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赟
【摘要】 當列車在道岔區段運行時,在某些條件下機車第一輪對前方可能沒有分路電流流過,導致機車信號無法接收地面信息。本文通過分析分路電流的流向,提出增加道岔跳線改變分路電流流向,使其流經接收線圈下方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 切割絕緣 分路電流 解決方案 接收線圈 道岔跳線 電碼化
一、機車信號接收電碼化信息的基本原理
在疊加電碼化軌道區段中,電碼化的發送端總是在列車運行前方。當列車占用時,輪對壓上鋼軌形成分路電流,通過機車前部的感應接收線圈獲得電碼化信息。
二、分路電流在道岔區段的流向
在道岔區段由于道岔并聯分支的存在,必須在道岔岔心增加一組切割絕緣,以保證軌道電路的正常工作,這時分路電流的流向將不一定流經機車接收線圈下方。
2.1列車運行前方無道岔切割絕緣
列車通過道岔而運行前方無道岔切割絕緣時(無論列車直向運行還是側向運行),機車接收線圈下方均有分路電流流過,當分路電流包含電碼化信息時,機車信號接收裝置便能接收。
2.2列車運行前方有道岔切割絕緣
下圖是列車直向通過道岔而道岔絕緣處于直股切割情況下的分路電流流向(列車由A向B運行):
從上圖可以看出當列車運行在道岔切割絕緣前方時,機車接收線圈下方無分路電流流過,機車信號接收線圈無法感應電碼化信息。
下圖是列車直向通過道岔而道岔絕緣處于直股切割情況下的分路電流流向(列車由B向A運行):
從上圖可以看出當列車運行在道岔切割絕緣前方時,機車接收線圈下方只有一個感應線圈下方有分路電流流過,機車信號接收線圈感應電碼化信息能力受到削弱。
三、改善切割絕緣對分路電流流向影響的解決方案
在列車運行前方存在道岔切割絕緣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增加道岔跳線的方法改變分路電流的流向,達到分路電流流經機車感應接收線圈下方的目的。
(1)下圖是列車直向通過道岔而道岔絕緣處于直股切割情況下增加道岔跳線的分路電流流向(列車由A向B運行):
從上圖可以看出當列車運行在道岔切割絕緣前方時,因為增加了跳線A和跳線B,機車接收線圈下方從沒有分路電流流過變為均有分路電流流過,機車信號接收線圈感應電碼化信息能力得到極大改善。
(2)下圖是列車直向通過道岔而道岔絕緣處于直股切割情況下增加道岔跳線的分路電流流向(列車由B向A運行):
從上圖可以看出當列車運行在道岔切割絕緣前方時,因為增加了跳線C,機車接收線圈下方從只有一個感應線圈有電流流過變為均有電流流過,機車信號接收線圈感應電碼化信息能力得到很大改善。
(3)以上兩個解決方案雖然是列車直向運行時的情況,實際上列車運行在側向時情況完全相同,解決方式也完全一樣。必須強調的是,新增跳線必須緊貼道岔切割絕緣安裝,為解決列車雙向運行,跳線A、B、C可以同時安裝。
四、保證分路電流流經機車接收線圈的意義
4.1方便軌道電路極性交叉配置
實現軌道電路電碼化的道岔區段切割絕緣通常安裝在道岔側股,經常導致正線區段無法滿足極性交叉要求而不得不增加人工極性交叉,對跨區間無縫線路區段正線配軌造成影響,也不利于牽引電流順暢回流,以及軌端絕緣受力不均影響軌道絕緣的壽命。
4.2道岔切割絕緣的存在,導致道岔側向發碼通道受到限制
通過增加道岔跳線,保證列車能在各個運行方向均能獲得電碼化地面信息,使得列車側向接車進路電碼化成為可能。而列車全進路均能自動獲得地面電碼化信息,可以為實現機車信號主體化進而取消地面信號機打下良好基礎。
參 考 文 獻
[1]《鐵路工程設計手冊 信號》中國鐵道出版社 1993年2月第2版
[2]《鐵路信號設計與施工》阮振鐸主編 中國鐵道出版社 2008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