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智軻 付光友 別明生
山羊青草搐搦癥是指山羊等反芻動物放牧采食幼嫩青草或谷苗后不久而突然發生的一種臨床上以興奮不安、陣發性強直性痙攣為特征的、高度致死性營養代謝疾病。本病發作突然并且多發生在野外放牧時,在山大坡陡的山區尤其是喀斯特地貌山區,其死亡率可達100%;即使在平坦的牧場,如治療不得法,超過70%以死亡告終。
1發病原因
本病的發生是由于血中鎂離子的濃度降低造成的,因此,本病又稱為“低血鎂癥”。這種低血鎂癥的形成,有下列兩種情形或兼而有之:
1.1原發性低血鎂癥
放牧地牧草地區性缺鎂、長期使用氮肥和鉀肥的土壤中生長的牧草,對鎂離子的吸收被鉀離子抑制,并且土壤中的鎂離子易和氨結合形成難溶性的磷酸氨鎂而不被植物吸收。另一方面,青草中鎂的含量與季節性有關,往往在早春及孟夏梅雨季節,牧草生長茂盛,多汁的青草含鎂、鈣、鈉離子、碳水化合物偏低而含鉀離子、磷酸根離子、蛋白質偏高。因此,山羊在短期大量采食這種含低鎂的青草而發本病。
1.2 繼發性低血鎂癥
山羊采食的青草,其含鎂量并不低于正常,但由于含鉀量高,在腸道鉀離子可競爭性抑制鎂離子的吸收并且促進鎂、鈣離子的排泄;大量施用氮肥的牧草,在瘤胃內產生的氨,除被瘤胃微生物利用合成菌體蛋白及瘤胃吸收入血液循環外,多量的氨進入腸道,形成磷酸氨鎂而阻礙鎂的吸收。另外,山羊消化道疾病、內分泌紊亂如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等亦妨礙鎂的吸收而出現低血鎂搐搦癥。
2 臨床癥狀
本病臨床上分為急性型和慢性型。
2.1 急性型
病羊在放牧或驅趕途中,無任何先兆而突然倒地,發出凄厲的叫聲,角弓反張,口吐白沫,牙關緊閉,呈強直性痙攣。將病羊扶起,放手后依舊倒下,頭頸扭曲而撞擊樹木、巖石等障礙物;由于病羊跌倒的方向是隨機的,一旦跌倒時頭頸扭曲于身下則當場死亡。有的病羊扶起后勉強能站立,四肢僵硬呈木馬狀,瑟瑟發抖,眼球震顫,瞳孔散大,瞬膜外露,心音亢進,脈搏急速每分鐘150次以上,稍遇聲響即倒下,發出異常痛苦的鳴叫,痙攣強直不已。羊群在被驅趕擁擠過橋或跳躍溝坎時,每當有一只羊跌倒,則會連續出現數只甚至數十只病羊跌倒于橋下或溝內。跌倒的病羊在2~3 h內死亡。
2.2 慢性型
羊群中偶有羊只在擁擠或跳躍障礙時跌倒,繼而掙扎站立起來,再次跳躍又跌倒,如此反復。掉隊的病羊步態強拘,行走時無方向感,強迫站立則四肢肌肉震顫,對外界敏感,遇聲響或拍背等刺激時,立即跌倒強直痙攣起來。
3 發病機理
本病是由于機體血液及腦脊液中鎂離子濃度低于正常所致。鎂離子屬堿土金屬,常量礦物質元素,動物體內的鎂70%以硫酸鎂和碳酸鎂的形式沉積于骨骼中,沒有甲狀旁腺激素調節血鈣與骨鈣動態平衡那樣的快速反應機制,很難動員骨鎂進入血液循環。動物機體鎂的恒定依賴于其生理需要和腸道吸收的動態平衡,血鎂濃度的正常值在20~35 mg/L之間,鎂離子主要存在于細胞內液,細胞外液中不到5%。鎂離子的生理功能主要是特異性地競爭運動神經末梢突觸前膜囊膜上鈣離子受體,拮抗鈣離子對囊膜釋放乙酰膽堿的胞裂外排促進作用,從而使運動終板接頭處乙酰膽堿數量減少,解除骨骼肌的痙攣。另一方面,鎂離子參與多種酶尤其是膽堿酯酶的活性調節,動物機體內的乙酰膽堿不是在突觸間隙中如去甲腎上腺素那樣被突觸前膜神經末梢攝取或被單胺氧化酶破壞,而是被膽堿酯酶水解失活。膽堿酯酶水解乙酰膽堿的能力十分強大,每分鐘一分子膽堿酯酶能水解60萬分子的乙酰膽堿。膽堿酯酶水解乙酰膽堿時首先通過絲氨酸陰離子尾與乙酰膽堿的季銨陽離子頭結合形成復合物,復合物很快釋放出膽堿后形成乙酰化膽堿酯酶,乙酰化膽堿酯酶快速分解成乙酸和膽堿酯酶,膽堿酯酶迅速進入下一輪水解乙酰膽堿的循環。膽堿酯酶如此強大的水解能力和被循環利用,則需要足夠的活性,其活性的維持必須有鎂離子的參與才能完成,否則,膽堿酯酶的活性降低,因為鎂離子是膽堿酯酶活性中心不可缺少的陽離子。因此,無論是由于青草中鎂的含量過低或是腸道對鎂離子的吸收障礙而造成血鎂濃度低于正常生理需要時,運動神經末梢釋放的乙酰膽堿增多,同時,由于膽堿酯酶的活性降低,水解乙酰膽堿的能力減弱,最終導致運動終板接頭處乙酰膽堿的堆積而發生搐搦。當腦脊液中乙酰膽堿堆積時則發生驚厥。
4 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和使用鎂制劑能迅速緩解病情,足可得出診斷,必要時可進行血鎂濃度檢查。
5 治療
最為有效的治療辦法就是用25%的硫酸鎂注射液肌肉注射,靜脈注射硫酸鎂固然療效確切,但需要緩慢進行,否則,血鎂上升過快導致血壓迅速降低和心臟抑制;再則,在野外由于病羊太多,靜脈滴注也難于操作。另外,在使用鎂制劑的同時,少量使用維D2膠性鈣肌注也是必要的,因為在低血鎂的同時,低血鈣也是存在的。
6 預防
對本病進行預防的意義遠大于治療,因為本病的發生太突然,并且在野外出現群發的特點,除慢性型外,多數急性病理往往來不及治療而死亡。在坡陡的山區放牧,一旦發生本病,多數情況下,羊群的死亡不是死于該病的本身,而是從山崖上跌落所致。因此,對山區放牧的羊群定期補鎂是必要的,不論該地區是否缺鎂。補鎂可通過日糧或飲水進行,在發病季節,用硫酸鎂對羊群進行預防性注射更為妥當。(編輯: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