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中強等
摘要 [目的]為豫谷20的推廣和應用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豫谷20是安陽市農業科學院通過對冀谷19ד豫谷9號×安2688” 進行有性雜交,后代利用動態育種技術進行選擇,在海南、安陽交替系選,經4年5代定向選育而成的優質高產多抗夏谷新品種。[結果] 2012~2013年參加國家(華北夏谷區組)谷子新品種區域試驗,2年平均產量5 052.0 kg/hm2,較對照冀谷19增產9.41%,居參試品種第1位。21 點次區域試驗17 點次增產,增產點率為80.95%。[結論]豫谷20熟期適中,適宜在河南、河北、山東夏谷區晚春播或復播種植,并在2013年12月通過全國谷子新品種鑒定委員會鑒定。
關鍵詞 谷子;新品種;豫谷20;選育
中圖分類號 S5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03-00667-01
豫谷20是安陽市農業科學院通過對冀谷19ד豫谷9號×安2688” 進行有性雜交,后代利用動態育種技術進行選擇[1-4],在海南、安陽交替系選,經4年5代定向選育而成的優質高產多抗夏谷新品種。該品種米質優良,2012年參加中國作物學會粟類作物專業委員會第九屆優質食用粟鑒評,被評為“一級優質米”。2013年12月通過全國谷子新品種鑒定委員會鑒定。
1 親本來源和選育方法
1.1 親本來源
選用夏谷區主栽品種冀谷19作為母本,其特點是:幼苗葉鞘綠色,夏播生育期89 d,平均株高113.7 cm,紡錘形穗,松緊適中,平均穗長18.1 cm,單穗重15.2 g,穗粒重12.4 g,出谷率81.6%,出米率76.1%,褐谷,黃米,千粒重為2.74 g。高抗倒伏、抗旱、耐澇,抗谷銹病、谷瘟病、紋枯病,中抗線蟲病、白發病。米色鮮黃,煮粥黏香省火,口感略帶甘甜,商品性、適口性均好,屬國家“一級優質米”。選用“豫谷9號×安2688”的后代為父本,其特點是:豐產性好,抗倒抗病性突出,灌漿結實性好,綠葉黃穗成熟。
1.2 選育經過
2006年冬海南組配組合,人工去雄,得雜交子粒。2007年安陽種植F1代(區號1007),從中選出7個真雜交單穗。2007年冬海南種植F2代,7個小區中唯有2019區分離較好,且優勢明顯,從中選出4個單穗。2008年安陽種植F3代,針對各株系的抗倒性、抗旱性進行了觀察鑒定,在農藝性狀等較好的3042區選擇了12個株型緊湊的單株。2009年安陽種植F4代,選擇時以產量性狀為主,從穗層整齊、成穗率高、結實性好、小米商品性好方面考慮,在4245區選擇4個單株。2009年冬海南種植F5,進行株系決選,其中區號為8525的株系表現突出,綜合農藝性狀最好,符合育種目標,定名為安09-8525。2010~2011年參加新品系產比試驗,2012年參加華北夏谷區區域試驗,2013年同時參加華北夏谷區區域試驗和華北夏谷區生產試驗。2013年12月通過全國谷子新品種鑒定委員會鑒定,定名為豫谷20。豫谷20選育系譜見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