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國 王旭貞
摘要 :魚粉由于價格昂貴,摻假的可能性較大。魚粉摻假,即以一種或多種可能有或可能沒有營養價值的廉價細粒物料進行故意摻雜。常摻假的原料有血粉、羽毛粉、鞣革粉、尿素、碳酸氫氨、碳酸銨、硫酸銨、磷酸銨、肉骨粉、木屑、花生殼粉、谷殼、粗糠、棉籽餅、菜籽餅、蹄角粉、貝殼粉、蝙蝠糞及棕色土壤砂礫等。一般來講,摻假不僅改變魚粉的化學成分,降低其營養價值,嚴重時會使其出現毒性。總之,摻假是“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因此,在采購魚粉時必須進行質量鑒定。
關鍵詞:魚粉;摻假1感觀鑒別方法
感觀鑒定是用肉眼來鑒定魚粉摻假的方法,平時一定要多加觀察魚粉,充分了解和掌握魚粉的基本特征,從而做到快速、準確地判別魚粉是否摻假。
1.1眼觀魚粉呈粉狀,含磷片,魚骨等,加工好的魚粉均可見肉絲。但不應有過熱的顆粒及雜物,也不應有蟲蛀,結塊等現象。魚粉顏色隨原料、魚種不同而異,油鯡魚魚粉呈淡黃色或淡褐色,沙丁魚呈紅褐色,白玉粉呈淡黃色或灰白色。加熱過度或含脂較高者,顏色變深。
1.2鼻嗅魚粉有烤魚香味,并稍帶魚油味,混入魚溶漿者腥味較重,但不應有酸敗、氨臭等腐敗味及過熱之焦味。
1.3觸覺魚粉經手指捻后,質地松軟,顯肉松狀,有彈性,有一定的油膩感。摻假魚粉質地粗糙,故通過指捻可檢查其硬度、粘稠度及異雜物。
1.4味覺具有濃郁的咸腥味,口嘗幾乎感覺不到咸味。若咸味較重,表明魚粉中含鹽量較高,說明摻入食鹽。
1.5粒度95%~100%可以通過孔徑為1.68 mm(12目)的標準篩,5%以下通過孔徑為0.074 mm(200目)的標準篩。
2 物理鑒別方法
2.1篩分法以四分法取魚粉樣品100 g, 分別過10目、20目、30目、40目分樣篩觀察各段截留物,用此方法能分辨出肉眼看不出的異物,再將篩子分離物做顯微鏡觀察,識別混入的異常雜物。
2.2容重法容重法是根據一定體積的飼料原料都有一定的重量,通過檢測樣品與標準樣品容重的比較可以初步判斷飼料原料的摻雜和含水量情況 ,魚粉的標準容重為562 g/L。如果容重偏大或偏小,均不是純魚粉。
方法:
(1)將試樣用效果均勻的粉碎機(10目篩板)粉碎。
(2)用四分法取魚粉,然后將魚粉小心地放入1 000 mL的量筒內,直到正好到達1 000 mL為止。用一刮鏟或匙調整容積。放入魚粉時應輕放,不得打擊。
(3)將魚粉從量筒中倒出并稱量。
(4)以g/L為單位計算魚粉的容重(每一樣品應反復測量3次取其平均值),并與純魚粉容重比較。
2.3比重鑒別法取魚粉2~5 g,加4~6倍蒸餾水攪拌數分鐘后,靜置,根據其沉浮情況來鑒別。一般麩糠類、羽毛粉、花生殼、木屑、稻殼、棉餅浮出水面,魚粉則沉入水底。比重鑒別法是比較簡單、實用的方法之一,既可鑒別出魚粉和其他原料中是否混雜有土砂、稻殼、鋸末等異物,又可鑒別出混合飼料中單種原料的混合比例。
2.4鏡檢鑒別法
摻入肉骨粉的檢測由于肉骨粉與魚粉有很多相似之處,摻入魚粉中較難區別,故用顯微鏡檢測法加以鑒別。
顯微鏡下可見優質魚粉為表面無光澤且有纖維結構的小顆粒狀物,魚肉表面粗糙其肌纖維大多呈短片狀,易碎,卷曲,表面光滑無光澤,半透明。鑒定魚粉主要是觀察魚骨和魚鱗的特征。魚骨堅硬,多為半透明至不透明碎片,一些魚骨片呈琥珀色,其空隙為深色;一些魚骨具有銀色光。魚骨碎片的大小、形狀各異,魚體各部分(頭、尾、腹、脊)的骨片特征也不相同。魚鱗為薄、平或卷曲的片狀物,近透明,外表面有一些同心環紋,有深色帶及淺色帶而形成一年輪;魚皮是一種似晶體的凸透鏡狀物體,半透明,表面碎裂形成乳色的玻璃珠。若摻入肉骨粉,則可見到白色、灰色或淺棕黃色的不規則骨顆粒、光澤暗淡,表面粗糙,黃色至黃褐色的肌肉和膠原蛋白,半透明;黑色或深紫色的血;紅色、黑色或黃色的毛,為長短不一的桿狀,半透明。
3化學鑒定
3.1定性分析在魚粉中加入某些化學試劑,據其所發生的顏色、氣體、沉淀等來判斷魚粉中是否混有異物。如淀粉和木質素能據顏色變化檢查出來。可利用淀粉可與碘-碘化鉀液反應呈現藍色或藍黑色,木質素在強酸條件下,與間苯三酚反應,可呈現紅色,因此可以進行定性鑒定魚粉中的摻假植物產品。
3.1.1淀粉的檢出。利用碘一碘化鉀遇淀粉變藍這一反應機理,可鑒定魚粉等動物性飼料中是否混有淀粉質物質。
方法:取試樣1~2 g于小燒杯中,加入10 mg水加熱2~3 min浸取淀粉,冷卻后滴入1~2滴碘一碘化鉀溶液(取碘化鉀6 g溶于100 mL水中,再加碘2g)。觀察顏色變化,如果溶液顏色立即變藍或藍黑,則表明試樣中有淀粉質物質存在。
3.1.2木質素的檢出。利用間苯三酚與木質素在強酸條件下可產生紅色的化合物。根據這一特征可檢測出魚粉中是否混有鋸末、花生皮粉末、稻殼粉末等。
方法:取試樣少許用間苯三酚溶液(將間苯三酚2 g溶于100 mL90%乙醇中)浸濕,放置約5 min后,滴加濃鹽酸1~2滴,觀察顏色,如果試樣呈深紅色,則表明試樣中含有木質素。
3.1.3碳酸鹽的檢出。把少量試樣放人稀鹽酸(HCI∶H20=1∶1)中,如果有氣泡產生(CO2),則說明有碳酸鹽存在。這種方法可用來鑒別飼料中是否混有石粉、貝殼粉等。
3.1.4尿素及銨鹽的檢出。檢查魚粉等飼料原料中是否摻入尿素,常采用奈斯勒試劑法。尿素在堿性條件下,由于尿素酶的催化作用可生成氨態氮,而奈斯勒試劑能與氨態氮物質產生黃褐色沉淀。
方法一:取試樣20 g放入錐形瓶中,加入適量水,加塞后加熱15~20 min,開蓋后如能聞到氨氣味,說明摻有尿素。
方法二:取試樣1~2 g于試管中,加10 mL水振搖2 min,靜置20 min(必要時過濾),取上清液2 mL加1mol/L氫氧化鈉溶液1 mL,加2滴奈斯勒試劑(取碘化汞23 g和碘化鉀1.6 g溶于100 mL的6mol/L氫氧化鈉溶液中),如試樣有黃褐色沉淀,則表明有銨態氮(NH4+)存在。
3.2定量分析用定量分析法來檢測樣品魚粉的營養成分,根據其成分含量與標準作比較,看是否有異物存在。通常需檢測的成分是真蛋白、氨基酸等常規成分。具體檢測方法可參照有關國家標準進行。■(編輯: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