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波 冉賓 孫培林 程曉琴
摘要:對動物進行加免(二免或三免)是提高抗體水平、更好控制動物疫病的有效方法。近年來常被基層所采用,而且收效甚好。但在加免中存在一些技術性問題,為此,探討散養動物加免問題很有必要。本文就散戶動物加免問題闡述一下個人意見,與同行共同探討。
關鍵詞:動物;加免;程序;探討1存在問題
1.1無散戶加免程序指導,導致隨心所欲。按農業部《2014年國家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散戶一般采用“春秋兩季集中免疫,每月定期補免”的程序,但這種方法大多動物僅進行了一次免疫,抗體水平很難達70%以上。然而目前尚無散戶加免程序可言,所以在實施加免中常出現隨心所欲的現象,具體表現在加免時間隨意,藥物劑量不當等問題。
1.2認識偏差導致工作不實。有的防疫人員不懂加免含義,錯誤地認為加免就是在二免或三免中增大藥物劑量就能起到促進免疫效果的作用;還有的片面地認為加免是為了應對上面檢查,所以流于形式,只在場鎮周圍和交通要道搞面子工程。
2應對方法
2.1正確認識加免意義。散戶加免不僅是各級檢查測抗的需要,更是有效抵御重大動物疫病侵襲的需要,防住病才是真正的目的。
2.2弄懂加免的真正含義。根據免疫學所述:二次免疫與第一次免疫相比,產生抗體的速度快,濃度高,持續時間長,繼而能產生更強的特異性免疫反應,能及時將抗原清除。加免是實施有效免疫的一種方式,在實際工作中也應尋求合理的程序。加免與免疫時間、用藥劑量、操作規程等息息相關。
2.3認真思考,盡力找出較為合理的加免程序。如果我們認真研讀農業部《2014年國家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不難發現對多個免疫病種有“有條件的地方可參照規模養殖家畜和種畜的免疫程序進行免疫”之說。這就為我們打開難題之門找到了鑰匙。但是,由于規模養殖場首免、二免時間相對固定,而散戶采用的是騸割打針,時間隨意性強。加之,由于溯源工作滯后,購進流出動物難以弄準首免情況,所以,情況復雜,需在實際工作中適當調整,靈活應用。
3散戶加免程序探討
總的來講,散戶加免應遵循規模養殖免疫程序。下面所述程序僅供參考。
3.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加免
3.1.1雞的加免。7~14日齡時,用H5N1亞型禽流感滅活疫苗或禽流感-新城疫重組二聯活疫苗(rL-H5)進行初免,間隔21天后可再進行一次加強免疫;對新購進初免不詳的采用購進即免,間隔21天后加免;春秋兩季加免應在普免結束后,間隔21天后加免。
3.1.2鴨、鵝的加免。14~21日齡時,用H5N1亞型禽流感滅活疫苗進行初免,間隔21天后再用H5N1亞型禽流感滅活疫苗進行一次加強免疫;對新購進初免不詳的采用購進即免,間隔21天后加免;春秋兩季加免應在普免結束后,間隔21天后加免。
3.2口蹄疫的加免
3.2.1仔豬、羔羊。在28~35日齡時用口蹄疫O型滅活類疫苗或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雙抗原)初免,間隔1個月后進行一次加免;對新購進初免不詳的采用購進即免,間隔1個月后加免;母豬仍然遵從在騸割時一邊一針同注口蹄疫和豬瘟苗的作法;春秋兩季加免應在普免結束后,間隔1月后加免。
3.2.2犢牛。在90日齡左右用口蹄疫O型-亞洲I型二價滅活疫苗初免,間隔1個月后進行一次加免;對新購進初免不詳的采用購進即免,間隔1個月后加免;春秋兩季加免應在普免結束后,間隔1月后加免。
3.3豬瘟的加免
仔豬用脾淋苗在25~35日齡初免,60~70日齡加強免疫一次;對新購進初免不詳的采用購進即免,在購進一次免后30~70日齡時加免;春秋兩季加免應在普免結束后,間隔1月后加免;母豬仍然遵從在騸割時一邊一針同注口蹄疫和豬瘟苗的作法。
3.4新城疫的加免
1日齡時,用新城疫弱毒活疫苗初免,1~2周后用雞新城疫弱毒活疫苗或新城疫滅活苗進行加免;對新購進初免不詳的采用購進即免,間隔1~2周后加免;春秋兩季加免應在普免結束后,間隔1~2周后加免。
4需注意的事項
4.1仍應按照“月月補免”要求,抓好每月定期補免。
4.2加免應不影響“聯窩免疫”模式。
4.3藥物劑量基本按使用書說明,除緊急接種外,加大劑量應控制在1倍范圍內。■(編輯: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