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偉
【摘要】 為了提高農村地區的用電質量,黨和政府作出了農網改造升級的重要決策,作為具體的實施單位,電力公司要著眼新形勢下電網發展的需要,在改造工程中引入先進的管理理念,將農網改造升級工程與農村地區長遠發展的需要有機結合,切實解決農村電網卡脖子、低電壓的問題,保證農忙時節和冬、夏季用電高峰期的用電安全和供電穩定。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的質量管理是保證農網工程質量的關鍵,本文主要探討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的質量管控要點。
【關鍵詞】 農網 改造升級 質量管控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建設與農民的切身利益密不可分,是我國城鄉統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對農村經濟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而我國復雜的農村環境,給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除了能夠解決農村網架問題,還將兼顧電網科技含量的提高,提升配網節能效率、降低無功損耗,著眼于未來農村三網融合與電網互動問題,致力于建設電氣化新農村,充分發揮其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電力作為農村發展的基礎條件,包括農村機械化和產業化的發展,都離不開合理的農網建設。鑒于近年來農村電網改造中存在的改造不到位現象,對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的管控要點提出以下建議:
一、實地勘察與科學規劃
項目規劃是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的開端,因此在項目前期工作中,需要安排專人對所在區域內的實際情況進行項目勘察,包括臺區的基本情況、改造前的用電及電價執行情況,臺區設備狀況等,并將勘察結果匯總,結合整改規劃方案、改造計劃和初步效益分析,編制工程可行性報告,使得項目的初步設計可以實施,并嚴格的按照前期規劃進行執行。農村配電網建設必須滿足以下要求:配電網的供電能力與符合發展相匹配,能滿足供電區域內各類用戶負荷增長的需要;合理確定配電網的接線方式和點線配置方案,優化配電網結構;解決部分線路供電半徑過長,損耗大,負荷率過高等問題,加快對陳舊、落后設備的改造等。
二、重視項目材料、設備與工藝選擇
對于農網改造升級工程中需要大量使用的材料如電桿、橫擔、拉線、斷路器、絕緣子、隔離開關都要保證設備質量并且整體考慮。在配變方面應充分考慮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家用電器進入家庭造成的負荷發展。建議根據未來5~10年負荷預測結果,考慮到農村有其自身的用電特點,受季節性、時間性強及用電負荷波動大以及目前各種容量配電變壓器空載損耗差別并不大。建議盡量選擇相鄰容量大一些的配電變壓器,如200千伏安變壓器配合315千伏安變壓器使用。在工程工藝方面要加強施工人員培訓,利用實物進行教學,讓參培人員邊學習邊模擬操作,及時掌握施工中的新工藝、新方法。
三、過程監管與進度控制
首先要保證工程的前期工作,充分認識到項目實施的前期重要性,加強組織領導,協調解決各環節存在的問題,著力凸顯發展難點,強化重點項目前期工作責任,優化項目建設時序,充分發揮屬地化優勢,超前謀劃,精心組織。在施工過程中工程項目部根據工程施工情況為各個隊伍分別制定施工過程中的時間節點,如果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客觀原因超出了原計劃的時間節點,則對其進行相應的考核。加強停電計劃管理,農網改造工程的施工隊伍根據計劃在現場進行查勘后制定詳細的停電計劃,最大程度的優化工程的停電時間。做到既能按照計劃跟上工程進度,又能提高居民用電的可靠性。
四、安全施工與質量控制
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務必要以安全施工為前提,要求各單位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施工人員要有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防護能力,具體到做法上:第一是制定完備的安全管理實施規定,如違章記分,紅線制度等,并做到責任到人。第二是要求施工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堅決阻止沒有作業許可證的人員參與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的施工,同時要求施工人員必須堅守崗位。第三是要定期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培訓,不斷提高安全監察人員的技術素質和管理水平。第四是成立安全監督小組,對農網工程現場安全監督及管理,杜決不辦票、不交底、不監護等嚴重違章行為。農網改造升級工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因此要采取動態管理的模式,將質量管控落實到工程的每一個環節。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招投標,從施工設計、原材料使用、監理單位以及施工單位等各個方面進行管控,從源頭上預防各類質量問題。在施工過程中要求施工單位、監理單位以及其他相關單位對可能影響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的各項因素進行全面監督和控制。在農網工程完成后,對工程的結果進行評價和認定,及時發現和糾正出現的質量偏差,對質量不合格的地方進行消缺,以保證工程質量。最后要做好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的驗收工作,在最后一個環節把好質量關,實現全過程的質量管控。
農網改造升級工程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影響深遠。為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按期完成工程任務,需要廣大農網工程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的共同努力,為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有力的電力保障。
參 考 文 獻
[1]余衛華.論農網改造升級工程質量管理[J].企業技術開發(學術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