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瑋
還沒進攝影棚,就聽到他的獨特笑聲,陳一冰又來了。2013年全運會之后,“吊環王子”并沒有淡出人們的視線,但他的事業軌跡,卻發生了根本變化:走出了一直從事的競技體育生活,投身于高校演講和綜藝節目中。
不僅如此,陳一冰也過上了相對自由的生活,與曾經想象的退役生活大體相同,可以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情。“有更多的時間陪伴父母,去國外玩一玩。”在錄制完《星兵報到》后,他給自己放了假,第一次一個人出國,在20多年來第一個完整的春假里,他選擇飛往那個讓他糾結難忘的國家,英國。
“這次是純玩,主要是去看我女朋友的。”作為中國體操隊的隊長,擁有眾多粉絲的陳一冰,感情生活備受關注。曾經的戀情曝光,讓沒有完全準備好的他有些慌亂,但在2014年的第二天,宣布告別體操的一天后,陳一冰的高調宣布了新戀情。“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學生,我遇到了對的人。”年過30的陳一冰,準備好了新的生活。
“我又去了o2體育館。”在陳一冰24年的體操生涯中,自從2006年獲得吊環冠軍后,只有兩次沒有摘得該項目的金牌,這兩次,都是在英國o2體育館。“一次是2009年體操世錦賽,一次就是倫敦奧運會。”
提起陳一冰,“無冕之王”成為他新的代號。2012年8月6日,倫敦奧運會體操男子吊環單項比賽中,隨著落地動作的平穩結束,第一個上場的陳一冰以完美的表現完成了比賽。但最終結果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以0.1分的微小差距輸給了巴西選手,獲得銀牌。
億萬觀眾甚至是同場競技的對手紛紛為這樣的結果抱不平,但陳一冰始終保持微笑,親切地擁抱了對手。雖然失去了金牌,但他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我對自己的付出很滿意,”再次回憶起那一刻,陳一冰的語氣很堅定:“我已經把訓練水平和大家對我的期待,在這套動作上完全地表現出來了,至于結果怎樣,不是我能控制的。”他的表現,已經超越了競技體育中金牌的崇高價值。
經過一年多的平靜,對于這枚銀牌,陳一冰的心態轉變了。“到目前為止,我仍然覺得很遺憾。打開獎牌盒子,裝在里面的一輩子都只是銀牌。”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及世界的認可,他由最初的不甘心,慢慢地接受了這個事實,他將這份改變歸結于自己的成長:“人生不可能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完美。”這句簡單的話語,陳一冰悟了24年。
“是體操選擇了我。”和大部分早產兒一樣,陳一冰小時候的體質很不好。出于鍛煉身體的目的,父母把五歲的他送進了體操館。“那時候的訓練真的很苦。”現在他對體操館的記憶,就是被罵。“我微博上有一張黑白照片,是小時候被教練訓話時拍的,特別可憐。”年齡小加上訓練苦,哭自然是常態,但他卻堅持練了下去。
小時候,陳一冰的家庭條件并不好,三口人住在28平米的房子里,到了晚上,沙發放平就是他的床,幾乎沒有玩具和新衣服。“我只要努力訓練,就能在同齡的比賽中得第一,那樣就會有獎品。”夢寐以求的新書包鉛筆,支撐他走過了童年的訓練生活。
12歲時,已經有了七年訓練的陳一冰,面臨是否繼續走下去的問題。他也第一次被問到是否喜歡體操,“為什么不喜歡,我不僅學習上可以拿雙百,體操也可以拿第一。”從小爭強好勝的陳一冰,找到了另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舞臺——體操,后來進入專業隊也就順理成章。
但生活不是電視劇,不會按照我們想象的劇本走下去。1994到2000年,在最初進入專業隊的前六年,陳一冰付出了很多,卻沒有絲毫的回報。曾經給予他優越感的體操,成了壓在肩膀上的擔子,他甚至對自己的選擇產生了懷疑,第一次有了放棄的念頭。“體操練的不好,學習也變差了,以前的自豪感都沒有了。”于是他再次回歸校園。但六年專業隊生活對陳一冰的影響,遠遠超乎他的想象。他甚至沒辦法融入學校生活和同學之中,父母的擔心也讓他難過:“當時我已經17歲了,不知道之后的路該怎么走,于是我又一次回到了隊里。”茫然中的陳一冰給自己定下第一個目標,就是進入國家隊。
2001年的國家隊選拔賽,他滿懷信心地去參加,卻鎩羽而歸。“但命運就是這樣,人生中會有許多不完美,冥冥之中又會帶給你完美,事情往往沒有想象的那樣糟糕。”2002年7月,因為天津體操隊隊友受傷從國家隊調回,他獲得以旁聽生的身份進入夢寐以求的國家隊。“剛到國家隊的時候,我只是待訓運動員,就是不在任何正式的國家隊的名單里面,我只有資格在這里練。”體操隊參加集訓的運動員,最初都會有一個常規的自我介紹儀式,但陳一冰并沒有。他就像是一粒塵埃,不受任何人的關注。“那時候我一點都不開心,覺得自尊心受到強烈的打擊,特別自卑。”在之后遇到困難時,陳一冰會常常想起沒有他名牌的宿舍門。因為家庭的不富裕,他沒辦法跟上其他隊友的課余生活節奏,只能自己在宿舍看書。
成績和生活都遠離國家隊的其他隊員,陳一冰動了離開的念頭:“我強烈要求回到天津隊,在那兒我會過得很安逸,自尊心不會受到打擊。”但當時,他的教練和父母,都沒有同意。“他們告訴我這樣的機會不容易,應該去努力,起碼做到問心無愧。”即使被淘汰,也曾努力過。經過一年的心理建設,陳一冰想通了:“我應該去珍惜這樣的機會。”
在一個人極度自卑時,他人一句不經意的鼓勵,就會是改變其命運的法寶。體操隊的黃玉斌教練一句不經意的“好好練”,讓他備受鼓舞。“我經常說,自己是百里馬,多虧遇上了黃導這個伯樂。”那之后,為了不辜負黃導的信任,他每天發了瘋地練。“每天我會比同一批的運動員多練半小時或者一小時。”就這樣一年一年過去了,付出終于有了回報。“從剛開始沒有成績,到全國比賽吊環能進前八名,再到第七,第六,到最后的吊環冠軍。我都是一步一步、踏踏實實走過來的。我沒有敗給當時初進國家隊那個自卑懦弱的陳一冰。”
2006年,陳一冰收獲了自己的第一個吊環世界冠軍,他終于將自己的名字掛上了世界冠軍榜,以此告知國家隊的每一員,他不是可有可無的存在。那之后,他便一發不可收拾,只要參加的比賽,吊環金牌都被收入囊中。那之后,陳一冰的目標,也變成了成為奧運冠軍。
“當2008年奧運會吊環落地奪得冠軍以后,我的人生有了很大的改變。”曾經立下的目標,他都逐一實現,說是稱霸吊環界,也一點不夸張。當奧運金牌真的得到時,他空了,感覺生活沒有了追求,于是他變得極度膨脹。“我不知道下一步該干什么,那時的目標只有奧運金牌,卻不知道拿了金牌后要怎么辦。”
奧運冠軍帶給陳一冰完全不同的世界,知名度和優異的成績帶給了他財富,物質上的膨脹也讓他一時之間迷失了方向。他甚至開始考慮退役,因為奧運冠軍已經到達了頂點。“那之后的訓練就不是很努力了,2009年全運會我也只拿了第三名。”當時并沒有感到難受的他,走出全運會的賽場,看見許多舉著“一冰加油”橫幅的粉絲們,他們只是為了安慰自己的偶像不要難過。這時陳一冰才意識到支持自己的力量有多么強大,于是狠練了三個星期。抱著只要努力就沒有對手的自大,他去參加了在倫敦舉辦的體操世錦賽。老天爺仿佛也要給不懂事的他一個狠狠的教訓,在預賽時,陳一冰出現了腳踢環的重大失誤。“這是從我訓練到比賽從來沒有出現過的,那次壓根連決賽都沒有進。”下場后的他哭了,“不是自己輸不起,而是讓支持我的人失望了。”從那以后,陳一冰認識到,他身上的能量是通過體操迷們的鼓勵和支持堆積起來的,他還想與支持他的人一起,分享站上領獎臺的喜悅。
但當時的陳一冰,已經25歲了,在結果未知的前提下堅持下去,要受的苦是無法想象的。在這時,黃導又拉了他一把,對記者宣布,任命陳一冰為新一屆男子體操隊隊長。“我突然覺得,不但有很多人支持我,黃導也給我一種信任,讓我當隊長,既然國家隊需要我,我就得抗住這面旗。”被需要,是一種幸福。
接過這面旗后,作為隊里最大的隊員,陳一冰處處都起到帶頭作用,練的不比其他運動員少。“從一開始的不適應,到后來不但自己表現突出,還能帶領整個團隊共同進步,我成長了很多。”成長不僅僅表現在成績上,還表現在日益強大的內心。
“2012年倫敦奧運會,當我吊環得第二時,我心里確實沒有做好準備,但是我覺得我人生做好準備了,我已經成熟了。”隨著年紀的增大,體力變差、傷病增多,陳一冰需要比年輕隊員付出更多,才能代表國家再一次站上奧運會的舞臺。“我準備了很長時間,奔著去實現吊環金牌愿望去的。當那個結果不是我期望的時刻,我覺得不能像四年前那樣趴在那兒哭,而是更應該去經受一切考驗,經受住這種挫折。”經過2009年的挫折,陳一冰長大了,“銀牌,對我來說,一樣讓我能尊重自己的付出、自己的努力,和一切自己認為能對得起自己的事情。”
雖然在倫敦的比賽成績都不理想,但陳一冰仍舊把那里當做是自己的福地。“每一次失敗的背后,都會有新的轉折。”所以退役后的旅游第一站,他選擇了這里,希望美麗的轉折會繼續。
全體育 陳一冰
Q:對于倫敦奧運會的銀牌,和一年前相比,現在的心態發生了什么變化?
A:我覺得那時候更不甘心一些吧,特別想再比一場。一年后還是有不甘心,但更多的是接受,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可能比金牌要重要。
Q:說說你近期的打算吧,聽說你要拍戲?
A :因為通過《星兵報到》,我們幾個戰友都變成朋友了。吳樾哥自編自導了一部戲,我只是過去幫他一個忙。
Q:參加《星兵報到》的初衷是什么?
A:我是沖著最后的冠軍去的,奪得冠軍的話就能當征兵代言人。而且我小時候有一個當兵的夢想,穿著軍裝特別帥。隨著長大,我覺得軍人,是可以跟男人畫上等號的一種標簽。軍人的正義感、責任、擔當是作為男人這是最基本的素質。
Q:如果重新選擇一次,你會把軍人當做自己的職業嗎?沒有選擇運動員,你會從事什么職業?
A:這還真沒想過。我從小學畫畫,而且學習特別好。如果不練體操的話學習也應該很好,我覺得我會是個學霸。因為我的性格是比較爭強好勝的,對自己很苛刻。
Q:年前你曾經在網上高調宣布新女友,又引發了各種爭議。曾經那段戀情的曝光,你說是因為不成熟,現在卻主動宣布,你是怎么想的?
A:以前就是完全沒有做好準備,又承受了很大的壓力,我們都特別不成熟。但現在不一樣了,我已經準備好了,知道怎樣來面對這件事。我知道怎樣在適當的時候去公開,怎樣去保護。我覺得也算是給予對方一種安全感吧。
Q:您現在算是正式退役了嗎?現在找到之后的方向了嗎?
A:我想還是不會離開體操吧,我覺得還是得多學習,多讀書。我會響應國家的號召,看國家的需要,因為我是國家培養的。現在主要是天津2 0 1 7年的全運會,我會盡自己的努力為天津市體操的發展出謀劃策,幫助天津體操隊獲得更好的成績。
Q:童年是決定一個人一生的關鍵時期。你的童年在學業和體操的兼顧中度過,你認為培養了自己什么樣的性格?
A:我覺得如果重來的話,我還是會選擇體操,并不是它給我帶來了金牌。從小雖然也挨教練的打罵,也挨摔,但是我覺得我比同齡人更堅強,起碼摔倒起來特別快,磕破流血擦一擦沒事了,培養了我堅強的意志力和良好的品質性格。
Q:你說你會進入賽車界。賽車是你從什么時候開始接觸的?
A:我一直挺喜歡賽車的,以前一直沒機會,現在退役了,就有了去接觸的機會。我一直還在聯系,一有機會就會去看車。之前我有接觸過世界錦標賽,現在一直在找機會。還有一個就是漂移類汽車的一種賽事,可能這兩方面都會接觸一下吧。
Q:你奪得的20枚金牌中,最讓你開心的是哪一塊?
A:每一個我都挺開心的,最開心的應該是2 0 1 2年的團體金牌吧。不光因為我是隊長,那時候背負的很多很多。預賽我們比的特別差,壓力大的都快崩潰了。比完以后,感覺這輩子都夠了,當時就有一種不辱使命的感覺,沒丟中國隊的臉。
Q:練這么多年讓你開心的時刻就是奪得金牌的時刻吧?
A:應該是吧,因為競技體育就是金牌,要的就是成王敗寇,同時它也很殘酷性。很多時候你的快感就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只有不斷超越自己,堅持這種所謂的變態的訓練。既是為了戰勝自己,也是為了戰勝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