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
主打簡單的導航服務
打開《騰訊路寶》主界面后,大家會發現APP僅提供了“導航”、“搜索”、“我”和“上報”四個主要的功能按鈕,界面布局非常簡潔。而在視覺上,扁平化以及白、灰、藍的配色,也讓產品整體風格接近iOS 7。但這一點,不知是否會引起不少Android用戶的不滿呢?
相對于其他同類產品,《騰訊路寶》的操作要更為簡單。在導航窗口,在頂部輸入(支持語音)并搜索導航目的地,隨之即可開始語音導航。除了常見的路徑規劃方式,APP還提供了“省油路線”,不過我們發現該功能噱頭味要大于實際效果。
在測試過程中,《騰訊路寶》的全程電子眼超速提醒功能,讓我們印象深刻。只要發現到附近有限速攝像頭,APP就會自動給出“300米后測速照相,限速80”之類的提示信息,而且準確率較高。不過,這些數據目前僅覆蓋了北京和上海等幾大城市,要全國鋪開還需時日。
值得一提的是,《騰訊路寶》還支持實時路況,APP每隔30秒更新一次路況信息。以便用戶能第一時間獲取最準確、實時的路況信息,擇路而行。此外,其會在地圖上顯示道路狀況,比如施工和堵車等。但遺憾的是,APP并不支持橫屏顯示。
貼心的駕車教練
如果說路徑導航、實時路況和電子眼功能只是導航應用的基本功的話,那么《騰訊路寶》所提供的“駕駛得分”功能則可以算得上是這一產品最大的亮點所在。
在每次導航結束之后,APP會提供本次駕駛的成績評分。具體內容包括油耗、安全、診斷和概覽四項,導航過程中所出現的不良駕車行為,都會體現在得分列表當中。
據我們了解,駕駛評分是《騰訊路寶》根據駕車者的行駛里程、軌跡、超速、剎車頻率、轉彎和油耗等系數,進行綜合分析后得出的評分。依據得分有對應的車手星級,目前一共一到五個星級。
這樣的評分,讓APP成為了用戶貼心的駕車教練,無形之中也會對用戶的不良駕駛習慣進行糾正,保證行車安全。此外,用戶也可以將分數分享到《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平臺,并進行相互比拼,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而這樣的功能也讓產品有了靈性,透出幾分人文關懷。
當導航應用遭遇UGC
如果你曾使用過舊版本的《騰訊路寶》,就會發現新版本底部的“我”的位置由此前的最末一位提前到了第三位。用戶使用QQ或《微信》賬號登錄APP后,可以在“我”中看到“駕駛得分”、“我的上報”,以及“常用地點”等信息。這個看似不起眼的改動,實則體現了產品對用戶角色的重視,也是《騰訊路寶》強化UGC(用戶生成內容)的必由之路。
在《騰訊路寶》當中,“上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功能。點擊“上報”,就可以在當前位置添加“堵車”、“事故”、“施工”和“管制”等路況信息,而這些信息又將在通過審核之后,反饋給其他用戶。這種跟在QQ空間“簽到”一樣簡單的操作,其實就是《騰訊路寶》在UGC的具體體現。
UGC的引入,讓產品的使用場景和黏性大大增加。如此一來,即便是輕車熟路的用戶,在無需路徑導航的情況下,也可以打開APP查看路況信息,提升了他們的使用APP的主觀意愿。
導航應用,從兩霸到三強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深入,導航類產品的價值才逐漸體現出來。人們開始意識到,導航類產品具有天生的移動互聯網屬性,且具有難能可貴的平臺價值。甚至有人將它看成是整個行業中的水和空氣,不可或缺。
導航應用在O2O方面的巨大潛力,吸引了互聯網巨頭的目光。先是百度暗暗發力,然后是阿里巴巴入股高德,兩者在移動導航領域的明爭暗斗,最終被一場“免費大戰”推向了高潮。如今,《百度地圖》已經成為了億級用戶產品,高德也早已被阿里巴巴納入門下,兩霸的地位看似已經確立。
不過,仍有人想撬動既定格局。今年初,騰訊將旗下《SOSO地圖》正式更名為《騰訊地圖》,不久后又開始測試移動導航產品《騰訊路寶》,欲在這一細分領域謀求一個位置。為此,騰訊收購了具有甲級測繪資質的地圖企業—科菱航??臻g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積蓄能量。
在筆者看來,《騰訊路寶》具備了一定的后發優勢,其通過創新避免了產品的差異化和正面對抗。而對于用戶而言,《騰訊路寶》的“駕駛得分”等功能的引入,也勢必會改變駕車生活,改變他們對于導航類產品的固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