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姝
炎熱的夏天悄然來襲,“解渴消暑”自然成為人們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西瓜味甜爽口,不僅消暑止渴,而且富有營養,被人稱為“夏季水果之王”,備受人們的珍愛。然而,西瓜也是一位很好的導游,帶我們在炎炎的夏日里展開一場奇妙的旅行。
山東省東明縣
東明縣位于山東省西南部,地處魯西南平原,全境系黃河沖積平原,百里平疇,一望無垠,總面積1369.8平方公里,是黃河入魯第一縣,東臨菏澤,東南與曹縣交界,南與河南省蘭考縣接壤,西和北與河南省長垣縣、濮陽市毗鄰,緣黃河北流之勢,當豫魯兩省之交,素有“三省通衢”之稱。1995年,東明縣被國務院首批命名為“中國西瓜之鄉”,全國重要的西瓜生產基地。東明種植西瓜,始于宋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里土地、水利、氣候等自然條件十分優越,尤其是土質以砂質壤土為主,富含速效鉀,極宜西瓜生長發育。以黃河水澆灌的東明西瓜,個大、皮薄、味甜、營養豐富、耐儲運而著稱于世。
除了悠久的西瓜歷史文化,東明又有“武術之鄉”之美譽。
江蘇省睢寧縣
睢寧縣是徐州東南門戶,北臨邳州市,東與宿遷市毗鄰,西南部與安徽泗縣、靈璧接壤,總面積1773平方公里。魏集鎮是江蘇省最大的西瓜生產基地,地屬黃淮平原,地肥水美,所產西瓜口感好、色澤亮、糖分高,是地地道道的“沙瓤”西瓜。在睢寧,還能品嘗地道的東臺爆炸瓜。品睢寧西瓜,游三國古跡,舉凡布殞命的白門樓、張良進履的圯橋,巨山、慶安湖、黃河故道的原生態美景,心馳遐想、陶醉忘歸;品嘗睢寧粉皮、粉絲、豆腐、香腸等佳肴美味,則與西瓜甜美的涼爽相得益彰。
新疆吐魯番鄯善縣
新疆是種植西瓜最早的地區,已有千年以上的栽培歷史。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契丹攻破回紇后,就開始種植西瓜;明朝徐光啟在《農政全書》云:“西瓜,種出西域,故名之。”建國后,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中發現1000多年前的西瓜籽,為這個說法提供了有力的實物佐證。
鄯善縣屬吐魯番地區,位于天山東部南麓的吐魯番盆地東側。此地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盛產西瓜,個大甜味、含糖量高,瓜瓤細脆,汁多,清香、爽口,與此地葡萄媲美,輒成佳品。
北京龐各莊鎮
龐各莊鎮位于北京市南部,大興區中部,距黃村衛星城10公里,距市區南三環僅20公里,距北京市永定門25.5公里,是全國聞名的西瓜之鄉。龐各莊種植西瓜至今已有640多年的歷史,早在元代,龐各莊西瓜就已聞名遐邇;明萬歷21年(公元1543年),宛平縣令沈榜編著的《宛署雜記》中記載,“農歷六月,宛平縣為太廟(今勞動人民文化宮)薦新供西瓜15個……”,說明龐各莊西瓜在元代就已經作為進貢朝廷的珍品,明代時又被作為皇家祭祀列祖列宗的供品,清代亦沿襲舊制。龐各莊鎮每年西瓜的種植近3萬畝,年產量近8000萬公斤。
龐各莊鎮一年一度的大興西瓜節,吸引八方賓客。人們將田里剛摘下帶著晨露的西瓜,切成一塊塊放進嘴里,夏日的暑熱瞬間被消散,瓜田里散步,會驚奇地發現各式各樣的西瓜品種。走進北京西瓜博物館——世界上唯一單一農產品的博物館,聽人說西瓜的趣聞,看著西瓜的歷史,又感到生活的別樣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