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彥宏 羅磊
城固柑橘產區位于陜西南部、漢中盆地中部,現有柑橘23萬畝,年產量25萬噸,產值達5億元,是我國北緣地區最大的溫州蜜柑生產基地,柑橘產業已成為縣域經濟中效益最好、潛力最大的強勢特色產業。城固良好的氣候條件和高品質栽培管理措施,為柑橘蝸牛的生存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使其危害現象逐年加重,造成果面損傷和畸形果達30%,直接減產10%~20%,給柑橘產業發展帶來嚴重影響,為有效控制其發生和蔓延,現將其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總結如下:
柑橘同型巴蝸牛又名小螺絲、旱螺,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有肺目,大蝸牛科。
1 危害癥狀
主要危害柑橘新梢、嫩葉和幼果。以成螺和幼螺取食柑橘嫩葉、嫩莖及果實皮層,嫩梢被害后呈青色枯死,嫩葉被咬食成網狀孔洞,邊緣組織呈壞死狀,幼果被害處組織壞死,呈凹陷狀,成熟后成為畸形果,嚴重影響果實外觀品質,導致柑橘失去商品價值,橘農效益下降。
2 形態特征
柑橘同型巴蝸牛的成螺黃褐色,扁球形,上有褐色花紋,螺層5~6層,肉體柔軟,頭上有2對觸角,背上有1個黃褐色的螺殼,休息時身體縮在螺殼內。幼螺體較小,殼薄,半透明,淡黃色,形似成貝,常群集成堆。卵白色,球形,有光澤,孵化前為土黃色。
3 生活習性
一年發生1代,以成螺或幼體在雜草叢、落葉、樹縫或作物根部土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開始活動,并取食危害,4—6月交配產卵,5月上旬至7月底為卵孵化期,嚴重危害期在5—9月。柑橘同型巴蝸牛生存能力極強,對冷、熱、饑餓、干旱有很強的忍耐性,一般壽命2—3年,最長可達7年。最適生長溫度16~30℃(23~30℃時,生長發育最快)。雌雄同體,異體交配,雌雄均產卵,年產卵6~7次,每次可產100粒左右。喜潮濕怕水淹,一般生活在比較潮濕的地方,晝伏夜出,怕陽光直射。
4 發生原因
4.1 氣候因素
城固柑橘產區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區,年平均氣溫14.6℃,年降雨量800~1 500毫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適宜柑橘蝸牛生存和繁殖。
4.2 栽培因素
近年來城固柑橘生產積極推廣應用“八個一”關鍵技術:一張網、一盞(殺蟲)燈、一張(粘蟲)板、一袋蟲(捕食螨)、一園草,一口沼氣,施肥一張單,一口蓄水池,堅持高品質栽培技術,發展綠色柑橘,減少化學農藥投入量,使用低毒、低殘留農藥,對柑橘蝸牛的殺傷力明顯下降。
4.3 防治因素
果農缺乏對柑橘蝸牛相關知識的了解,不掌握科學防治技術,容易錯過最佳防治時間。
5 防治方法
5.1 農業措施
剪除貼地的柑橘枝葉,盛發前用石灰涂白枝干,阻斷其爬行通道;及時清除橘園雜草,排出積水,破壞其生存環境;產卵盛期進行中耕,使卵暴露后死亡;在土面堆置新鮮青草、菜葉等食料誘捕,進行殺滅,或在樹干上捆扎草把,誘其躲避,取下消滅。
5.2 生物防治
橘園內放養雞鴨啄食,尤其是鴨群喜食蝸牛且食量大。
5.3 藥劑防治
4月上旬至5月中旬用6%密達顆粒劑(滅蝸靈)50~80克拌土1~2千克,在園內隔一定距離在樹干邊于晴天傍晚撒放,進行毒餌誘殺,每畝用2千克。另外可在地面和樹干于早上6時后噴霧1%~5%食鹽液或5%~l0%硫酸銅液。5—6月蝸牛上樹前,在樹冠下撒施碳酸氫銨+氯化鉀也有好的防效。
(作者聯系電話:1582986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