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宇
【摘要】資費體系在其十多年的演進過程中,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帶動了通信行業的規模發展。而隨著市場發展變化,資費體系也在不斷地變化,客戶的消費習慣已經從通話時代向上網時代轉移,而資費體系也將會從語音驅動向流量驅動轉變。
【關鍵詞】 資費體系演進 驅動 自選套餐
資費體系隨著客戶的需求而發生變化,客戶對移動通信的需求主要是語音和流量兩大要素。根據客戶對語音、流量需求的變化,可以將資費體系演講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一、語音單驅動時代
這一時代自移動通信誕生起開始。客戶以語音使用為主,且語音單價還處于較高水平,通過不同的語音套餐挖掘細分市場需求;語音單價的下降和套餐分鐘數的不斷增加可以激發客戶使用,穩定和帶來增量收入。在這一階段,由于不同人群消費能力和使用需求不同,運營商往往推出大量的、針對不同細分市場的語音套餐,套餐數量很多。在語音驅動階段,用戶的主要消費訴求是通話分鐘數,數據流量和短彩信等并不是用戶的剛性需求,而是運營商可以培養用戶使用的新業務。因此這個階段的資費以融合套餐為主,以語音分鐘數為套餐檔次的主要區隔,贈送一定的數據流量和短彩信等內容。在這個時代資費體系主要發生了幾個變化,從最早的標準神州行0.6元/分鐘,到全球通0.4元/分鐘,到本地通0.25元/分鐘,再從雙向收費演變到單向收費,每一次的語音單價變化均能帶來大量的客戶和收入的增長,在語音單驅動時代,語音單價的不斷下調實現了中國移動的跨越式發展。為進一步激發客戶話務量,資費結構又從單一的月租+單價模式,向底線+贈送分鐘模式轉變,贈送分鐘也從原來的單一贈送本地分鐘,到贈送市話+長途分鐘(例如長話卡資費),再到贈送市話+長途+漫游分鐘(例如商旅計劃),這些變化都說明這個階段仍舊是以語音驅動為主的時代,而這個階段出現的短彩信等新業務只能是語音業務的一個補充。
二、語音、流量雙驅動時代
這一時代多以3G終端和業務的使用為起點,且是一個客戶需求差異和變化較大的時代。由于3G終端和業務的普及需要過程,不同客戶對流量的使用和依賴程度不同,其語音被替代的程度也不同,因此需要個性化的資費滿足不同客戶(主要是流量對語音的替代程度不同)的個性化需求。
在這一時期,語音資費并未降到底部,語音包月不限量套餐尚未推出或者還沒有覆蓋絕大多數客戶。因此,不同檔次的語音套餐仍然是客戶選擇的要素之一。這個時代出現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套餐模式,一種是“語音+流量”套餐捆綁模式,另一種是“話音、流量、數據業務”分離客戶自選套餐模式,這兩種模式各自特點如下:
2.1“語音+流量”套餐捆綁模式
“語音+流量”套餐捆綁模式,在歐洲的運營商Orange、香港和國內的運營商使用的比較多,主要優勢與劣勢如下:
2.1.1優勢
(1)該模式適合不發達地區,因為在不發達地區客戶仍以語音消費為主,而流量還處于發展期階段,捆綁銷售時可利用語音價格優勢帶動流量使用,從而提高上網客戶普及率。(2)同時捆綁模式便于渠道銷售,一次客戶即可完成兩種產品銷售,提高了銷售效率。(3)現階段語音是剛性需求,而流量為非剛性需求,客戶即使不使或少使用流量業務也是需要繳納月費的,從而提升客戶ARPU。
2.1.2劣勢
(1)由于客戶需求是發展變化的,且不同客戶間差異很大,必須推出大量不同種類“語音+流量”的捆綁套餐滿足不同細分市場需求,從而出現大量的套餐,資費種類龐雜。(2)由于資費數量較多,面臨客戶由于選擇性較多而猶豫不決,營業員在介紹時要反復講解,增加了產品銷售的時間成本。(3)由于套餐中捆綁了一些客戶不需要的產品,客戶會認為是強制捆綁消費,降低客戶感知,影響客戶滿意度。
2.2“話音、流量、數據業務”分離自選套餐模式
“話音、流量、數據業務”分離自選套餐模式,在日本的docomo和美國At&t用的比較多,主要優勢與劣勢如下:
2.2.1優勢
(1)自選套餐符合客戶和市場需求的,也能夠滿足市場變革時期不同客戶的需求,使客戶選擇更為靈活。自選套餐模式將資費選擇權交給客戶,在移動互聯網(客戶體驗和選擇至上)不斷沖擊傳統電信行業的背景下,這一變化順應了客戶選擇權不斷強化的歷史趨勢,將改變惡意捆綁數據業務損害客戶利益的行為,大幅提升客戶滿意度。(2)精簡了資費套餐數量,使原來的繁雜的資費套餐數量得到了大量簡化,只需保留基本的語音主套餐,流量和數據業務的幾個可選套餐即可,這樣客戶根據自己的需要靈活組合即可。(3)由于業務種類、業務量均由客戶定制,按需選擇的方式將激發客戶的使用量,比起固定捆綁的套餐,客戶更愿意使用自己選擇的業務和內容。這使得話務量、流量均能得到激發。(4)更適合存量客戶保有,客戶可以在不用更換語音主套餐的前提下,根據自己不同時期的流量需求和數據業務需要隨時更改,有利于提升存量客戶價值的提升和流量包的推廣。
2.2.2劣勢
(1)渠道銷售難度難度增加。捆綁式套餐一般由客戶一次性購買,而自選套餐則需要客戶三次購買,使購買流程變長,必須依賴電子渠道的購物車模式。同時代理商銷售流程變長,但銷售酬金沒有增加,影響了銷售積極性。(2)銷售體系轉變需要時間較長。自選套餐模式各適合面向存量、流量的經營,且非常適合互聯網銷售,從銷售理念上需要從傳統的銷售理念向互聯網銷售理念轉型,銷售渠道由傳統的實體渠道向電子渠道轉型,最終形成整個銷售體系的轉變,但這一過程會比較漫長。(3)運營商的強勢地位被削弱。自選套餐本質上強化了客戶的選擇權,運營商由以前強勢地位逐漸將主導權釋放給客戶本身。這使得運營商不能像以前那樣對業務進行捆綁銷售和交叉補貼(例如手機和寬帶捆綁,語音和數據業務捆綁)。業務的選擇將向著更加市場化的方向發展。客戶不喜歡的業務將被快速淘汰,短期內可能對運營商自有數據業務形成沖擊。
三、流量單驅動時代
這一時代開始的標志就是語音包月不限量套餐的普及。由于市場競爭和流量替代作用,話務需求開始停滯不前甚至出現萎縮,語音話務量和語音收入出現了明顯的下滑。為了穩定客戶語音需求和ARPU,包月不限量套餐推出,并不斷由高端客戶向低端客戶擴展。當包月不限量套餐覆蓋了絕大多數客戶以后,語音成為默認選項,套餐流量的多少成為客戶選擇的主要因素。這一時期的套餐多以流量多少和上網速率為主要因素,語音成為附送內容。
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運營商開始進入這個時代,以美國Verizon運營商推出的資費為例,Verizon新資費方案以數據流量作為套餐檔次區分,而語音和短彩信都無限量使用,也是對傳統資費設計的顛覆。Verizon作出這一決定,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用戶MOU和短信使用量本來就比較高,無限量使用并不會帶來話務量的急劇增加,從而影響網絡質量;二是互聯網應用對傳統語音和短彩信的沖擊越發明顯,不如突出無限量使用概念,保持用戶ARPU,更好的應對互聯網產品帶來的影響。Verizon新資費推出后不久,AT&T就推出了與Verizon新資費方案類似的共享計劃,充分說明了Verizon新資費方案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四、結束語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同時伴隨虛擬運營商對傳統運營商的沖擊,資費體現會逐漸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通話無限量”是移動語音發展的必然歸宿,流量驅動是未來資費發展的必然趨勢。資費體系演進過程將從語音單驅動時代,進入到語音與流量雙驅動時代,最終演變到流量單驅動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