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
摘 要:本文主要探究引起產蛋雞脫肛的原因與防治方法,以便給養雞戶一些借鑒,進一步提升養雞戶的產蛋率和經濟效益,降低產蛋雞的死淘率。
關鍵詞:產蛋雞;脫肛;原因與防治
產蛋雞在開產時發生脫肛在蛋雞中是一種常見的現象,而有些脫肛現象會延續至蛋雞的整個產蛋期。產蛋雞脫肛的發病率為1%~10%之間,產蛋雞脫肛會造成養雞戶的產蛋率下降和經濟效益的下降[1]。很多的養雞戶不清楚產蛋雞脫肛的原因以及防治方法,本文主旨即是為其提供參考。
1 產蛋雞脫肛的原因
1.1 疾病原因
產蛋雞在生長時期和開產時期要注意預防疾病,發現了脫肛疾病時要進行及時治療。比較容易引發產蛋雞脫肛疾病有:球蟲病、腹腔腫瘤、雞白痢、體表寄生蟲感染等疾病。
1.2光照原因
長時間的光照或者短時間光照都不利于產蛋雞的生產和生長。養人員對產蛋雞的光照時間控制不恰當,很容易導致產蛋雞患上脫肛病。光照時間太長會不斷刺激產蛋雞體內的性腺激素分泌,性腺激素分泌過于亢奮時開產的產蛋雞,生產出來的雞蛋過大或者是雙黃雞蛋,甚至有可能是蛋中蛋,這些種類的雞蛋都會導致產蛋雞在產蛋時用力過猛,從而極容易患上脫肛病。
1.3過于肥胖
在養雞過程中把雞喂養得過于肥胖會促使產蛋雞肛門組織的彈性度降低。這樣就會阻礙產蛋雞輸軟管的正常復位,容易患上脫肛病。
1.4日糧因素
很多的養雞戶過度追求產蛋率,過分看重短期經濟效益,在產蛋期開產后每天給雞喂食大量的含有高蛋白的飼料,使得產蛋雞飼料中長期缺少維生素 A、維生素 E 以及粗纖維等也是很容易導致產蛋雞的脫肛病。
1.5雞舍管理
雞舍管理不當如沒有及時清潔和消毒或者雞舍過于擁擠等,雞舍環境不好會提高雞舍內的氨氣濃度,促使雞群容易變得煩躁,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或者應激狀態也是導致產蛋雞患上脫肛病的重要原因。
2 產蛋雞脫肛的癥狀
患有脫肛病的病雞產下的雞蛋在蛋殼的表面會帶有少量的血跡,產蛋雞的肛門會出現較為明顯的水腫、發紅等現象,在產蛋雞的泄殖腔里面會流出顏色為紅白色的分泌物。此外,病雞的精神狀態差,食欲減退或沒有食欲,行動不靈活或者行動拘謹。
3 防治措施
3.1斷喙
在產蛋雞的仔雞時期,一般是在6~9日齡進行斷喙,在仔雞10~5日齡時要再檢查一次喙的長短,長的要進行再次斷喙。養雞人員一般使用專門的斷喙器或者剪刀等在仔雞的上喙切除 1/3,下喙切除1/4,斷喙的長短要掌握好,防治流血[2]。
3.2控制光照
加強雞舍的光照的管理,光照時間不適宜長時間光照也不適宜光照不足。一般情況下在仔母雞生長時期的每日光照時間以8~9 h為適宜,不適宜超過11 h;在產蛋雞成年時期每日的光照時間以14~16 h為適宜,不適宜超過17 h;雞舍的光照強度主要以產蛋雞可以看見雞飼料以及飲水為適宜,注意在夏天時雞舍要盡量避免陽光直接射入,避免雞舍光照時間過長。
3.3 保持產蛋雞的營養均衡
在產蛋雞的每日的飼料中要注意改善雞飼料的飲食結構,在雞飼料中要應注意補充維
生素 A和維生素 E ,條件允許的可以在飼料中添加胡蘿卜、苜蓿以及青菜等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日糧中要注意防止微量元素的缺乏以及粗纖維缺乏現象,注意提高飼料中的含鹽量以及礦物質含量,注意保持產蛋雞飼料的營養均衡。
3.4 控制飼養密度
飼養密度過密蛋雞容易長期處于應激狀態,不利于產蛋雞的生長和產蛋量的。一般情況下在蛋雞開產前的飼養密度應控制在從每平方米 8~10 只下降到 5~6 只宜。
3.5控制飼料量
很多的養雞戶為了增加產蛋率過度增加飼喂次數或者喂食過多的飼料。這個不利于長遠利益以及產蛋雞的健康,嚴重的會導致產蛋雞患上脫肛病。
3.6及時清理和消毒
雞舍要保持干凈清潔,預防禽流感的等疾病,要嚴格做好雞舍消毒等雞舍清理工作。每日要清掃糞便,注意保持育雛室的墊料長期干燥和清潔。
3.7防治原則
對于產蛋雞的養殖管理要遵循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及時發現才能及時有效地防控。對于病雞要及時進行隔離,防止傳染病發生以及傳染。生長期和開產雞要分開養殖,育雛室和雞舍要實行不同的管理方法,雞舍的管理要更加嚴格和高效化,這也可以提升經濟效益。有效的產蛋雞管理和脫肛病的防治可以有效提高產蛋量和減少死淘率。(編輯:狄慧)
參考文獻:
[1] 李江華,倪慧勇,蛋雞脫肛不可輕視[J].北方牧業,2010(05):21.
[2] 黃燦山.淺析產蛋雞脫肛的病因[J].養殖與飼料,2010(0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