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
摘 要:近年來,隨著養雞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防疫措施逐漸加強,一些重大疾病已經基本上控制。但是葡萄球菌病的發病率卻有逐年增高趨勢,給養雞業帶來了嚴重危害。筆者根據一例雞葡萄球菌的發病情況談一下此病的特點和防控措施。
關鍵詞:雞葡萄球菌病;葡萄球菌;敗血性病變;防治措施
雞葡萄球菌病是由于致病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雞引起的一種急性或慢性傳染病,典型特征就是急性型多是敗血癥病變,慢性型多為關節炎或者趾病。近年來,隨著養雞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一些重大疾病的防控措施逐漸增強,基本得到了控制。但是葡萄球菌病的發病率卻有逐年增高的趨勢,給養雞業帶來了嚴重危害。筆者根據一例雞葡萄球菌的發病情況談一下此病的特點和防控措施。
1 發病情況
我市養殖戶王某,有4棟籠養雞舍,飼養了8 000多只蛋雞,在雛雞35日齡的時候就發現有的雛雞精神不佳,呆立,有的雛雞發病后1~3 d死亡,也有的病情較輕,表現為關節炎癥。發病以后,王某隨即來我處診斷治療,確診為雞葡萄球菌感染,經過及時治療,病情基本得到了控制,沒有造成很大的損失。整個雞場死亡200多只,死亡率在2.5%左右。
2病原
此病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是一種革蘭氏陽性菌,對外界的抵抗力很強,在干燥的膿汁或者血液中可以存活2~3個月,80℃ 30 min可以將其殺死,煮沸立刻死亡。對一些抗生素很敏感,例如常見的青霉素、紅霉素等,但是也非常容易產生抗藥性。
3 流行特點
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不同生長階段的雞都可以感染,特別是4~6周齡的雛雞最易發生,嚴重的可以造成大批死亡,死亡率高達20%以上。此病沒有季節性,但是在陰雨連綿、潮濕的季節多發病,一般發病集中在7~10月。
感染此病的主要途徑就是創傷,也可以通過臍帶感染。在養殖生產中引起外傷的因素很多,例如在接種疫苗、斷喙、斷趾、帶翅號等過程中,操作不規范,都有可能引起外傷感染。雞群發生雞痘、飼養密度過大、擁擠、通風不好、飼料不全價等,都可以促進此病的發生。
4 癥狀
此病的臨床癥狀表現形式有多種,發病較多的有兩種,有急性敗血癥型和慢性關節炎型。王某家的養雞場也是這兩種發病癥狀。
4.1 急性敗血型
一般表現為體溫增高,精神倦怠,減食或者幾乎停食,翅膀下垂等。典型的特征就是胸腹部和大腿內側皮下水腫,積聚血液和滲出液,呈紫色或者黑紫色,有波動感。此處的羽毛很容易脫落,皮膚外傷后,有茶色或者黑紫色的液體流出。有的病雞的頭、肉髯、翅尖、尾部等部位,有外傷性壞死,有的干燥結痂。還有的雛雞表現為腹瀉下痢、排出灰白色或者黃綠色稀便。此種癥狀的病程短,一般2~5 d,病情嚴重的1~2 d就會死亡,死亡率在10%左右,急性爆發的可以高達60%。
4.2 慢性關節炎型
主要表現為關節炎,多處關節腫脹,特別是跗關節,趾關節多見,呈紫紅色或紫黑色,有的潰爛后結成污黑色痂;有的出現趾瘤,腳底腫大,跛行,疼痛、行走困難,多蹲伏在地上,病程10 d左右,此種類型在大群飼養的時候發病較多。
5 剖檢特點
對病死雞進行剖檢,發現急性型的特征病變就是胸和前腹部的羽毛脫落變得稀少,黑紫色的皮膚,腫脹充血,解剖切開,流出黑紅色的液體。胸腹部還積有大量粉紅色或者黃紅色膠凍樣水腫液。同時在胸腹部和大腿內側可以看見散在的出血斑點和條紋,尤其是在胸骨柄肌處明顯。肝臟、脾臟等腫大或者出血。
關節炎型的病例解剖,關節囊內有較多的漿液性或者纖維素性滲出物,之后關節不能運動。病程較長的,關節軟骨糜爛,有干酪樣物質存在,軟骨很容易脫落。
6 診斷
我們根據有外傷、敗血癥狀、皮下水腫、皮膚出血性壞死、關節病變等典型特征病變,就可以做出初步診斷。同時也做了實驗室檢測,取發病雛雞的病變部位,做成涂片,革蘭氏藍色后鏡檢,可以看見大量的藍紫色的葡萄球菌,可以確診。
7治療
1)葡糖球菌很容易產生抗藥性,用藥以前先用常規試紙做了藥敏試驗,對青霉素、紅霉素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對病情稍輕的用卡那霉素飲水,用量為20 000~40 000I U/L,每天用藥水8 h,其他時間的飲水中添加適量的電解質和維生素C,5 d一個療程。對一些病情嚴重的采用青霉素肌肉注射,用量為8 000~24 000 IU/只,3 d一個療程。
2)慢性病例很難治愈,治療的價值不大,應淘汰。
3) 雞舍內進行帶雞消毒,選用藥物為0.05%的盔甲溴銨,每天一次;雞場外環境可以用百毒滅等消毒。
通過采取這一系列的措施,雞場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一個療程以后,雞群恢復正常。
8 小結
1)王某的養雞場,之所以會發病,主要是最近一段時間更換飼料配方,由于工作人員的疏忽,飼料中微量元素的添加量沒有達到飼養標準的要求,以至于雞群中發生啄癖的較多;再加上發病前兩天雛雞轉群,生活環境的突變產生了應激,誘發了此病的發生。
2)此病是一種條件性疾病,平時要認真做好各項工作,保持環境衛生,嚴格消毒程序,雞舍保持良好的通風和合適的溫濕度;用全價配合飼料飼喂,尤其是要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防止啄癖的發生;飼養密度不能太擁擠,避免鐵籠上的銳利物刺傷雞的身體;在免疫注射、斷喙、刺種等工作中,要規范操作技術,做好消毒。
3)在發病較多的雞場,可以在雛雞20日齡的時候,用葡萄球菌多價苗免疫注射,預防此病的發生。
(編輯: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