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煒
摘 要: 為了按照國家發改委等八部委聯合頒布的《電子招標投標辦法》要求建立省級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研究探討了平臺功能的規劃和該服務平臺模塊的設置,以適應和滿足全省電子招標投標活動需求。從平臺建設的必要性、平臺功能規劃、平臺模塊設置等方面進行了探討,以此為省級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 電子招標投標; 公共服務平臺; 功能規劃; 模塊設置
中圖分類號:TP39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4)05-25-03
Abstract: In order to build a provincial electronic platform for inviting and submitting bids for public services according to "methods on electronically inviting and submitting bids" issued by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and eight other ministries and commissions, the plan of the functions and the design of modules of service platform are discussed and explored to fit and satisfy the bidding activities for public services in the province. The necessity, the planning of functional and the model configuration within the platform are investigated, for providing a referenc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provincial electronic bidding platform for public services.
Key words: electronic bidding; platform for public services; functional planning; model configuration
0 引言
2013年5月1日,隨著《電子招標投標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實施,電子招標投標系統的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掇k法》提出了三大平臺的系統架構,三個平臺在原則理念、建設主體、層級設立、運行要求上都有所不同[1]。交易平臺負責完成招標投標交易活動;公共服務平臺負責完成交易平臺之間的互聯互通,并為社會各界、監督部門提供信息服務;行政監督平臺負責在線監督電子招標投標的活動。當前,省內部分市縣都建立了自己的電子招標投標系統,但以《辦法》設定的架構來看,這些系統只是具有行政監督功能的交易平臺,而尚不存在具有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功能的公共服務平臺。為避免重復建設并突出系統的實用性,可推動建立全省統一、終端覆蓋市縣的公共服務平臺[2](即省級公共服務平臺),為省內電子招標投標活動提供相關服務。
1 省級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消除信息孤島,實現互聯互通
省級公共服務平臺的建立必將打破當前省內電子招標投標系統各自封閉的局面,實現各市縣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的互聯互通,使平臺間的信息交換、資源共享成為可能,真正構建起全省統一的電子招標投標系統,進而推動全省招投標市場的一體化。
1.2 有利于整合招投標資源,實現資源共享
省級公共服務平臺將在互聯各市縣電子交易平臺的基礎上,實現全省招投標信息的資源整合,構建起全省統一的招投標信息庫,其內容可涵蓋:招標項目信息、招標公告信息、開標評標信息、中標履約信息、異議投訴信息、違規處罰信息、招標業主信息、投標企業信息、招標代理機構信息、項目經理信息等等。這些信息不僅在各交易平臺內實行共享,還可通過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全社會的共享。
1.3 有利于遏制違紀違法行為,規范招投標市場秩序
省級公共服務平臺的建立使得招投標信息傳播的范圍更加廣泛,更易獲得人們的關注。通過社會公眾的持續關注與監督,不僅可以有效減少和消除弄虛作假、圍標串標等違紀違法現象,促進市場主體誠信自律,而且還可以有效防止個別干部以權謀私的腐敗行為,促進行政監督部門依法依規行使職責。
1.4 有利于促進全省電子招標投標的快速發展,促進投標企業的規范化管理
省級公共服務平臺作為全省電子招標投標架構中的關鍵節點,它的建立將給招標投標活動帶來巨大便利,這必將激發市縣建立電子招標投標交易平臺的熱情,進而推動電子招標投標系統早日涵蓋全省。同時,招投標領域的巨大變革,也必將深刻影響到各投標企業,促使企業提升信息化水平、規范其行為方式。
2 省級公共服務平臺功能規劃
依據《辦法》的功能定位,公共服務平臺不僅是電子招標投標信息的交互中心,而且還是電子招標投標的公共服務中心。因此,平臺可按照“2+6+6”的總體規劃進行建設,具體內容包括:兩個核心定位、六大業務功能、六項公共服務。
2.1 兩個核心定位
⑴ 信息發布中心。
⑵ 數據交換中心。
2.2 六大業務功能
⑴ 平臺門戶網站的建立與維護。
⑵ 招投標參與主體的信息注冊、修改和資信核驗。
⑶ 招投標各類數據的甄別與分類。
⑷ 與之互聯的電子平臺的注冊與核驗。
⑸ 與之互聯的電子平臺的數據交換。
⑹ 基于大數據的挖掘、統計和分析。
2.3 六項公共服務
⑴ 招投標相關信息的查詢。
⑵ 電子商務認證(CA)證書的兼容互認。
⑶ 評標專家的抽取。
⑷ 招投標參與主體的信用評價。
⑸ 招投標行業的信息統計與預測。
⑹ 提供行政監督管理專用通道。
3 省級公共服務平臺模塊設置
依據平臺的功能規劃,省級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可由首頁、政策法規、通知公告、招標投標動態、用戶管理、評標專家庫、資信與業績、監督與服務以及網站廣告等多個頻道組成,門戶網站所有信息均可通過檢索功能進行搜索。每個頻道下設相應的欄目,通過欄目進行網站內容的合理安排和布局
3.1 信息發布模塊
該模塊可依托已有的“浙江招標投標網”,構建起全省統一的招投標信息發布平臺、不良行為和違法行為的公示平臺、招投標企業和項目經理信息查詢平臺等等。信息發布的對象可依據法律、法規上的要求和信息的專享程度來進行劃分。第一層級可面向全社會公開發布,包括法律、法規上要求公開發布的各類招投標信息。第二層級可面向招投標企業會員發布,主要是招投標項目具體的、詳細的、專業的信息。第三層級面向與之互聯的市縣交易平臺發布,主要是與各交易平臺相關的注冊、測評等信息。第四層級面向行政監督、監察部門發布,主要是信息的統計及預測、各交易平臺的情況反饋等信息。
3.2 用戶注冊模塊
用戶注冊可分為招投標參與主體的信息注冊和電子服務平臺的信息注冊。招投標參與主體的信息注冊包括:招標人、投標人、招標代理機構的注冊,并具備與各市縣交易平臺數據庫交換注冊信息的功能,實現比對、排除重復、驗證確認、寫入數據庫的功能,最終與電子商務認證(CA)證書實現綁定。各類電子服務平臺的信息注冊則從系統的后臺通過相互間的協商來實現。
3.3 省綜合性評標專家庫模塊
該模塊可依托已有的“浙江省綜合性評標專家庫”。省綜合性評標專家庫管理信息系統于2012年建立運行,具備350多個專業,10000余名覆蓋全省的專家,基本能滿足全省招標項目的評標活動,并且能實現對上連接國家專家庫,對下連接市縣交易平臺。系統擁有評標專家在線申報、行政監督部門在線審核與監督、數據維護、網絡終端隨機抽取、專家考評記錄與統計、實時記錄等功能?!笆【C合性評標專家庫”嵌入省級公共服務平臺將進一步提高“專家庫”的使用率,真正實現專家資源的全社會共享。
3.4 市場主體信用管理模塊
該模塊是對招投標過程的信用管理,并可以延伸至項目建設全過程。建立投標企業信息厙、項目經理信息庫、業績庫等,實現對依法必須招標項目所有建設主體基本信息的填報、認證、管理和查詢,進而對招投標過程及結果進行評價,對建設過程、合同履行及結果進行評價。同時,與信用浙江網及省建設廳、省交通廳等不良行為記錄信息和公示網站對接互聯,形成對投標企業(包括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中介服務等相關行業)的信用評級。平臺可相應設置市場主體資信與業績、人員資信與業績等相關欄目。
3.5 統計分析模塊
實現對全省依法必須招標的項目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為行政監督部門和相關經濟智囊機構提供相關數據。這些統計分析需按照國家統一標準在數據交換模塊完成相關數據交換、分類后經統計分析模塊處理,形成一系列指標和研究數據;還可基于全省的大數據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和加工,向行政部門提供無償服務或向社會公眾提供專享性增值有償服務。
3.6 公共服務模塊
實現對招投標參與主體和市縣交易平臺的相關服務功能。服務性質可細分為公益性和商業性兩種。公益性服務主要是法律法規所要求提供的,如:信息發布、信息查詢、政策法規宣傳、機構介紹、學習研究、咨詢互動、考評考核、監督通道等一系列服務。商業性服務主要是為招投標參與主體和社會公眾提供專享性、特殊性(非公共性)的增值服務,以實現平臺的收支平衡。還應注意,商業性服務應當限制在與招投標參與主體以及社會公眾不發生直接利益沖突的有限服務內,可設置綜合服務欄目,具有在線培訓、下載租用工具軟件、業務廣告、數字證書和電子簽章的注冊與兼容認證、招投標信息深度開發與研究分析等有償服務。
3.7 資金結算管理模塊
利用浙江省發改委與建設銀行浙江分行簽訂的電子招投標金融服務全面合作協議,搭建資金結算管理平臺,為省級公共服務平臺的后繼運營、維護、以及創新提供資金在線操作。通過模塊中的加、解密安全機制,實現信息流與資金流分離,確保業務活動安全、保密。
3.8 數據交換模塊
數據交換模塊是省級公共服務平臺的核心和基礎。通過模塊的運行,實現對各電子服務平臺的信息發送和接收。因此,需建立多個技術接口來對應不同平臺的連接。
在電子招標投標體系之內,依據《電子招標投標系統技術規范》可使用統一的接口,完成與各市縣交易平臺、與行政監督平臺、與國家公共服務平臺的連接,實現對全省招投標相關信息的采集、分類、整合、交換、發布及推送。
在電子招標投標體系之外,則需與多個為招投標行業提供信息支撐的電子服務平臺進行配合,共同開發相對應的技術接口,來實現一對一的數據交換。這些電子服務平臺可能隸屬于不同的部門,如:電子商務認證授權機構(CA)、工商部門、稅務部門、信用評價部門,行業主管部門等。
3.9 系統安全模塊
系統平臺的安全至關重要,需嚴格遵循《電子招標投標系統技術規范》中的相關安全性要求。依法設置平臺的各項工作職責權限,如實記錄和提示招標投標數據信息來源,以及每一個操作環節的時間、網絡地址和工作人員,并對初始錄入信息的真實性進行必要的驗證,同時具備電子存檔和歸檔功能[3],以確保數據電文不被篡改、不被遺漏,留存操作痕跡確保永久可追溯,防止抵賴或者損毀電子信息,設置必要的防火墻,防病毒,防入侵等安全措施。
4 結束語
省級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作為構建全省統一的電子招標投標系統的“中樞神經”亟待盡早建立。公共服務平臺的建立將進一步規范我省招標投標活動,有助于我省招投標領域實現資源共享,有助于打破地域和行業壁壘,有助于提高交易透明度和社會監督,有助于數據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指導。公共服務平臺的功能設置應在充分考慮我省招投標領域自身特點,在此基礎上認真借鑒兄弟省份的經驗,通過調查研究來進行統籌規劃,既要滿足我省招投標領域現實的各種需求,又要為今后電子招標投標系統的發展預留合理的空間。
參考文獻:
[1] 發展改革委就《電子招標投標辦法》有關問題答問.http://www.gov.
cn/gzdt/2013-03/18/content_2356675.htm
[2] 關于做好《電子招標投標辦法》貫徹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 (發改法規
[2013]1284號),2013.7.
[3] 李小林. 《電子招標投標辦法》試解[J].招標采購管理,2013.2:
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