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彼德
所謂“復調”(polyphony),原是音樂術語,復調音樂有別于主調音樂,不是由一條旋律線(主旋律)加和聲襯托性聲部構成,而是由兩條或兩條以上各自具有獨立性的旋律線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協調地流動,共同地展開。前蘇聯學者巴赫金借用這一術語來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的詩學特征,以區別于那種基本上屬于獨白型(單旋律)的已經定型的歐洲小說模式,從而使以對話的方式展開的復調小說波及開來。現代詩人也主動地采用了這一技巧,韓國女詩人金惠順(1955— )的散文詩《古老的旅館》就是一個成功的例證。
該作中的旅館有兩個:一個是“古老的旅館”“夜里蜷縮在江邊像貓的旅館”,詩人在1992年與1993年二次住過的旅館。那里有“猛拉手柄才能打開的窗戶”“據說我投宿的房間隔壁睡著親愛的你”,一次錯過的邂逅,使這古老的旅館走進了自己的內心。于是,派生出了另一個旅館——“我心里的旅館”“旅館里有你”,但鑰匙卻交給了總臺,“雖然口袋里也有一串看不見的鑰匙”,她卻不能隨便開門走進去,顯示了愛的矛盾心理……這兩個旅館恰似兩條各自具有獨立性的旋律線,隨著河水流動,也隨著情緒展開。詩人想找個有勁的人打開“我內心旅館的房門”,卻又怕遭到拒絕,被意中人扔出窗外。“那個旅館的走廊盡頭,掛鐘后面藏著瘋狂的我,偷走我的睡夢。”是熱戀,也是煎熬;“打開我身體里所有的窗戶,斗拱屋頂之下,你從每個隔間探出臉頰,像是從懸掛在屋頂的稿紙里”,是幻覺,也是回答;“早晨,這個旅館會重新把窗戶系在河面,像奔向河水的夜貓子。”動感的加強,狀盡了世事的紛繁與情感的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