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道倫
人們常常以“出污泥而不染”來形容荷葉的純潔,而殊不知廣泛生長于湖泊、池塘或人工栽培于水田的荷葉,卻是用于治療動物多種疾病的一味物美價廉的良藥。荷葉性寒味苦且微澀,具有消暑利濕,健脾升陽, 止血散瘀之功效,養殖場戶可于每年的6-7月在荷花未開放時采收荷葉,除去葉柄,曬至七八成干后,對折成半圓形,曬干后儲存備用,夏秋季節使用時則亦可現采荷葉的鮮葉或初生的嫩葉,并合理地配以其他中藥用于治療動物的多種疾病。
1)母畜流產:母牛產期未到意外地發生胎兒動蕩,腹痛不安,時起時臥,拱腰努責,小便頻繁,生殖道內流出黏液或血水等流產癥兆,須緊急治療,應在給母牛肌肉注射黃體酮5~10 mL的基礎上,可用荷葉蒂3個,苧麻根200 g,加水煎汁給母牛內服,每天內服1劑,連續內服2~3劑即可;也可用荷葉蒂、紅棗各120 g,杜仲、艾葉各60 g,煮汁后去渣,加童便(10歲以下的童子尿) 1碗,調勻后給母牛內服,每天內服1劑,連續內服2~3劑即可。母豬產期未到意外地發生動胎氣流產癥兆,可在給母豬肌肉注射黃體酮2~5 mL的基礎上,用荷葉蒂30 g、苧麻根60 g、艾葉25 g,煎水去渣,加紅糖100 g,用黃酒50~100 mL沖調后給母豬內服,每天內服1劑,連續內服2~3劑即可。
2)母畜產后胎衣不下:母牛產后發生胎衣不下,可用荷葉5張切碎后煎水,另用5張干荷葉燒成灰,加紅糖250 g,白酒50 mL,調勻后給母牛內服,或用荷葉蒂125 g,焙干后研為細粉煎水取汁,加紅糖250 g,調勻后給母牛內服。母豬產后發生胎衣不下,可用荷葉兩張切碎后煎水侯溫給母豬內服。母羊產后發生胎衣不下,可用鮮荷葉200 g,切碎后煎汁,加紅糖100 g,調勻后給母羊內服。
3)母畜產后缺乳:母牛產后乳水不足或產后缺乳,應在對產后母牛適當地增加精飼料和幼嫩青綠多汁飼料的飼喂量,改善對母牛飼養管理的基礎上,可用鮮荷葉數張切碎后,拌入精飼料中給母牛喂服。母豬產后乳水不足或產后缺奶,應在改善對產后母豬飼養管理的基礎上,可用荷葉500 g,切碎后煎水給母豬內服。
4)母豬產后尿澀:可用青荷葉、白茅根、紫龍須(即泡在水里的柳樹根)各30 g,煎水去渣,混拌于精飼料中給母豬喂服,每天喂服1劑,連續喂服2~3劑即可。
此外,以荷葉為主要原料,制作動物保健和食療藥膳,可用于動物保健和治療動物多種疾病的輔助食療。其以荷葉為主要原料的簡易動物保健和食療藥膳方劑可舉例如下:
1)荷葉二花粥:用鮮荷葉1張、荷花1朵、扁豆花5朵,大米100 g(為一頭成年體重豬的用量,其他動物可根據其體重的大小適當地增減用量,以下方劑中的用量則相同)。先取大米煮成粥,待粥煮熟后再加入事先洗凈、切細的荷葉、荷花和扁豆花,再煮沸待溫后給動物喂服,此粥具有清熱解暑、除煩利(下轉44頁)(上接41頁)尿的作用,可適用于夏季動物暑熱癥的輔助治療。
2)荷葉粥:用鮮荷葉1張,大米50 g。先將荷葉洗凈、切細,煎水去渣取汁,加入大米煮為稀粥,候溫后給動物喂服,此粥具有清熱化痰,祛脂降濁的作用,可適用于夏季動物暑熱癥的輔助治療。
3)蓮米芡實荷葉粥:用蓮米、芡實各60 g,鮮荷葉1張,糯米30 g,紅糖適量。先將芡實去殼,荷葉洗凈、切細,將諸藥與糯米同時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成粥,最后加入紅糖調勻后給動物喂服,此粥具有健脾止瀉的作用,可適用于家畜精神倦怠、四肢不溫、納少便溏等病癥的輔助治療。
4)扁荷粥:用白扁豆50 g,冰糖30 g,荷葉1張,大米50 g。將扁豆、大米淘洗干凈,荷葉洗凈切絲,冰糖研細。先取扁豆煮沸后,下大米煮至扁豆黏軟時,再下荷葉、冰糖,煮20 min左右后即成,每日內服1劑。此粥具有清暑利濕、和胃厚腸、降脂祛膩的作用,可適用于夏季動物暑熱癥的輔助治療。
(編輯: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