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然 張蕊欣

從2013年開始,國產女性題材電影,以及以女性受眾為主的中等成本商業電影在市場上出現了一個小小高潮,《北京遇上西雅圖》《被偷走的那五年》《一夜驚喜》等影片票房紛紛過億。2014年,這股浪潮方興未艾,國慶檔有講述女作家蕭紅故事的文藝大制作《黃金時代》,之后也將有《我是女王》《撒嬌女人最好命》兩部改編自臺灣女性暢銷書的都市題材電影在內地市場公映。
剛剛宣布從11月7日改檔至12月12日的《我是女王》:女作者、女制片人、女導演、女明星共聚女性題材——暢銷原著作者以“女王”范兒為女讀者所熟悉,電影制片人安曉芬因操盤頭兩部《小時代》電影在業內廣為人知,臺灣老牌女星伊能靜此次又是“演而優則導”,再加上領銜的韓國大牌女明星宋慧喬,《我是女王》可謂是不折不扣的“女人一臺戲”。
“女王”制作人
在《小時代》電影上映之前,安曉芬說自己完全沒預料到其會成為全民話題,并引發無數爭議。她口中“轟轟烈烈的《小時代》”也將這位女制片人的事業提升到了新的高度。2014年年初,在資金方面,安曉芬的大盛國際接受了來自內地上市公司宋城股份的融資。在渠道方面,公司之前加入了騰訊的“為虎添翼”計劃,開始“擁抱”新媒體時代。而在內容領域,大盛國際制作的魔幻大片《鐘馗伏魔》正式定檔今年春節,中美合拍戰爭愛情片《飛虎月亮花》也在緊鑼密鼓的策劃籌備中。
除了上面兩個大制作,安曉芬目前手上還有四個女性題材的中等成本商業愛情片計劃。盡管很難排除“直覺偏好”因素,但安曉芬認為,主攻女性題材還是出于理性思考的結果。一方面,用她的話說,選擇這類電影是不滿足于市場上“小清新”愛情片的過度飽和,“我們想把這個題材往深走一點。”另一方面,這也是出于其對市場的觀察,安曉芬說自己的危機感很重,“自從2012年古裝大片衰敗以后,這兩年涌現了特別多的小清新愛情電影。我擔心這類產品供應得太多,觀眾會疲勞”。
類型深入的方向是當代兩性關系話題的探討。兜兜轉轉,她挑中了四個電影項目,其中《我是女王》是醞釀得較早的一個。原著最初是一本臺灣當紅的情感隨筆,擁有大批忠實粉絲。盡管在內地,它并非眾所周知的IP,但題材卻是精確對準都市熟齡女性。實際上,安曉芬說該項目的醞釀甚至還要早于《小時代》。在提議郭敬明當電影導演之前,她就已經大膽提議讓伊能靜執導《我是女王》。
2011年,伊能靜和安曉芬在某聚會上首次碰面,前者向后者提及自己買下了《我是女王》的版權。當時伊能靜還只是想自己出演女主角,但在談了幾次之后,安曉芬看出其對這個項目傾注了巨大熱情,“她和我講故事時,把每個人物的狀態都表演得繪聲繪色、眉飛色舞,那種創作狀態已經不是演員了。”于是安曉芬詢問伊是否有意親自擔任導演,“但她當即拒絕了,認為自己沒有這個資質”。不過安曉芬的肯定顯然還是給了伊能靜很大的鼓舞,項目繼續醞釀了半年以后,在2011年底,伊能靜告訴安曉芬自己改變了主意,“她說心里有底了,可以當導演了。”
敢于起用新人跨界執導電影,這是安曉芬留給外界的一大印象。就此而言,她坦率承認:這也是客觀現實所決定的。作為2009年才開始運作的獨立電影公司,大盛國際“資歷和體量都不夠強大,跟大導演合作還輪不到我們。”因此,挖掘新人、共同開拓,幾乎是公司必然的選擇。此外,”用新導演盡管有風險,但是公司能有更大的話語權。”
明星導演
在安曉芬看來,“做電影,第一是題材,第二是明星,第三是導演。”
能演能唱還能寫,伊能靜在演藝圈素有“才女”之名。對于《我是女王》,她傾注了相當的心力,最初是因為喜歡原著而購買了電影改編版權。在結識安曉芬之前,劇本已經整整打磨了兩年,伊能靜自己也參與了劇本創作。伊能靜表示,電影劇本其實只用了“10到12句原文,其余的全是重新編寫”。她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和閨蜜的故事塑造了處于20、30、40三個年齡段的三個女性角色,并專門請到了在中國素有影響的韓國大牌女星宋慧喬領銜主演,后者亦是今年賀歲檔影片《太平輪》的主演之一。
伊能靜說宋慧喬是自己對女一號的不二之選,“如果她不演我就不導了。”這位韓國明星同樣也是安曉芬的首選,于是兩人便一起“玩兒命找她”,直到最終如愿以償。巧的是,將于11月上映的愛情電影《露水紅顏》,男主角是與宋慧喬有“金童玉女”之稱的韓國明星Rain。在安曉芬看來,隨著中韓電影合作、合拍漸趨深入,“這樣的跨國融合必定越來越多。”
作為導演,伊能靜的情況和之前的郭敬明有些類似,其既是本片的最大賣點,也是最大風險之所在。首次擔任導演,伊能靜坦言自己承受了巨大壓力。憑借她在演藝圈打拼多年所積累的人脈,以及安曉芬的協助,《我是女王》此次也組建了一支優秀的幕后團隊,包括臺灣電影大師侯孝賢的固定班底、著名攝影師李屏賓和錄音指導杜篤之等名將。不過,伊能靜說自己初次執導還是有些缺乏信心,“我以前拍戲的時候非常乖的演員,不太干涉導演。”開機頭一周,安曉芬說伊能靜每天是溫文爾雅、“小聲小氣”地跟人溝通。在多達200多人的拍攝團隊中,“最大的難題是跟演員的溝通。”尤其是女一號宋慧喬,“既有語言障礙,也有文化差異”。這段時間也是伊能靜最痛苦的日子,頭幾天的拍攝焦頭爛額,“每天哭到崩潰”。不過,安曉芬說自己倒是一點都不擔心,“很正常,新導演都要面對這樣的情況。”她的支持給了伊能靜不小鼓舞,在開機10天后,導演伊能靜總算找到了感覺。
《我是女王》今年7月殺青,12月上映,可謂速戰速決。安曉芬說,電影是“海鮮價”,不趁熱打鐵便很容易過時,“中國觀眾是變化最快的群體,新鮮事物一出來,就很容易轉移興趣。”但是對于自己所選擇的都市女性情感題材,她卻顯然有著更長期的打算,除了即將面世的《我是女王》,安曉芬和大盛國際目前還在籌備《只談情,不說愛》《頭等艙》《迎男而上》三部電影,“這個類型永遠有它生存的空間,只是不同時期會出現不同話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