然傳來一聲“cut!”大家都錯愕地看向攝像機后的李涵,小李涵一本正經地說:“剛才有飛機飛過,會有雜音,所以要cut一下!”聽了兒子的話,李安頗為欣慰,也沒怪他搗亂,而是耐著性子讓大家再拍一次。
還有一次,劇組要拍攝一場砸桌子的戲,但當時李安已經捉襟見肘了,根本拿不出買桌子的錢,急得李安滿頭大汗。李涵悄悄拉拉母親的衣袖,說:“媽,咱家廚房不是有張餐桌嗎?”這下才提醒了林惠嘉,她連忙貢獻出了自家的餐桌,解了李安的燃眉之急。
但那場戲拍完,李涵卻對著桌子的殘骸哭了很久,因為以后沒有桌子可以吃飯了。李安只好安慰兒子,說有了錢之后就給他買張更大的餐桌,李涵歪起腦袋琢磨了一會兒,認真地對李安說:“買張和原來一樣的桌子就好了,不要太大的,大了浪費錢。”
后來李安工作越來越忙,但只要一有時間,他就會馬上趕回家陪伴妻兒。這時候李安的二兒子李淳也慢慢長大了,對于李淳,李安總是心存愧疚,覺得自己陪伴他的時間不夠多。為了不和兒子疏遠,李安在外工作時每天都會打電話回家,了解兒子們的生活狀態,鼓勵他們做自己想做的事。
像很多父母一樣,李安也望子成龍,希望孩子們子承父業。但他不會硬性規定兩個兒子去學習藝術,而是常帶他們去片場觀摩,自然而然地接觸電影。李淳上初中時,迷上了美式足球,李安買最好的裝備給他,還特地跑去觀看兒子的比賽。看到兒子接到第一個球的時候,李安當即歡呼起來,比首次獲得奧斯卡獎時叫得還要大聲。
李淳上高中后,依然對美式足球很著迷,甚至打算將來以此為職業。李安深知李淳的體格不適合在此運動項目上發展,于是便為兒子分析了利弊,但還是把最終的決定權交給了兒子。經過再三考慮,李淳終于打消了當運動員的念頭,轉而參加了學校的劇團。同樣,他每出演一部舞臺劇,李安都會準時到場觀看,坐在觀眾席上為兒子鼓掌和拍照。
做彼此的驕傲,給父愛一些回報
2008年,李淳考入紐約大學戲劇電影系,開始一面學習一面努力地尋找對外演出的機會。有人對李安說:“你拍了那么多重量級作品,隨便在電影里給兒子安排個角色不就得了,何必讓他那么辛苦?”李安回答說:“兒子長大了,有他自己的想法,他應該是想自己努力一下吧,我不好插手管東管西。如果他需要我幫忙,自己就會開口了。既然沒有,那我也不會隨便干涉他的生活。”李淳憑借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好萊塢大片《宿醉2》里的一個配角,將該角色演得非常出彩,獲得了劇組上下的一致稱贊,李安特別開心和滿足。
對于游離于影視圈之外的長子李涵,李安也同樣以他為驕傲。因為小時候經常待在片場,也吃過電影的苦,李涵長大后一直對電影存在抵觸心理,讀大學時選擇了設計專業。李安非常支持兒子,鼓勵他勇敢追逐自己的夢想,還開玩笑說自己將來拍3D片時要請李涵幫忙設計布景。
2011年,李安開始嘗試使用3D技術拍攝《少年派》。李涵特地請假從美國趕回臺灣,主動提出要幫父親設計模具。接到設計少年派漂流時乘坐的那只救生艇的任務后,李涵認真構思,反復勾畫草圖,最終設計出了一只造型獨特的道具船,應用到了拍攝的過程中,營造出了十分夢幻的電影效果,讓李安非常驚喜。
不久后,李淳也利用暑假時間趕到了拍攝地點,主動提出要幫父親打雜。此后兩個多月的時間里,李淳幫劇組扛工具、訂盒飯、打掃衛生,起早貪黑地忙碌著。假期過后,李淳整個人瘦了一圈,也曬黑了許多,同學們開玩笑問他是不是去非洲做苦工了,李淳則俏皮地回答說自己是和老爸一起去度假了。
在《少年派》的首映儀式上,李涵和李淳與母親一起趕到現場支持李安,兩人還特意獻了一束花給父親,并告訴他:“老爸你真棒!你是我們的偶像,我們以你為驕傲,因為你是一個勇于追夢的人。”李安激動地擁抱了一對兒子,認真地對二人說:“你們倆才是我的驕傲,有子如此,此生足矣!”
對李安來說,拍電影和當父親同樣重要,要拍出好的電影,就要細致用心,慢工出細活。也正因為他從未忘記自己是一個父親,在追夢的同時不忘關愛妻兒,親情才從未遠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