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龍
摘要:據筆者多年來的調查走訪,發現基層的臨床獸醫工作者用藥有諸多不合理,本文論述了誤用類型和原因,改正對策及方法。
關鍵詞:基層獸醫;用藥;對策1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消費水平、消費觀念的改變,對肉蛋奶等畜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相應的畜牧業發展也隨之加快。加上各種惠農項目的落實和各種惠農政策的扶持,大型養殖場、養殖基地、養殖村寨不斷涌現,養殖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因此不僅增加了村級動物防疫員,也出現很多獸醫從業者,但由于這些人中有些沒有經過專業的學習或不善于學習總結等原因,導致不合理用藥現象表現突出。這不僅增加了飼養成本,更延誤了病情或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甚至引起畜禽的死亡和疫病的傳播、蔓延,對畜牧業的發展影響很大。現就此分析其原因并找出解決的辦法。
1 誤用類型及原因
1.1 診斷不詳 用藥不合理
基層獸醫診療設備缺乏,主要靠加強學習總結和臨床經驗積累。也有人不重視學習總結,只希望馬上能醫,立刻能掙到錢,以至對病不能詳細了解和及時準確的診斷,僅憑個人的經驗和一知半解的藥理、病理知識盲目用藥。這類人往往一動手就是抗生素、解熱鎮痛藥和激素類等。不僅增強了致病菌的耐藥性,更破壞了腸道菌群的平衡,擾亂了機體機能,甚至使疾病的臨床體征不能完整的體顯出來,還可能導致畜禽的防御機能降低加重病情。這樣不僅會增加生產成本,還會出現食品安全隱患。還有見瀉止瀉、見熱退熱,不僅會延誤治病,更會導致體內毒素不能及時排出和降低機體的抗病能力。
1.2 以藥對病 不以病思藥
很多基層獸醫從業者,不懂得對動物病理、獸藥藥理和致病微生特性的學習掌握,只看藥物說明書上描述的癥狀來對照畜禽癥狀,憑習慣用藥,不分析致病微生物是病毒類還是細菌類,是革蘭氏陽性菌還是陰性菌,不僅易使治療失敗,還可能導致藥物中毒。
1.3不明劑量 不定療程
很多基層獸醫從業者不注意藥物劑量,要么用量較小,要么就大劑量應用,這樣要么不見效,要么產生毒副作用。還有不能確定具體的療程,見效就上,容易導致疾病的反復,有此治成了慢性病。特別是一些流行病可能導致疾病的流行和蔓延,還有會導致細菌耐藥性的產生。當然,其中也有很多農戶不知疾病的治療需要一定的療程才能穩定,特別是細菌感染的疾病,不配合治療。
1.4 不知用法 不曉途徑
同一藥物不同的用法和不同的給藥途徑其效果相差很遠,藥效產生的速度和副作用相差也比較明顯,如內服、肌注、靜點,其用量、藥效、速度、副作用都有著明顯的差別;再則,不同的動物由于生理上的差異給藥的途徑和方法也不盡相同,如反芻獸和單胃動物。有時還要根據氣候、病程、病勢等調整給藥方式和用量。
1.5 配伍失則 聯用胡亂
很多基層獸醫不懂藥物聯用的原理,只根據臨床癥狀和用藥習慣胡亂聯用藥物,有時不僅不能增效更可能發生拮抗而減效,或因理化因素而增大副作用。
1.6 不重分類 違規用藥
一部分獸醫從業者和養殖場不遵從規定,不同程度地使用違禁藥品,還有不按規定的休藥期休藥,易造成安全隱患。
2 辦法及對策
2.1 優化用藥理念
增強用藥理念是指導好用藥的關鍵,不僅要注意用藥的效果,更要考慮不同的給藥途徑和用法帶來的副作用和安全隱患。如能口服見效的就不肌注或靜注,可以通過消化道及防御系統的處理減少過敏和應激反應,可避免因輸液產生微粒對機體組織的傷害。
2.2 掌握動物的生理特性
不同品種或同一品種不同的年齡段和不同的生理狀況下,對藥物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必須要熟悉動物的生理特性。
2.3 著重診病 精心選藥
加強對疾病的診治準確性,再根據病因、病原、病理合理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經濟的藥物治療。選藥時更要注意藥物的主要成分、有效含量,避免低效和中毒。并且還要結合病種、病情、動物的生理狀況、藥物類型、藥物性質制定科學合理的療程,切忌過早停藥導致疾病復發。
2.4 制定科學合理的用藥方案
按照動物種類和體重結合病情確定合理的治療量;根據病種、病情、病勢和藥物種類、劑型及吸收情況確定給藥途徑,如腸道病選擇口服給藥;要制定科學的給藥次數和療程,確保機體在一定時間能維持藥物的有效濃度持續發揮最佳的治療效用,同時來嚴格控制兩次用藥的時間距離,確保再半衰期內使療穩定;從提高療效、擴寬抗菌譜、減少副作用、減少致病微生物產生耐藥性,縮短嚴重病情的治療時間、控制或防止混合感染的為著眼點制定合理的藥物聯用方案。■(編輯: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