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睿寧
在媽媽剛剛出版的新書《我帶兒子走進閱讀之門》中,我是當之無愧的“男一號”,真是集媽媽的萬千寵愛于一身啊!什么?你問我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噓,小點聲,以前的我可是很頑皮的哦!
電視的“忠實”朋友
小時候,我常“陪”奶奶看電視。每當我嘟著小嘴,瞪著不算很小的眼睛,目不轉睛地看動畫片時,如果家里有人無意或有意地擋在我和電視中間,我定會很不耐煩地扭過頭去“自救”,甚至哇哇叫著,發出奇怪的聲音,以示抗議。
后來,媽媽擔心我的眼睛,勸我要少看電視,但是我充耳不聞。平時,就我和奶奶在家,奶奶又不會講故事,即使會講,能比得上電視上講得好嗎?
可是沒過多久,親戚家的幾個孩子都查出了視力問題:遠視的、近視的、散光的,媽媽這才徹底下定決心,要轉移我的注意力。
幾次家庭會議之后,爸爸媽媽一致決定,以后家里盡量少開電視,大人首先要控制,除了新聞、科教類節目可以適量看些,其他節目盡量少看,最好不看。果然,他們說到做到,飯后爸爸媽媽就跑到書房里,一人捧起一本書在那里看。
與漫畫書朝夕相處
在爸爸媽媽的影響下,漸漸地,我對書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最早接觸的書是繪本《嘟嘟熊》,里面的圖形象逼真,水果畫得都像真的一樣,很快,我就看得入了迷。那時的我不識字,媽媽就指著圖畫上那些簡單的字教我。然后再給我講一遍故事,她還鼓勵我自己編故事。
就這樣,家里的繪本越來越多,電視離我遠了,慢慢地,我也淡化了動畫片,把興趣轉移到漫畫書上了。那是在讀過一本漫畫書《阿衰》之后發生的事情。每當家里來人夸我愛讀書的時候,媽媽總是無奈地表示:“哎,他讀的都是漫畫書!”或許媽媽本身覺得漫畫書幼稚無趣沒有深度,而大家都說開卷有益,所以她也迷茫也無奈吧。
后來媽媽的同事,一位資深老教師聽到媽媽的抱怨后說:“這么小的孩子,你還希望他能讀什么書?漫畫書自有它的好處:直觀清晰,激發思考,降低閱讀難度,能培養閱讀興趣。但是你要把握好度,要有目的、有選擇地為孩子推薦漫畫書,并培養他們更廣范的閱讀興趣。”
媽媽豁然開朗了,她開始帶我逛書店,我當然奔漫畫專區而去,選兩本漫畫書,用心“啃”。但是臨走的時候,媽媽會提出一個附加條件:買一本漫畫書,捎帶一本字數多點的故事書。開始我非常反感,“哼,這不但浪費時間,而且浪費金錢!”但等她把故事書拿回家后,就開始“挑釁”我,她一邊大聲讀故事,一邊十分夸張地贊嘆:“這故事寫得真是太好了!”
我立即湊了過去,這正中媽媽的下懷,她就讓我自己讀。這時候,我已經認識了不少的字。媽媽說:“故事本身很有趣,如果自己讀來,一定收獲更大。”我又使出了殺手锏,開始哭,開始鬧,讓媽媽給我讀,但是媽媽不妥協,把書一扔,就走了。最后,逼急了,我就慢慢養成了自己讀故事的好習慣。
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讀書已經成了我的一種愛好。姥爺那次來我家,看我捧本書,樂得不知所以的癡迷樣子,很是感慨了一陣子:“哎,這孩子真是個讀書的料。”我的閱讀范圍,開始是媽媽劃定的,她讓我讀鄭淵潔、沈石溪、曹文軒的書,有時候,她帶我一起誦讀《論語》、《三字經》、“四大名著”等經典書,她帶我一次次在書店里、網上選書購書。每年光購書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媽媽從不心疼。媽媽私下還說,“給孩子多買點書,投資教育就是購買幸福”。
當然,爸爸也很支持我讀書,《明朝那些事兒》《正兒八經說隋唐》《一口氣讀懂南北朝史》等歷史書,都是我“搶”爸爸床頭的書讀的。在我讀過兩三遍后,我會很隨意地拿出書里的問題與爸爸探討。而爸爸也會就此開講,想讓他剎車都剎不住。在爸爸近乎陶醉的“演講”中,我也受益很多,大大開拓了自己的視野。
我還佩服媽媽的“大膽”,十歲的那個寒假,她就從圖書室借來了金庸的十四部小說,讓我讀了個“天昏地暗”,體會了什么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到第二年暑假,我又央求媽媽借來一次,把金庸的小說又溫習了一遍。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了大量的書籍后,我就有了自己動手、動筆的欲望。就這樣,在書的熏陶下,我慢慢開始學著寫作。
交上“寫作”這個朋友
三年級的時候,看到媽媽發表作品的樣刊和稿費,我眼睛都嫉妒得紅了,就像是一只兔子,“這些東西是怎么來的?”媽媽毫不掩飾她的幸福:“寶貝,寫東西得來的。只要你寫,也可以的。”一次又一次,媽媽向我炫耀,不斷激發我的寫作興趣。
不得不說,我寫作的最初動力更多的是來自于稿費。我知道錢是好東西,可以買書。“媽媽,那等我賺了稿費,我就都換成書!”每當我提出這個要求時,媽媽便樂開了花:“兒子,可以啊!那么我們一起加油吧!”于是我就像一條魚兒,輕易地上了媽媽的“釣鉤”。
開始,媽媽會給我一幅漫畫,讓我編故事。哈哈,這可是我的強項,我讀了多少的漫畫書啊!接著,媽媽開始給我出題目,讓我構思,然后寫作。同時,媽媽也開始大撒網,到處搜集一些適合我學習階段的投稿信箱,她還時不時地接一些編輯老師約稿,偶爾還讓我參加作文大賽。
其中,有收獲也有失敗,如果寫的作文能夠“嫁”出去,對我就是最大的幸福。而有時候過了初審而沒過終審的作文,我就感到很受打擊,悶悶不樂。但是在媽媽的開導下,我慢慢平和了,只管寫,多寫。正是在不斷地寫作過程中,我的作文從一二百字到四五百字再到一千字,然后到現在能一次構思一萬字的作文。一路走來,我已經發表三百多篇作文,還有與媽媽的童話合集《幸福的怪味豆》,我感覺自己的收獲真是沉甸甸的。
就這樣,我在媽媽的引領下,一路由愛哭愛鬧的頑皮小子蛻變成了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