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西南科技大學今年4月推行了新的轉專業政策,取消了專業課績點的要求,所有學生(特殊專業轉出受限除外)均有資格提出轉專業的申請,成績好的學生有機會轉到相對熱門的專業,成績一般甚至學習困難的學生也有機會轉到適合的專業學習。新政策的實行,打破了多年來困擾一些想轉專業的同學的那道“對本專業缺乏學習興趣,成績不理想,想轉專業,績點達不到要求”的魔咒,讓平均學分績點排名未進入前30%的不少學生受惠。
739人申請成功
為了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質和特長,使每個學生都盡可能獲得真正適合自己成才的教育,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專業興趣要求,今年西南科技大學推行的轉專業新政策,破除了對專業成績與人數限制的嚴格要求。
今年轉專業的新政策規定,2013級和2012級有意向轉專業的學生,均可向學校提出申請、通過審核申請材料后,參加相關學院的面試、或參加相關考試。各學院根據現有教學資源,結合專業發展等情況,確定各專業接收轉專業學生計劃并制定考核辦法。新政策沒有對申請的學生有績點要求,也就是說,每個學生都有了申請資格,讓有轉專業想法的同學都有了參與的權利,不會因為績點被轉專業的政策拒之門外。
學期初,學校根據新政策組織了本學年的轉專業工作,提出轉專業申請的共有1029名學生,而轉專業成功的學生達739名,轉專業申請成功率高達72%。在這轉專業成功的739名學生當中,同一錄取批次的有707名,而申請跨批次考試的有81名,通過考試成功轉入的有32名。今年轉專業成功的學生,比去年增加了132名,是西南科技大學歷年成功轉專業學生人數之最。
二次選擇的理性思考
高考填報志愿選擇專業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選對了專業自然有利于個人發展,選錯了則會導致不可想象的后果。轉專業政策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這種情況。西南科技大學今年推行新的轉專業,為學校2013級與2012級的學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讓更多的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專業,以便盡早找準專業方向,進入自己心儀的專業學習、發展。
與許多同學競相轉入熱門專業不同,計算機學院2013級學生廖鋒選擇了從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轉到農學專業。廖鋒說:“都說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前景很好,但我覺得前景再好,也沒有自己的興趣重要,只有自己感興趣了,才學得進去。我很高興能轉入農學專業學習,因為我對生態農業很感興趣,雖然父母現在還不太支持,我一定會努力得到他們的認可。”
本次轉專業不僅使許多2013級學生及時調整了自己的方向,也為2012級學生提供了一次轉向的機會。許多今年報名轉專業的2012級學生都表示,經過大一一年的學習,發覺自己的興趣在其他方面,只是對于能否順利轉入心儀的專業心存疑慮,是學校政策的調整促使自己做出了選擇。對于能夠進入自己喜歡的專業學習,一位同學興奮地說:“學校今年政策的改變十分‘基于民情,滿足了許多同學的需求。”
讓每個學生都能學其所愛
大學教育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西南科技大學一直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與成才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能學其所愛、學其所長。今年學校轉專業的門檻放寬,一、二年級所有的學生都具備申請轉專業的資格,學校在師資條件充足、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上,盡可能地滿足每位學生轉專業的需求。
轉專業門檻開放,讓絕大部分因為興趣原因而申請轉專業的學生,尤其是那些因為興趣不足而學習成績比較低甚至“掛科”的學生愿望得以實現。西南科技大學教務處副處長鄭祥江老師介紹說:“今年首次實行新政策的轉專業工作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其中受益最多的主要是那些對原專業不感興趣的學生。轉專業尊重學生的個人選擇,但每位同學要對自己的選擇保持理性清醒的認識。轉入新專業后要學會適應,抓住機會,認真規劃自己的未來。”
鄭祥江表示,雖然轉專業的門檻放寬,但不等于所有學生的轉專業要求都能得到滿足。主要就是這三種情況:一是有些熱門專業的容納能力有限,報名轉入的學生數量遠遠超過可以接納的數量,這樣,學院或專業就需要對申請者進行面試選拔,只能從申請者中選出一部分;二是根據專業屬性,尤其文理科之間、藝體類專業等,由于專業跨度太大以及國家招生有關政策要求(例如藝體類專業以及特定專業定向培養政策等),不允許有關學生轉專業;三是學生本身條件確實不適合轉到新專業,包括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和對新專業了解等。
放寬學生轉專業條件限制,給學生更多專業選擇權,不僅滿足了學生自我成長、自我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學校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在“五四”北大講話中深刻闡明了高校在推進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任務,高校在教書育人過程中更需要積極倡導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環境。因此,高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當為廣大學生提供更為肥沃的土壤和廣闊的天地,為他們營造自由發展的空間。據悉,西南科技大學下一步還將繼續深入推進教學改革,在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等方面加強改革攻堅力度,以學科建設帶動專業建設,提高教師站穩講臺的能力以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樂學、老師樂教蔚然成風,進一步激發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學風,從而不斷提高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