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 文連奎 董周永 周亞軍
摘 要:論述河蚌肉的營養價值和化學組成,重點闡述河蚌肉加工的國內外研究現狀,指出我國河蚌肉制品研發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對我國河蚌肉加工的發展前景進行預測和展望,以期為河蚌肉深加工及其新型制品的研發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河蚌肉;營養價值;研究進展;前景展望
Recent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Nutritional Value and Processing of Freshwater Mussel Meat
ZHOU Dan1, WEN Lian-kui1, DONG Zhou-yong2, ZHOU Ya-jun2,*
(1.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118, China;
2. College of Biological and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2, China)
Abstract: The nutritional value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freshwater mussel meat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This review highlights the current status of research on mussel meat processing and points out some major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mussel meat products in China. Moreover, future prospects of freshwater mussel meat processing are discussed. This paper is expect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processing mussel meat in depth and developing new mussel meat products.
Key words: mussel meat; nutritional value; progress; prospects
中圖分類號:TS25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8123(2014)09-0022-04
河蚌屬于軟體動物,是一種普通的淡水雙殼類動物,為中國特有資源[1]。蚌肉營養豐富,含有蛋白、糖類、礦物質、人體必需氨基酸和必需微量元素,具有涼血降脂、滋陰明目等功效[2]。河蚌肉具有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的特性,正是當前消費者普遍追求的健康食品,河蚌肉質脆嫩可口,風味獨特,有益于人體健康[3]。因此,河蚌肉制品加工技術及其副產物的綜合利用深受國內外許多學者喜歡。近年來對河蚌肉制品的研究越來越多,其中包括創新性新工藝、新產品及其各種影響因素的優化,并且不斷加深其研究程度。本文重點論述河蚌肉的研究現狀,分析概括在研究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及規模化生產的可行性,同時,本文對河蚌肉的應用開發前景進行了展望,為河蚌深加工及系列蚌肉制品開發研究提供借鑒參考。
1 河蚌肉的營養價值
1.1 河蚌肉的營養成分
1.1.1 河蚌肉的化學組成
楊文鴿等[4]對河蚌肉化學成分進行了分析檢測。結果表明,其脂肪含量低,只有3.48%,糖類含量高,達32.17%,明顯地高于常見的海產貝類。河蚌肉含有豐富的多糖,發熱量很高,一般比單糖、雙糖多,是很好的能量貯存物質,有增強體力和耐力、改善疲勞、保護肝臟等功能。因此,河蚌肉是一種良好的能量補充食品。Caglak等[5]將河蚌肉的化學組成及發熱量與其他肉類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豬肉、牛肉等的脂肪含量和熱量都遠高于河蚌肉,并且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元素。
1.1.2 河蚌肉中的氨基酸
河蚌肉含豐富而易被人體利用的必需氨基酸。因河蚌肉含可提取的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等氨基酸,使河蚌肉具有獨特的鮮味,可作為良好的提鮮原料。河蚌肉中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占總氨基酸的39.6%[6],其中,牛磺酸是一種人體必需的含硫必需氨基酸,具有防止心血管疾病、增強免疫力、改善記憶功能等生理活性[4]。
1.1.3 河蚌肉中的微量元素
河蚌肉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包括錳、鐵、鋅、銅和少量的鈷、鍶[7]。錳在河蚌肉中的含量較在其他食物中豐富。錳為正常骨結構所必須的一種微量元素,主要從含量豐富的食品中攝入,可維持正常的糖代謝和脂肪代謝、改善肌體的造血功能。河蚌肉中含有豐富的錳,可以預防和治療缺錳癥。在眾多海產品中,河蚌肉含鐵量也相當豐富。河蚌肉中含有易被吸收的鐵,因此是一種良好的獲得鐵的動物性食物[8]。此外,河蚌肉中脂溶性VA和VD含量也較高[9],可以制成維生素制劑。
1.2 河蚌肉的藥用價值
根據我國藥學文獻記載,可知蚌肉性寒,味甘、咸,具有滋陰、清熱、明目、解毒等功效;現代研究學者研究發現,河蚌肉是上好的藥材,對人體有良好的保健功效,且蚌殼、蚌淚也可以入藥,可廣泛地應用到醫藥領域,有許多重要用途。河蚌的軟體部分,能生產VA、VB1、VB2、VB6、VB12、VC制劑等許多抗病毒的藥物[10]。
2 河蚌肉加工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2.1 國內外河蚌資源情況
河蚌廣泛分布于中國,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的地區,盛產于江蘇、浙江、湖北、湖南等地區的淡水湖泊[11],同時,吉林省同樣也擁有豐富的河蚌資源[12],擁有世界上稀有、名貴的蚌種——珠母珍珠蚌,數量多、品種多。吉林省松花江沿岸的五家站鎮、蔡家溝鎮、長春嶺鎮、三岔河鎮和長白山地區二道白河鎮等地盛產大量野生河蚌,總量在10 000 t以上;吉林白城鎮賚縣某水產養殖場每年有養殖河蚌1 000 t以上。河蚌價格較低,僅為打撈成本0.8~1.0 元/kg。
美國將河蚌視為國寶,嚴加管理,甚至將成蚌出口到國外的餐桌上。在日本,河蚌與珍珠的養殖等相關項目的開發也聞名于世。
2.2 國內河蚌肉制品的研究現狀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食品的安全性、營養價值、風味都有了較高的追求,河蚌肉這種營養風味俱佳的制品日益得到青睞。因此,近年來,很多學者對河蚌肉進行開發研究。
2.2.1 河蚌提取多糖
河蚌肉中含有大量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糖類物質[13]。淡水河蚌多糖與陸生生物多糖不同,人們在對河蚌多糖研究的過程中,發現河蚌多糖具有很多生物學功能,如抗腫瘤[14]、抗病毒[15]、免疫調節[16]、降血糖[17]、降血脂、抗氧化及抗炎等。因此從河蚌肉中提取多糖逐漸成為河蚌肉研究的方向之一。洪哲等[18]利用丹東地區河蚌為原料,對游離型多糖提取工藝進行了開發研究。殷秀紅[19]、舒留泉[20]、劉俊[21]、朱濤[22]等對河蚌多糖提取工藝、工藝優化、分離純化及體外抗氧化作用等進行系統深入研究。
2.2.2 河蚌功能性制品
目前,研究學者已從多種海洋產品中分離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多糖和水解功能肽[23],促進了海產貝類的開發利用,已成功制取了海洋保健功能產品[24],其中富含生物活性肽、活性多糖、優質蛋白質、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25]。開發研究具有生物活性的河蚌保健品,既能減少資源的浪費,又能增加河蚌的附加值,對提高河蚌的養殖以及擴大淡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具有重要意義。王素雅[26]、史萬忠[27]等對河蚌肉的營養成分進行初步研究,并利用生物酶水解河蚌肉,優化蛋白酶水解工藝條件,并分析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河蚌肉價格低廉,研制開發產品又能廣泛應用于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等領域,具有很大的市場競爭力。
2.2.3 蚌肉提取中藥
河蚌肉同樣是上好的藥材,蔡華芳等[28]從河蚌肉及三七中提取中藥成分,組成外用搽劑,經臨床證實對急性軟組織損傷性疼痛及骨關節疼痛等具有明顯的止痛效果。杜羅喜等[29]從河蚌肉中提取有效成分,經小鼠體內抗腫瘤作用研究,可加強特異性T淋巴細胞的免疫活性,也能增強天然殺傷細胞對腫瘤細胞的殺傷能力,河蚌肉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腫瘤作用。
2.2.4 蚌肉軟罐頭
蚌肉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軟體蛋白食品原料,含蛋白質75%、脂肪5%、碳水化合物1.1%及豐富的鈣、磷、鐵等礦物質。但因蚌肉腥味較濃,不受消費者歡迎。涂宗財等[30]把河蚌肉加工成真空包裝的酒糟蚌肉軟罐頭,既能除去蚌肉的腥味,又能賦予蚌肉以酒糟香味,嫩軟適口;吳文龍[31]研究了河蚌肉軟罐頭的生產工藝,并分析蚌肉的營養成分及功能。
2.2.5 蚌肉粉
河蚌肉營養豐富,與中等魚粉相比,粗蛋白和總能都較多,但賴氨酸略少,可以用它代替部分魚粉。張中良[32]通過氮平衡探討河蚌肉粉代替魚粉養蛋雞的效果,實驗表明,以河蚌肉粉代替魚粉養蛋雞可行,只要加量適當,可促進產蛋、降低飼料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未來研究中可充分開發利用這一豐富的天然飼料資源[33]。
2.3 國外河蚌肉加工研究進展
國外有學者對河蚌肉貯存方法進行了研究,Goulas[34]研究了河蚌加工和貯存技術,將冷藏與氣調包裝結合起來延長河蚌肉的保質期。由于河蚌肉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并有良好的氨基酸分布,因此,河蚌肉水解物大量被制成調味料產品,如在湯、醬汁和特殊飲料中應用。Silva等[35]采用復合蛋白酶水解河蚌肉,并確定水解的最佳條件。Almonacid等[36]研究了蚌肉罐頭預先烹制、密封后加壓殺菌2種不同處理方法對河蚌肉罐頭營養價值和貯藏時間的影響。河蚌肉粉末為藥食兩用資源,營養價值高,Zhang等[37]研究了噴霧干燥法制取河蚌肉粉,并深入研究不同操作參數對河蚌肉粉質量的影響,并確定最佳參數。
3 河蚌肉加工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3.1 河蚌肉利用不合理
在我國河蚌業中,養殖河蚌主要為了獲得珍珠,這種陳舊的觀念造成了大多數養殖河蚌肉被丟棄,造成了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38-39]。當前市場上也很少有河蚌肉加工產品。河蚌副產品在醫藥業、食品業、保健品和化妝品中應用也都少見。
3.2 河蚌養殖模式不成熟
雖然我國河蚌資源豐富,在育珠方面也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有關淡水河蚌養殖模式的研究還十分少見。目前,為了給養殖的河蚌提供營養,生產者大量向池塘中施有機肥,這種養殖模式容易造成池塘內高度富營養化,同時大量換水保持池塘養殖環境,對周邊環境也造成嚴重污染[40]。
3.3 河蚌肉新型制品開發研究滯后
由于河蚌肉制品研究開發滯后,對其加工技術和工藝的掌握、基礎尚不足,缺乏科學的加工方法;國內外對河蚌肉相關制品的研究較少,市場上關于河蚌系列產品比較匱乏,尤其是市面上服用和攜帶方便、科技含量高精深加工天然營養保健品比較少,市場競爭力相當薄弱。
3.4 河蚌肉肉質粗韌
研究表明,河蚌肉雖然富含氨基酸、多糖和微量元素,具有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等優點,但由于河蚌肉肉質粗韌,具有淡水貝類的土腥味而一直未得到充分利用,同時受到我國飲食習慣的限制,很多學者對河蚌肉產品的研究受到了阻礙,影響了河蚌肉制品市場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4 結 語
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食品的安全與衛生、健康和營養,對食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由于高能量、高脂肪、低纖維的食品攝入過多,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發病率提高,這些食品也逐漸被消費者淘汰。作為低熱量、低脂肪食品,河蚌肉制品正是人們所追求的,既能滿足人們對于健康肉制品的需求,也保證了人們飲食中能量、脂肪以及膽固醇的均衡攝入。因此,河蚌肉將會成為健康食品的首選。
今后的研究趨勢有3點:1)我國含有豐富的河蚌資源,應該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將新型河蚌肉制品開發研究列為重點,將實驗室研發成果盡快實現產業化生產,以解決我國河蚌肉得不到充分利用的問題;2)完善河蚌養殖模式;3)加大科學研究投入,研發出更多的河蚌肉新型制品;4)改善河蚌肉肉質,將蚌肉肉質軟化,去除河蚌肉土腥味也將成為研究重點。河蚌肉加工技術研究與新型產品開發具有良好的研究與應用開發前景,對提升我國肉類研究的科學水平、促進河蚌肉養殖業穩定可持續發展等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因此,河蚌肉新型產品必然成為廣大消費者喜愛和青睞的新產品。
參考文獻:
[1] 萬云輝. 水產動物之寶: 河蚌[J]. 內陸水產, 2000(3): 2.
[2] 張緩, 姜啟興, 許艷順, 等. 采珠后河蚌副產物的營養成分分析及評價[J]. 食品工業科技, 2012, 33(19): 346-349.
[3] 張志松. 春食河蚌正當時[J]. 農產品加工, 2012(4): 18.
[4] 楊文鴿. 三角帆蚌營養成分的分析[J]. 浙江水產學院學報, 1997, 16(3): 201-207.
[5] CAGLAK E, CAKLI S, KILINC B. Microbiological, chemical and sensory assessment of mussels (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 stored under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J]. 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008, 226(6): 1293-1299.
[6] 林雙喜. 河蚌多糖的生物學活性研究[D]. 福州: 福建農林大學, 2007.
[7] 魯燕驊. ICP-AES 分析河蚌肉中14種微量元素[J]. 光譜實驗室, 2011, 28(2): 878-884.
[8] 朱再春, 吳麗榮. 背角無齒蚌和褶紋肌肉營養成分的初步研究[J]. 內陸水產, 2003, 28(7) : 36.
[9] 楊文鴿. 圓背角無齒蚌的主要營養成分[J]. 寧波大學學報: 理工版, 1999, 12(4): 48-51.
[10] FUENTES A, FERN?NDEZ-SEGOVIA I, ESCRICHE I, et al. Comparison of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composition of mussels (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 Lmk.) from different Spanish origins[J]. Food Chemistry, 2009, 112(2): 295-302.
[11] 張建飛. 河蚌肉營養食品加工初探[J]. 中國水產, 2002(5): 72.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關于批準蚌肉多糖作為新資源食品的公告(2012年 第2號)[EB/OL]. (2012-01-20)[2014-06-29]. http://www.moh.gov.cn/sps/s7891/201201/3816f2fb5c244876aa118671b86991e8.shtml.
[13] 喬德亮, 曾曉熊. 三角帆蚌多糖制備及基本理化性質[J]. 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 2011, 30(1): 70-77.
[14] 陳晶晶. 河蚌多糖對羅非魚腸道黏膜免疫和菌群的影響[D]. 福州: 福建農林大學, 2009.
[15] 童朝陽, 林福生, 張守蘭, 等. 褶紋冠蚌Cristaria plicata提取物抗腫瘤作用的實驗研究[J]. 中國海洋藥物, 2003, 22(3): 20-24.
[16] 孫冉. 河蚌多糖抗乙型肝炎病毒實驗研究[J]. 實用預防醫學, 2012, 19(2): 253-258.
[17] 戴志遠, 朱鳳仙, 張燕平. 河蚌酶解降血壓肽的初步分離及性質研究[J]. 中國食品學報, 2009, 9(4): 76-81.
[18] 杜春霖, 洪哲, 孟輝. 丹東河蚌多肽成分的提取研究[J]. 湖北農業科學, 2008, 47(6): 709-711.
[19] 殷秀紅, 趙峽, 張紫恒, 等. 紫貽貝多糖的提取、分離和基本理化性質分析[J]. 中國海洋藥物雜志, 2011, 30(2): 12-18.
[20] 舒留泉, 姚晶, 楊蘇梅, 等. 四角蛤蜊多糖分離提取工藝優化[J]. 食品研究與開發, 2012, 33(6): 71-74.
[21] 劉俊, 張燕平, 戴志遠, 等. 三角帆蚌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功能研究[J]. 食品科技, 2009, 33(12): 40-44.
[22] 朱濤, 許禮法. 淡水貝類多糖常規提取工藝的比較與分析[J].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0, 31(2): 55-56.
[23] 喬德亮. 三角帆蚌多糖提取、純化、生物活性及其結構[D]. 南京: 南京農業大學, 2009.
[24] 趙小旭. 東北林蛙皮多糖的提取、純化、結構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哈爾濱: 東北林業大學, 2012.
[25] 胡長鋒. 幾種生物活性多糖的分離與結構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學, 2011.
[26] 王素雅, 劉長鵬, 吳珊, 等. 酶法制備河蚌功能性產品[J]. 食品科學, 2007, 28(9): 298-302.
[27] 史萬忠, 劉瑾, 倪嘉納, 等. 河蚌多糖粗提物的分級醇沉及其活性研究[J]. 時珍國醫國藥, 2012, 23(9): 2191- 2192.
[28] 蔡華芳, 劉雪莉. 河蚌制劑痛克的鎮痛抗炎作用[J]. 中國海洋藥物, 1997, 16(3): 32-36.
[29] 杜羅喜, 嚴惠芳, 戴靜芝. 河蚌提取物的抗腫瘤作用研究及其機理初探[J]. 中國醫藥工業雜志, 1991, 22(9): 430-430.
[30] 涂宗財, 姚小群, 黃芝豐, 等. 酒糟蚌肉軟罐頭的制作[J]. 中外技術情報, 1996(2): 45-46.
[31] 吳文龍. 河蚌肉軟罐頭的研制[J]. 食品科技, 2002(1): 29-32.
[32] 張中良. 河蚌肉粉代替魚粉養蛋雞的氮代謝試驗[J]. 中國畜牧雜志, 1988(4): 14.
[33] 姜懋武. 河蚌是良好的飼料資源[J]. 飼料研究, 1982(5): 28.
[34] GOULAS A E. Combined effect of chill storage and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 on mussels (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 preservation[J]. Packaging Technology and Science, 2008, 21(5): 247-255.
[35] SILVA V M, PARK K J, HUBINGER M D. Optimization of the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mussel meat[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010, 75(1): C36-C42.
[36] ALMONACID S, BUSTAMANTE J, SIMPSON R, et al. Commercially sterilized mussel meats (Mytilus chilensis): a study on process yield[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012, 77(6): R127-R135.
[37] ZHANG H, XIA W, XU Y, et al. Effects of spray-drying operational parameters on the quality of freshwater mussel powder[J]. Food and Bio-products Processing, 2013, 91(3): 242-248.
[38] LIU C, ZHOU H, SU Y C, et al.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protein isolated from by-product of triangle shell pearl mussel Hyriopsis cumingii[J]. Journal of Aquatic Food Product Technology, 2009, 18(3): 193-208.
[39] MOL S, ERKAN N, UECOK D, et al. Effect of psychrophilic bacteria to estimate fish quality[J]. Journal of Muscle Foods, 2007, 18(1): 120-128.
[40] 王小冬, 王偉良, 董向全, 等. 不同放養和管理模式對三角帆蚌生長與養殖產量的影響[J]. 上海水產大學學報, 2006, 15(3): 31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