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淑英
去年小升初時,當大部分家長為了孩子的升學忙得焦頭爛額時,我們家卻提前收到了全市重點中學的錄取通知,身邊的朋友都羨慕我有一個優秀的女兒。其實大部分孩子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可是同樣經過小學六年的教育,差別怎么就出來了呢?關鍵一點就是家長不能做“甩手掌柜”,要給孩子打好扎實的基礎,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我女兒比較粗心,在生活中她上衛生間會忘了關燈,帶傘去學校經常是空手回家……但是她背誦課文,一般只讀三五遍就會了,這得益于我對她記憶力的訓練。從女兒上幼兒園開始,我就會經常用手拍一組節奏,然后讓孩子按照這個節奏拍一遍,如果孩子完成得好,就加大節奏的復雜度。我還經常跟孩子玩“一分鐘記憶”,在桌子上排列5~10樣東西,如紙巾、打火機、書本等,給孩子一分鐘時間記憶,再復述。如果完成得好,還可以加大難度,問:“紙巾的左邊是什么?”“書本在什么東西的右邊?”孩子長大了,這些成了“小兒科”,我就用撲克牌、符號、文字等代替,簡便可行。很多家長都會在睡前給孩子講故事,我也講,但我多做了一步。每次講完故事,我會問她幾個問題,全部答對了還有獎呢!這樣做促進孩子更加認真地聽、賣力地記,在回答問題時口頭表達能力還得到了訓練,一舉多得。
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中,語數的學習仍然是重中之重。在語文方面,可以說是“一文定乾坤”。一二年級,我一定要認真檢查孩子的寫話作業,給孩子提出修改的建議,說這樣修改的目的、好處,并讓孩子重新修改、查正。因為有了家長的指導,孩子的習作經常被老師表揚并在班上朗讀,這對于孩子來說,是無上的光榮,從而也激發了她寫作的熱情。孩子上了三年級,要求的字數增多了,這時我就讓孩子先把文章的提綱口述一遍,母女達成共識后動筆。有了前三年的訓練,到了中高年級,對于寫作,那就是“小菜一碟”了。孩子上四年級后,我給她開了博客,因為有博友的來訪、評論、少兒博客首頁推薦,給了孩子源源不斷的寫作動力。而關注報刊雜志的征稿,又讓孩子有了一個個新的挑戰。寫稿、投稿、發稿,我和孩子樂此不疲。開博三年多,已發博文300余篇,是一筆非常了不起的成長財富。
語文和數學是學習的兩條腿。孩子的數學基礎不錯,但是對較難的題有點“感冒”,常常是“知難而退”,不肯去多花時間思考。為此,每個暑假,我都有針對性地買回習題,進行集中訓練。數學的訓練不在數量上,而是類型,要善于引導孩子發現規律和方法,這才是學好數學的關鍵。遇到不會的難題,我會在網上QQ群里求助。講到QQ群,我建議每個家長都加個育兒群,經常交流育兒的困惑,從群友那兒學習到的育兒方法是非常好的,而且他們沒有專家那樣高不可攀。
我們可以不是優秀的父母,但我們應該爭取讓我們的孩子是優秀的。讓孩子做好每天的學習,掌握好小學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小升初也可以從容面對。所以,讓我們與孩子相伴成長,盡情享受美妙的親子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