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寧
【摘要】 農村10kV配電線路由于長期處于露天運行,又具有點多、線長、面廣,結線方式復雜多變等特點,經常容易發生故障。這不但影響廣大市民的正常生產、生活用電,而且還給供電企業造成了經濟損失。根據賀蘭縣各鄉鎮、村幾年來配電網絡的實際運行狀況,對所發生的配電運行障故進行分析,總結防范措施。
【關鍵詞】 配電線路 故障分析 防范措施
一、配電線路常見故障類型
1.1配電線路設施故障
(1)相間短路故障線路檔距過大,導線弧垂過大,大風時易混線,造成相間短路故障。部分村線路因建設初期未考慮線路檔距問題,刮大風時易混線,造成相間短路故障;(2)配電變壓器故障。由于配電變壓器本身故障或操作不當引起弧光短路;(3)避雷器、跌落開關、隔離開關、柱上開關質量較差或運行時間較長未進行檢修、更換,導致損壞或擊穿后形成線路停電故障;(4)絕緣子破裂、臟污,導致接地或閃絡、放電、絕緣電阻降低;(5)因線路導線斷線或跳線斷開搭到鐵橫擔上引發的線路故障。
1.2氣候條件引起的故障
配電線路暴露在野外極易受到外界因素特別是氣候因素的影響。西北地區是典型大陸性干旱氣候,沙塵多、雨量小、晝夜溫差大。氣候變化的季節性決定了配電線路故障的季節性也很明顯,像雷擊故障,有些線路沿途地形空曠,附近少有高大建筑物、樹木,所以在雷季中常遭雷擊,在氣候突變的月份線路故障就特別厲害。給供電企業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也給城鄉企業、單位的正常運行和居民的正常生活帶來了損失和極大的不便。
1.3線路設備老化嚴重發生故障
配電線路的一般情況是線徑長,分支多,線路未改造,設備老化嚴重,線路走廊的清障工作未作徹底,偏遠村莊投運時間較長、線路設備陳舊。
1.4偷盜線路設備造成故障
每年配電線路都會發生村民盜割導線、偷盜線路設備等造成線路停運的破壞性故障。很多不務正業的村民認為配電設備是價格很高的金屬制成,他們利用特殊工具盜竊變壓器或其它電器設備,然后出賣獲利。村民有意或無意造成的線路部件的損毀、破壞,會造成線路故障。
1.5其它原因造成的故障
(1)車輛撞斷電桿引起線路停運。車輛違章行駛撞倒電桿,車輛違章超寬裝載超高裝載刮倒電桿;(2)向導線上扔鐵絲,造成線路瞬間故障;(3)動物危害。如鼠、貓、等動物爬到配電變壓器上造成相間短路。
二、配網故障的防范措施
2.1強化運行管理
運行人員按運規要求,按時巡視設備,及時、準確提供設備缺陷,為檢修試驗提供依據,及時發現事故隱患,及時檢修,從而降低線路故障率。對配電變壓器、配電線路上的絕緣子、避雷器等設備,及時定期的對勁檢查和測試,對有問題的設備及時修理或更換,提高運行水平。
對于柱上油開關、高耗能配變等早期投運的老舊設備,逐步淘汰。對配置網絡結構、變電站布置要嚴格管理,加大改造力度,對設計和施工質量要嚴格管理,提高線路的絕緣化水平。制定并完善事故應急預案,經常開展反事故演習活動,出色完成事故搶修工作。加強業務培訓,提高綜合素質,建立激勵機制。加強線路設備巡視,對易撞電桿的部位進行重點巡視。馬路轉彎處的電桿要貼上夜晚能夠反光的紅白條相間的警示標識。并主動與市政部門聯系,告訴他們電力設備的保護方法及電纜的基本走向,配合市政部門完成施工任務。
2.2實現配網智能自動化
有條件的村鎮供電所實現配網智能自動化,對配電網進行實時監測,隨時掌握網絡中各元件的運行工況,及時消除故障。
2.3提高設備的運行率和完好率
提高絕緣子的耐雷水平,如懸式瓷瓶、針式瓷瓶、瓷橫擔,進一步提高絕緣子的耐雷水平有助于提高線路的防雷能力。將氧化物避雷器已經防雷金具安裝在變電站10kV出線端和容易受到雷電襲擊的較長線路中。定期檢測接地網,確保接地網的接地阻值合格。加強氣象部門的聯系,提前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氣象災害所造成的損失。
2.4加強防止外力破壞故障的管理
防止外力破壞故障是一項綜合性的管理工作,縱向在上需要領導的重視,在下需要員工的關心;橫向需要各部門之問的分工、配合。為此,供電企業應成立防止外力破壞事故管理小組,編制相應的管理制度。形成減少外力破壞故障分析制度,每個季度對故障內容進行分析,并形成報告,作為下季度工作的指導,這樣可大大減少因外力破壞造成線路故障。
2.5加大宣傳力度和打擊力度
大力宣傳《電力法》、《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在城鄉集市通過發傳單、墻面標語等形式大力宣揚。一方面通過思想教育從思想上杜絕,另一方面通過法律手段嚴厲打擊盜竊。
農村10kV配電線路的管理,在實際工作中總結經驗,通過新技術、新設備科學管理,防止線路故障產生問題,提高線路供電可靠性,從而保證電網的安全、經濟和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