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瀟霖

優酷土豆在自制內容上取得的“江湖”地位,與其在此領域長期厚植深耕有莫大關系。
優酷土豆于2009年開創了視頻內容的自制模式,時間上甚至領先國外的Netfilx。持續至今的五年時間里,優酷土豆相繼推出了《嘻哈四重奏》《泡芙小姐》《萬萬沒想到》等眾多具有代表性的精品劇目,推出了《曉說》《侶行》等引發行業熱議、反向輸出到電視臺的節目,孕育出了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大電影《老男孩猛龍過江》……
目前,優酷土豆集團的自制規模,包括50檔綜藝訪談節目、17部周播自制劇、20部微電影和10-15部聯合出品電影。其中,一些優質內容如《萬萬沒想到》的兩季總播放量突破10億,戶外真人秀《男神女神》開創了互聯網“分眾造星”,優酷土豆還積極推行青年導演扶持計劃和視頻創收平臺,鼓勵眾多優質內容的產生。
目前,自制劇作為優酷土豆娛樂生態系統中的關鍵一環,滲透到其業務領域的各個方面。
核心團隊
要承載如此多的自制業務,最重要的是配備足夠強大的核心團隊。優酷土豆目前有幾大核心團隊涉及內容自制:優酷平臺以盧梵溪、李黎團隊為核心;土豆平臺以陳黛蓉、宋秉華團隊為核心。此外,朱輝龍、朱向陽帶領的兩大團隊,還從集團高度布局自制精品劇和大電影。
朱向陽是優酷土豆首席內容官,于2006年加入優酷土豆集團,是中國最早的互聯網產業從業者。朱向陽除了主管內容運營及版權合作外,從今年開始負責打造自制精品大劇項目。6月份,朱向陽團隊正式對外宣布開設“周播自制劇場”,并一口氣推出17部正在運作中的精品自制劇,其中“以《小時代》為首的劇目更被認為制作精度已經達到了傳統電視臺播出的水準。”截至9月初,該劇的播放量已突破4億次。
朱輝龍是優酷土豆集團高級副總裁,自2009年起加入優酷土豆集團,主要負責電影業務,也是新成立不久的合一影業CEO。合一影業是優酷土豆集團100%投資的子公司,核心團隊多由優酷土豆集團中各業務單元的骨干兼任,目前正在“招兵買馬”。這是一家輕資產公司,不像華誼兄弟、博納影業等傳統電影公司一樣投拍電影,而是圍繞“制片人制”,以互聯網思維模式運作,從項目早期的用戶行為習慣分析到立項策劃、市場推廣、網絡院線發行等,進行全產業鏈整合。合一影業成立時宣布,今后每年將推出不少于8部院線電影和9部孵化自互聯網IP的電影。
優酷的自制團隊主要分為兩大部分:負責網劇、微電影、動漫等各類影視內容的優酷出品團隊,由盧梵溪帶領;負責各類綜藝節目的優酷娛樂中心團隊,由李黎帶隊。此外,還有上百家的優質PGC(專業生成內容)合作伙伴,涵蓋脫口秀、真人秀、播報、動畫、影劇、紀錄片、訪談等各類內容。
土豆自制團隊也由兩支隊伍組成:節目制作合作中心總經理陳黛蓉,主要負責劇業務,例如即將上線的《午夜計程車》是其團隊與日本《深夜食堂》原班人馬合力打造;土豆娛樂節目制作中心總經理宋秉華,剛剛加盟土豆不到一年,曾任職于山東衛視、湖南衛視、旅游衛視等,是傳統電視制作人轉型新媒體的代表,目前負責《土豆周末秀》《土豆最音樂》等多檔綜藝娛樂節目的制作。
優酷土豆的內容來源主要有四部分:優酷土豆自制、版權采購、合作伙伴創作(PGC)、用戶上傳(UGC)。目前,其自制內容與UGC、PGC相加后,在站內所貢獻的總流量,比重已經接近50%。
優酷土豆集團總裁劉德樂告訴《綜藝報》,“去年我們所有內容成本是10億元,包括自制和外購;今年,自制方面的預算和投入資金是去年的兩倍,在3億元以上。所以今年的發展上了一個大臺階,從播出效果看,目前一些優秀的自制內容,從流量、受歡迎程度等方面,已經跟我們重金購買的節目效果相差不遠了。”
提及明年的自制計劃,劉德樂表示, 2015年,優酷土豆雙平臺應該能孕育出一些可以與電視臺相提并論的節目內容,或許還達不到頂尖大型綜藝節目的水平,但應該已經可以比肩普通綜藝節目。以后隨著互聯網、移動網絡人群的增長,尤其多屏崛起后,視頻受眾覆蓋范圍將逐漸追平電視臺的覆蓋人群量。
“大自制”的“五大”屬性
優酷土豆的多位采訪對象,對2014年視頻業自制內容的發展,不約而同都用到了“井噴”這一關鍵詞描述。
朱向陽認為,“隨著多屏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用戶規模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在用戶規模足夠大時,自制團隊、合作伙伴、資金也就越來越強越來越多,我們已經跟很多專業機構展開了合作。”
他表示,優酷土豆集團開始進入“大自制”時代。所謂“自制”,已經不單指完全由自己獨立完成的自制內容。“大自制”意味著以下幾種變化:大數據,貫穿整個自制內容的制作始終;大規模,內容種類增多,覆蓋各種題材;大投入,無論是單集/劇或節目的制作成本,還是全年整體的資金投資額度都大幅增長;大屏幕,觀看人群和內容,逐漸從PC端、移動端,慢慢延展到電視端、電影院線;大合作,制作團隊開始跟更高級別的導演、演員、機構合作。
優酷土豆今年推出的17部劇包括:《聯盒1》《聯盒2》《小時代》《分手大師》《午夜計程車》《霸氣女銷售》《球愛酒吧》《頭號緋聞》、中國版《Dream High》《嘻哈四重奏》《萬萬沒想到2》《江湖學院》《冷宮傳》《皇恩蕩漾》《我的鬼基友》《天才J》《奇妙世紀》。
其中,電視劇版《小時代》改編自郭敬明暢銷小說,由臺灣知名導演瞿友寧執導,是“集合了大制作、大導演、大明星的奢華浪漫青春大劇”;《分手大師》由編劇俞白眉操刀改編,鄧超、楊冪、古力娜扎等演員主演,與電影《分手大師》完全不同,講述“深井冰”(“神經病”諧音)組成的專業分手事務所職員們的搞笑故事。
此外,優酷土豆還攜手韓國JYP公司,共同推出了中國版的《Dream High》。這部由韓國團隊精心制作,“逼近影級制作品質的自制劇,或將成為主打“音樂+舞蹈”元素的青春偶像劇的代表作。”
朱向陽表示,“這是我們自制內容在新領域的一次重要探索,是打造多屏文化娛樂生態系統的重要戰略舉措。圍繞周播自制,未來優酷土豆將聯合高水準、上規模的合作伙伴,共同建設價值多元、互利共贏的新型生態系統。”
電影方面,作為聯合出品公司,優酷土豆成功完成了對《老男孩》從微電影到大電影的孵化,票房貢獻達2億元。優酷出品對“青年導演扶持計劃”及“大師微電影”進行的升級,使“網生代導演”快速步向大銀幕。
優酷的品牌系列
9月底,《新嘻哈四重奏》在京開機,劇組開放了媒體探班,這個最早誕生于優酷平臺的IP品牌,在走過了5年,打造出5季網絡劇、3部微電影后,仍然煥發著勃勃生機。
2009年,優酷出品的搞笑、無厘頭劇集《嘻哈四重奏》播放量破億。現在看來,當年的網絡劇或許青澀稚嫩,但畢竟做出了大膽嘗試,讓人們看到原來劇集還可以這樣拍。盧梵溪透露,當年《嘻哈四重奏》每集的制作成本只有8000元。
2010年優酷開創“微電影元年”,首部網絡微電影《11度青春》系列面世,其中由肖央、王太利自編自導自演的微電影《老男孩》成為當年的熱門話題。
2011年,推出《幸福59厘米》系列微電影、親情作品《父親》以及真人動漫網絡劇《泡芙小姐》第一季。
2012年,優酷在綜藝節目領域取得突破,互聯網首檔文化類脫口秀《曉說》引發熱議。
2013年,優酷出品開辟“微電影”“網劇”“動漫”“網友”四大原創平臺。Mini劇《萬萬沒想到》引爆網絡;自制戶外真人秀《侶行》一經推出立刻受到追捧。
2014年,優酷全面發力自制。推出《萬萬沒想到》賀歲版、《曾經想火》《絕世高手之大俠盧小魚》等各類網劇。綜藝方面,以《鴻觀》為首的“說時代”系列節目、《邏輯思維》等于網絡脫口秀上再做突破;互動式戶外真人秀《男神女神》,打造網絡造星模式。
土豆的垂直化延伸
相對于優酷廣泛、大眾的覆蓋人群,土豆更集中定位于年輕、個性化的群體,同時也將這種品牌定位融入到自制內容上。
劇方面,土豆今年推出了專為都市白領定制的“深夜檔”。土豆團隊與日本人氣節目《深夜食堂》原班人馬合力打造的自制劇《午夜計程車》,尚未播出已先成功輸出到旅游衛視。此外,土豆即將啟動網絡自制劇《野獸派花店》,該劇由曾執導《失戀三十三天》《蝸居》等佳作的知名導演滕華濤執導,打造“鮮花版的《深夜食堂》”。另一部《女強人俱樂部》則是“女性青春版中國合伙人”。
綜藝節目方面,宋秉華介紹,土豆今年的自制綜藝節目,緊密圍繞“有青春、有態度”展開,力呈年輕人當下的生活現狀,而非僅僅為了搞笑而娛樂。
例如在今年的《土豆周末秀》節目中,宋秉華和他的團隊策劃了“豪車搭訕美女”的真人秀測試,就是對 “有態度”的最好詮釋。節目播出后立刻引發了強烈反響,微博討論數3個月達到22萬;央視《新聞1+1》、國外NPR電視臺等中外幾十家媒體對此事跟進報道。宋秉華解釋,“為什么大家會對這個話題感興趣,因為它刺中了年輕人當下的痛點。高富帥駕駛超級跑車搭訕美女,在她們上與不上車的抉擇間,考驗的是當下人們對金錢、人性、情感、城市背景文化等諸多因素下的不同反應。”
《土豆周末秀》還策劃了“是否見義勇為”“老人摔倒后扶不扶”“偽球迷”等真人秀測試,并由此成功探索出了一種互聯網自制綜藝節目模式。
此外,《土豆最音樂》《土豆最韓流》《土豆最Live》等,也是“集結年輕粉絲群”的土豆自制節目。另外,土豆即將上線與韓國SBS合作的自制綜藝節目《The Show韓秀榜》,并提出了“土豆制造”的標準。土豆總裁楊偉東稱,土豆試圖將自制類節目統籌到一個標準化體系內,從而謀求、實現對電視臺的輸出。其實,土豆自制及原創的節目共有四五十檔之多,但能夠進入到“土豆制造”這一品牌下的項目,只有百分之六七十。衡量能否進入“土豆制造”的標準主要包括兩點:首先是要圍繞年輕人展開,其次要符合有趣、有態度的標準。
今年4月底,優酷土豆獲得了來自阿里巴巴的12.2億美元戰略投資。相信手握大量現金,同時又擁有不少人才儲備的優酷土豆,會在2015年孕育出更多優質的視頻自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