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淼
新生研討課上,教授發現我們聽不懂他所講的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時,便允許我們探討任何問題。我問教授“什么是人才”,他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題,而是講了一個他的同學收養幾個孤兒的故事,他認為他的這位同學就是人才。在即將離開的季節,我再想起“人才”這個問題。當我回首自己的大學四年生活時,往事如電影畫面般一幕幕浮現在我的腦海。
生活剪影
自認為適應能力較強的我從來不擔心重慶這邊的飲食風格,事實上學校食堂里的菜品豐富,能滿足全國各地學生的口味。甚至還特意設立了清真食堂。從山東大餅、蘭州拉面、新疆大盤雞到具有重慶特色的小面、火鍋一應俱全,價位從平民到土豪等級的都有。在學校里吃久了,不免想到外面打打牙祭。商業街的煲仔飯、蔣一碗面館都是不錯的選擇,或者跑到不遠的熙街去吃土耳其烤肉、萬州烤魚、劉一手火鍋等。美味的食物不勝枚舉,關鍵看自己肚子能否裝得下。
我來自湖南,剛來到學校時就找到了老鄉會,由學長學姐帶著玩。在同一個地方長大感情自然更親近,他們不僅幫助我解決生活上遇到的各種問題,更重要的是在學業上給了我很多有價值的指導。此外,社團生活是大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記得“百團納新”時那熱火朝天的場景,展位擺滿了整個廣場,各個社團拿出絕活吸引學生加入。加入學生會可以服務全學院甚至全校的學生,加入體育、興趣、志愿者社團,不僅讓我結交到不同專業背景的朋友,更是培養了興趣愛好,學會了如何為實現同一個目標而通力合作。
在明媚的春日里,與幾個朋友騎車去虎峰山賞桃花,去蓮花湖春游;在涼爽的周末,可以邀上好友去附近的重師、重醫、川美“打打望”。生活永遠不單調,沒有你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建筑與風景
虎溪校區功能區分明、建筑現代化、硬件設施毫不客氣地說在國內高校里屬于一流水平。鋼琴造型的信息化圖書館被稱為“紅房子”,咖啡廳、機房、電影放映廳一應俱全,更不用說上百萬冊的藏書和館員貼心的服務了。錯綜復雜的第一教學樓是學習的主要陣地。哪怕是周末也有不少學霸在自習室用功。擁有獨立衛生間、陽臺、熱水器、空調等眾多關鍵裝備的四人間宿舍給學習生活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條件。不說虎溪校區寬敞霸氣的銀杏大道,被楊柳環繞的衣裙相連的縉湖、云湖,單看有數百種植物的校友林,就給我一種校園就是公園的錯覺。每年四五月份,當綠意飄上柳樹枝頭,校園便成了游客的天堂。
老校區給人的印象完全不同,這里大樹參天,安靜而和諧,能感受到新校區很難尋覓的大學底蘊和學術氛圍。這里學生行色匆匆,不是在體育場上激情拼搏,就是在實驗室認真鉆研,很少看到校園里懶散走著的年輕人。如果把巍峨的主教比作給我們指引方向的校長,那么古樸的五教就是謙遜的教授,壯麗的建筑館就是富有創造精神的學者,精巧的法學樓便是美貌與智慧并存的重大女生。
學習與競賽
重大以土建、機電、材料、采礦等老牌理工科專業著稱,新興信息類學科發展迅速。通過爭取各種機會,我領略過學校的三大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和其他省部級教學研究基地的風采,感受到學校理工科實力強勁果然名不虛傳。我的畢業設計實驗就是在其中的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里完成的。學校也經常邀請國內外學術、企業、社會精英來做講座、報告,極大地開闊了我的視野和拓展了興趣,同時學校的文科專業通過這種交流方式在原基礎上又得到了大力發展。虎溪大講堂、文字齋講壇、逸夫樓講座、名家會客廳都提供了豐富的講座和交流機會,在這里思想產生碰撞的火花,認識得到升華。
學校通過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評估,獲得了優秀等級。并且我所在的電氣工程專業是國家一級重點學科,老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都很強。年輕老師給我們上課時,激情澎湃并且鼓勵我們有問題時可以隨時打斷他的講課,我們不太理解時老師不厭其煩地給我們反復講解弄得我們都不好意思,而帥哥美女老師的課讓我們感覺逃課實在是不值得。學校出臺規定,教授必須給本科生上課,因此,我有幸地聽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大教授、“973”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和其他學術造詣較深的教授的課程。教授們很輕松地能把課程講地明白、透徹,我們也有機會跟他們探討各種問題。
剛進校不久,每個新生都拿到了一本介紹大學生科技賽事的小手冊。如果有志于保研、出國,那么一定得參加部分大型賽事,因為這是加分的重要“砝碼”。由于自己很喜歡英語,參加大學生英語競賽的時候獲得過二等獎;之前有保研的打算,就和同學組隊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很遺憾第一次由于能力不足而慘遭失敗。當我意識到沒有競賽加分就很難保研時,便克服各種困難、壓力和同學再次組隊于半年后參加了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終于取得了差強人意的二等獎;同時我還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科研訓練計劃項目,實實在在地通過專業知識搭建出了一個實物裝置。學校提供了眾多從院級到國際級的競賽、能力鍛煉平臺。只要有勇氣去參加,這個偌大舞臺就是屬于自己的。
深造與就業
身邊很多同學保研了,有的直接攻讀博士,也有不少同學畢業后出國深造。每年保研的比例占學生總人數15%到20%左右,一般情況,學霸都產生于這群人之中。結合自身實際,我最終還是放棄了保研,選擇加入了就業大軍。首先,我們專業本科生與研究生的就業去向并沒有太大區別;其次,本科畢業也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學院給我們安排了就業指導課,組織模擬面試,在網上及時發布各家公司的招聘信息,這舉措都給我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不少世界500強公司、國內各個行業的骨干企業、龍頭企業都來校進行校園招聘,高峰時期每天就有二十來場專場招聘會,忙都忙不過來。就業的學生通過校園招聘基本上就能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
還不敢說自己是人才,但是自己一直都走在成為人才的路上。仿佛昨日才人校,可今天卻要離開了,四年光陰轉眼就過去,沒有太大遺憾,我對大學生活挺滿意、給好評。對于未來,我將闊步前進,這是四年大學生活給予我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