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成
2014年2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發布《2013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指出,“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這給未來的貨幣政策走勢定了調。此前,市場最擔心的,就是2013年下半年出現的流動性緊縮趨勢是否會延續。專家認為,2014年流動性仍然趨緊,央行明顯放松或進一步收緊流動性都不太可能。
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
央行發布的1月份金融統計數據顯示,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長達2.58萬億元,創自發布統計數據以來的單月規模歷史新高。其中,1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1.32萬億元,創下近幾年來的最高水平,且明顯高于2013年12月規模。
雖然央行此前有意地收緊流動性,且市場越來越擔憂某些影子銀行產品(如信托產品)的可持續性,但整體信貸增長仍然較快。這在一定程度上可歸結為決策層仍然希望保持穩健的投資和GDP增速,只愿意容忍信貸增速小幅放緩,因此央行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對1月份信貸、尤其是人民幣貸款的控制。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濤對本刊記者表示,回頭來看,人民銀行在春節前收緊銀行間市場流動性,或許就是為了防止銀行貸款過快增長甚至失控,而非像市場當時所擔憂的那樣要顯著收緊流動性。
其實,央行的意圖也體現在2月8日發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里。該報告指出,堅持“總量穩定、結構優化”的取向,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協同性,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和防風險,適時適度預調微調,繼續為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創造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
對此,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向記者表示,“總量穩定、結構優化”,重點在于后四個字,而結構優化的核心則在于信貸結構調整。信貸結構調整也是銀行體系新增信貸放到哪里去,是放到有助于科技創新、結構轉型的領域去,還是繼續投放到房地產、基建等產能過剩的領域去,這是2014年的關鍵。社會融資總量2014年是有保有壓,特別是對產能過剩的產業。
也有研究機構認為,與上次報告相比,這次的論述中發生幾點變化。一是刪除了“加強流動性總閘門的調節作用”,增加了“保持適度流動性”;二是從“增強調控的針對性、協調性”變為“增強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協同性”;三是實現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從“平穩適度增長”變為“合理增長”;四是提出“把貨幣政策調控與深化金融改革緊密結合起來”。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預計利率市場化改革會進一步推進。從前瞻性來看,貨幣政策已經具備轉化為中性偏松的條件。
貨幣市場總體依然偏緊
央行于2月18日開展14天期480億元正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3.80%。此次為8個月來央行首次進行正回購操作。業內分析稱,央行短期重啟正回購操作,僅是對資金面波動的平滑措施,不代表貨幣政策收緊,央行維穩意圖仍存。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預計,2014年金融機構流動性繼續呈總體平穩中有所趨緊的態勢。經濟增長總體較為平穩,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依然較為旺盛,特別是房地產、地方融資平臺等領域。此外,巨大存量債務的滾動融資壓力也決定了未來融資需求不會太低。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也對媒體表示,當前的增長放緩和通脹下行并不足以引致貨幣政策放松。與目前實行寬松貨幣政策的其他經濟體不同,中國的房地產泡沫不僅沒有破裂,而且還在膨脹,信用擴張速度還比較快,金融體系和非金融企業的杠桿率還在上升。控制金融風險的重要性突出,當局放松貨幣政策來支持經濟增長的空間有限。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報告認為,2014年宏觀調控將在穩增長、防通脹和控風險之間尋求平衡,因而總體基調將保持穩健中性。在經濟增長平穩、通脹壓力不大的情況下,基準利率很可能保持穩定不變。在貨幣市場方面,盡管新增外匯占款可能不低,但受金融脫媒加快、互聯網金融進一步發展、IPO開閘以及財政存款難以大幅下放等因素的影響,流動性趨緊的狀態難以根本改觀。
倚重流動性閘門調整引導
在定調下一階段貨幣政策思路之際,央行表態稱,將“綜合運用數量、價格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央行還指出,在市場深化和金融創新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流動性閘門的調控和引導作用更加重要,將繼續根據國際收支和流動性供需形勢,合理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再貼現、常備借貸便利、短期流動性調節等工具組合,管理和調節好銀行體系流動性,加強與市場和公眾溝通,穩定預期,促進市場利率平穩運行。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告訴本刊記者,展望2014年,在貨幣政策操作更加注重靈活性、準備金率不會大幅調整、利率政策保持基本穩定的情況下,公開市場操作將繼續“唱主角”,繼續擔當平抑流動性波動、保持流動性合理、引導市場利率走向的主要工具。
前不久,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人民幣存款減少9402億元;1月末,狹義貨幣(M1)余額同比僅增長1.2%。而2013年1月存款增加1.11萬億元;M1增速高達15.3%。也就是說,2014年1月存款同比減少2.05萬億元,M1增速同比驟降了14.1個百分點。
歷史數據顯示,央行公布的M1增速僅在上世紀80年代出現過幾次超低的增長甚至負值。按照環比降幅來看,比較接近2012年同期的水平。
與存款數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新增貸款。央行數據顯示,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32萬億元,同比多增2469億元。盡管此前業內對1月份的信貸增長已經有了超過萬億的估計,但達到1.3萬億以上還是略有些超出預期。
對此,央行于2月18日開展14天期480億元正回購操作。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央行重啟正回購符合預期:一方面春節后現金大量回流,且預計外匯占款新增較多,隔夜和7天利率已落至合理利率區間下端,另一方面這也是歷年春節之后的例行操作。“本次操作是避免銀行流動性過于寬松,意在熨平利率波動,不意味著貨幣政策取向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