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娟 同延安 王真臻
摘要 [目的]為了解陜西省葡萄施肥現狀。[方法]2012年9月2日~11月8日,在陜西省扶風縣、渭北旱園的合陽縣等進行葡萄種植與施肥情況調查。[結果]化肥投入量存在不合理現象。不同用戶對葡萄的肥料投入之間差異很大,用量不均衡。經驗施肥普遍存在。有機肥投入量不高。[結論]今后,應加大指導農戶科學合理施肥的力度,減少氮磷肥用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增加鉀肥和有機肥施用量。
關鍵詞 葡萄;施肥現狀;評估
中圖分類號 S6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03-00716-04
Abstract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fertilization situation of grape in Shaanxi Province. [Method] The cultivation of grape and fertilizat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Fufeng and Heyang County of Shaanxi Province from September 2 to November 8, 2012. [Result] The input of chemical fertilizer was unbalanced badly. There were remarkable differences of nutrient input among the households, and the rate o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was unbalanced. The farmers applied fertilizer with conventional experience. The rate of manure was low. [Conclusion] The popularization of fertilizer practice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future.
Key words Grape; Fertilization situation; Evaluation
近年來,我國葡萄生產發展很快。2007年,我國葡萄種植面積達54.5萬hm2,產量達669.7萬t。如何提高其產量和品質,是目前葡萄生產中面臨的突出問題。
肥料是葡萄生產中的重要生產資料,其支出占農業生產支出的30%~40%。合理施肥不但關系到葡萄果品品質,而且關系到土壤肥力發展和生態環境。在陜西省葡萄主產區的養分管理中,盲目施肥和經驗施肥的現象普遍存在。筆者調查了陜西省葡萄種植、施肥現狀,以期為后期指導農民合理施肥奠定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調查區域主要選擇在扶風縣揉谷鄉、渭北旱園的合陽縣幾個有代表性的村子。在村內選擇有代表性的農戶,面對面交流,開展農戶種植、施肥情況調查。調查時間為2012年9月2日~11月8日。調查120個農戶,有效調查表110份。在這些有效調查表中,94份葡萄的種類為紅地球,16份為巨峰。調查內容主要包括農戶基本情況(耕地狀況、有機肥種類和數量)、各地塊作物的種植與施肥情況(作物種類、種植面積、產量等)以及化肥購買與用工情況(購入化肥量、化肥單價、農業用工量等)。化肥養分按照調查表記錄值計算。當沒有調查值時,按調查的多數值計算。有機肥養分含量按照《中國有機肥料養分志》[1]的標準值計算。由于巨峰葡萄調查數量太少,不足以做成統計分析。筆者就陜西省紅地球葡萄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葡萄的土壤養分指標劃分
表1是制定的N、P、K投入分級指標。制定的標準為:合理施肥量=養分帶走量=產量×形成100 kg產量養分帶走量。合理施肥量上下波動20%,該范圍都可劃定合適施肥量之內;合理施肥量上下波動50%的2個值為極高和極低;合適量與極限值的中間范圍為偏高和偏低。
由表1可知,陜西省葡萄氮肥的合理用量范圍為190~280 kg/hm2,很低用量為<120 kg/hm2,很高用量為>350 kg/hm2;磷肥的合理用量范圍為100~147 kg/hm2,很低用量為<60 kg/hm2,很高用量為>184 kg/hm2;鉀肥的合理用量范圍為230~340 kg/hm2,很低用量為<140 kg/hm2,很高用量為>420 kg/hm2。
目前,農民施肥走入一個誤區,施肥量遠遠超過作物對養分的需要量,導致高施低收的局面,由此造成成本提高,品質下降,直接影響農民的經濟效益,而且過量使用化肥加大對環境污染的風險。一般來講,葡萄栽植前2年,以營養生長為主。據多數專家的意見,一般土壤氮、磷、鉀施肥比例應為1.0∶(0.7~1.0)∶1.0。而葡萄栽植3年后就成了以生殖生長為主的成齡樹,其施肥氮、磷、鉀施肥比例應為1.0∶(0.5~0.7)∶2.0。
研究表明,葡萄化肥和有機肥N、P2O5、K2O各項養分的標準差很大。這說明不同農戶之間葡萄肥料投入差異很大,很不均衡。這是由于在陜西省,絕大多數農民的施肥是依照傳統施肥習慣,沒有科學的施肥指導,或者即使有施肥的科學指導,他們也不愿意接受和學習先進的施肥知識;同時,還有相當一部分農民的施肥量是由其經濟狀況來決定的,經濟情況好的農戶施肥量大,經濟情況差的農戶施肥量小。
由此可知,科研人員研究的先進科學施肥技術和指導要普及廣大農民群眾,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2.7 施肥比例
2.7.1 陜西省葡萄施肥比例。研究表明,陜西省葡萄施肥中氮肥占54.77%,而鉀肥只占18.63%,N∶P∶K為1.00∶0.49∶0.34,推薦施肥比例N∶P∶K為1.00∶0.50∶1.20[3]。這一地區重氮輕磷鉀的現象較嚴重。 所以,今后要指導廣大農民在適當增加鉀肥用量的同時,要減少氮肥用量,提高氮肥利用率,減小氮肥污染的環境壓力。
2.7.2 陜西省葡萄有機、無機養分投入比例。
據調查,揉谷縣和合陽縣的農戶只重視給葡萄施化肥,而幾乎沒有施有機肥。這可能與壯年勞動力常年外出打工,從事農業勞動大部分為老年人有關。這樣往往導致葡萄園土壤板結嚴重,土壤通氣性差,葡萄生長發育不良,產量低,質量差,經濟效益不高。科學施肥應做到有機肥和化肥配合施用,互相促進,并且應做到以有機肥為主,以化肥為輔。多施有機肥,不僅可以提高土壤的肥沃度,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的團粒結構,調節水、肥、氣、熱等。一般,成齡葡萄園每年應施優質有機肥45 000 kg/hm2以上[3]。為了提高土壤養分利用率,可加施一部分活性生物菌肥。
3 結論
在該次調查中,共有94戶種植紅地球葡萄。農戶很少施有機肥,偏施化肥,尤其是尿素和復合肥。經計算,氮肥、磷肥、鉀肥的合理用量分別為190~280、100~147、230~340 kg/hm2。據調查,71.4%的農戶施用氮肥過高(>350 kg/hm2),61.9%以上的農戶施用磷肥過高(>184 kg/hm2),55.7%的農戶施用鉀肥過低(<140 kg/hm2)。這表明農民施肥走入一個誤區,施肥量遠遠超過作物對養分的需要量,導致高施低收的局面,由此造成的成本提高,品質下降,直接影響農民的經濟效益,且過量使用化肥加大對環境污染的風險。
此外,陜西農戶對于氮、磷肥料的投入,基肥的比例在50%以上;對于鉀肥的投入,偏重追肥。這對于葡萄的生長有益處。但是,鉀肥的總用量偏低,氮磷鉀投入比例為1.00∶0.49∶0.34。葡萄為喜鉀果樹,需鉀量比其他果樹高。調查結果表明,農民施肥重氮磷、輕鉀的現象依然存在。
今后,在陜西省葡萄的科學施肥中,應減少氮肥用量,提高氮肥利用率,減少磷肥施用量,增加鉀肥施用量。目前,農民施肥仍基本上是憑經驗,按照自己情況而定,有什么肥就施什么肥,而不是從作物對肥料的需求來考慮。所以,加強科學施肥技術的研究與推廣十分必要。
參考文獻
[1]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中國有機肥料養分志[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5-70.
[2] 賀普超.葡萄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192.
[3] 姜遠茂,張宏彥,張福鎖.北方落葉果樹養分資源綜合管理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