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梁
4G讓電信運營商集體焦慮
和漸漸乏味的CES展不同,MWC很堅挺地一年紅過一年。3G之后是4G、5G,每年的巴塞羅那都不缺乏熱烈主題。2014年的MWC同樣如此,展覽、發布、新品、演講……。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大多數與會廠商都將“挑戰”掛在嘴邊,新老朋友親切地打著招呼,但只要正式會談開始,大都格外嚴肅認真。
“日子越來越嚴峻,我們來到這里,就是想找到解決方案。”一位德國電信運營商代表講述了他此行的明確目的。“Challenge,Challenge…”他強調著這個字眼,然后轉身離開。
眾所周知,移動互聯網的沖擊壓縮了電信運營商傳統的語音和數據盈利空間。根據Ovum咨詢公司的報告顯示,2013年,OTT社交通信應用讓電信運營商短信收入減少了325億美元,預計到2016年這個數字將達到540億美元。另外,預計到2018年,OTT網絡電話將讓全球電信行業減少630億美元的收入。而隨著4G高速網絡的到來,移動應用將提供更豐富的業務和功能,用戶觸摸屏幕下方“撥打電話”按鈕的次數越來越少。雖然電信運營商在2013年總體業績仍然說得過去,甚至很多業績還在增長,但讓電信運營商們感到不安的是,自已在被拋離產業鏈中具備更高附加值的業務核心。
因此電信運營商們在本次MWC2014會上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一個清晰的答案—如何避免淪為管道,或者,如何做一個賺錢的管道。這兩個問題的本質是一樣的,答案藏在未來,但每個人都想提前解開。來自中國的通訊廠商中興顯然希望成為掌握鑰匙的那個人。它的一位高管表示,自己在MWC期間接待了很多合作伙伴,“我們提供了自己的解決方案,”他透露,“(解決方案)會幫助運營商應對未來的挑戰。”
除了中興,在本次MWC2014上我們還可看到更多的通信公司投身到4G浪潮里,力爭為電信運商營打開心結。華為帶來了U-LTE(Unlicensed LTE,免許可頻段LTE)解決方案。據了解,該方案通過Unlicensed頻段與Licensed頻段的有效聚合,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業務體驗,幫助電信運營商擴大移動寬帶網絡容量和市場空間。
而諾基亞通信在MWC2014上的首次亮相,更讓人覺得4G魔力如此巨大,以至于困境中的諾基亞也成立了獨資子公司。在MWC2014期間,諾基亞通信展示了全新的Flexi Zone基站。此外,電信運營商還可獲益于諾基亞通信最近推出的動態負載平衡eICIC方案,后者可將容量提升30%。
中國造智能手機質量改善
現在的智能手機行業就像是一個杠鈴,一頭是蘋果和三星,另一頭則是大批中國廠商。風險投資公司安德森霍洛維茨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分析師本尼迪克特·埃文斯(Benedict Evans)在參加2014年移動世界大會(MWC)時指出,今年的MWC2014有一件大事正在發生—中國智能手機廠商的產品質量大有改善。而埃文斯是移動行業中最眼光敏銳的分析師之一,對于新興的發展趨勢擁有非常敏感的洞察力。他每年都會參加移動世界大會,到今年已有15個年頭。
去年的MWC會展上,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手機廠商都在大量出產基于谷歌Android系統的智能手機,但其產品大多都質量很差,而且在運行Android系統方面的表現也很不穩定。而在今年,筆者和業界同行遍感覺,以小米、魅族和OPPO為代表的中國智能手機品牌,無論是產品質量還是穩定運行Android系統的表現均有很大提高,中國智能手機的整體水平變得更加強大。
這給人帶來的感覺是,在參加了去年的移動世界大會以后,這些廠商回到本國,聘用了一大批營銷人員。他猜測,這些廠商應該是參觀了HTC、三星、聯想集團及其他智能手機廠商的展位,然后認識到自己需要發展更好的品牌、更好的設計以及更好的營銷。其結果是,現在有一批中國廠商正在生產售價100美元左右的Android智能手機,而試用的結果是這些手機都表現良好。
盡管中國造智能手機質量整體提升了,但是外觀與創新能力在本次MWC2014還是沒看到亮點。有很多廠商所出產的智能手機從外觀上看來都與三星的產品極其相似,遮住手機上的Logo,就能堂而皇之地將其當做是“三星手機”了。筆者認為,中國品牌想做出世界一流的智能手機,還有相當長一段路要走。
終端缺乏顛覆性
移動互聯網的魅力在本屆MWC展會得到進一步體現。MWC不再是冰冷冷的電信設備展示,如今智能終端的展示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三星、索尼和LG這樣的巨頭,搭建了寬敞明亮的展臺,也匯聚了最多的觀眾。而華為、聯想和中興等國內品牌也對終端進行了重點展示。
在MWC2014現場,三星發布了4G旗艦手機Galaxy S5。該機配備5.1英寸Super AMOLED觸控屏,搭載高通四核驍龍800處理器,支持4G LTE Cat4網絡。華為則在巴塞羅那正式發布其平板手機跨界之作—7英寸4G平板手機華為MediaPad X1。
縱觀本屆展會的終端產品,呈現幾大趨勢:首先,真正顛覆性的技術創新缺乏。除了LG展示的曲面屏幕讓人眼前一亮外,其它終端的賣點仍在于更大的屏幕、更強悍的性能、更好的拍照效果。其次,可穿戴設備仍顯得稚嫩。在本屆展會中,三星、索尼和華為等廠商都對可穿戴設備進行了展示,但仍集中于手環和手表,在功能上也沒有革命性創新。另外,國內品牌相比國際大廠還存在巨大的差距。如果你在展館轉上一圈,便很容易感到,國內品牌終端仍是巨頭的跟隨者和模仿者。尤其在旗艦產品的創新方面,與國際巨頭差距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