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建強等
根據番木瓜生長特性和溫室栽培技術特點,充分發揮番木瓜的生長優勢,妥善化解生長限制性矛盾,強化栽培管理,栽培制度由多年生優化為“隔年生一熟制”日光溫室保護地栽培模式,即頭年秋季育苗,冬季溫床越冬培育種苗,來年春季保護地大苗定植,使之提前開花結果成熟,秋冬季收獲,從而完成整個生育周期,實現番木瓜南果北引的栽培目的。
1 整地施肥與定植
定植前對溫棚內土壤要進行深翻改良并施足底肥,創造透氣性好、pH 值適宜,肥力均勻的土壤環境。底肥可用復合肥、尿素和有機肥,每畝施入尿素25千克、復合肥100千克, 優質有機肥3 000~3 500千克。所選用的有機肥必須是經充分發酵腐熟的,以避免有機肥施入土中再次發酵產生有害氣體傷害根系。可以把有機肥與耕作層土壤充分混勻,也可開挖定植溝或定植穴,把有機肥集中分層施入。
由于番木瓜不耐低溫,定植時最低氣溫不能低于12℃,因此,要根據季節和溫室條件來決定定植時間,日光溫室從3月中旬開始可以陸續定植。
溫室栽培番木瓜可根據土壤肥力、品種特性每畝定植160~180株,行距2.0~2.2米,株距1.8~2.0米。
番木瓜定植后澆好定根水,覆膜進行保溫,促進根系恢復生長。定植后要及時用藥灌根防治根腐病或瘁倒病危害,主要是利用移栽靈1 000倍液灌根,7天后再灌1次。
2 肥水管理
番木瓜在營養生長期以氮∶磷∶鉀比例1∶1.2∶1為好,開花結果期以1∶2∶2為合適。養分管理主要分為3個階段:一是催生施肥階段,即定植后10~15天新根發生,開始施肥,最好施腐熟的稀糞肥,在前2個月內每隔15天追施1次,以后每隔30天追肥1次,用3∶7的稀人糞尿少施勤施,植株壯大后,可逐漸提高濃度,或用三元復合肥與尿素交替使用,一般每次50~100克/株。二是催花階段,在現蕾前后及時施肥促進花芽形成,以氮肥為主,適當施用磷、鉀肥。三是壯果施肥階段,從掛果開始直至成熟前,每個月施肥1次,并于果實成熟前30天追施有機肥,以提高果實的品質。總之,前期追肥宜適量,后期要加強,追肥宜開環狀溝施或土表撒施后中耕松土,追肥后必須結合澆水,以利于根系及時吸收。
番木瓜葉片寬大,蒸騰量也大,需要充足而均衡的土壤水分供應,必須保持土壤濕潤,避免干旱缺水。番木瓜營養生長期土壤缺水極易發生落葉,抑制植株生長,果實膨大期需要土壤含水量達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如果缺水會導致果實外觀和品質變劣。因此要勤澆水,有條件的地方可采用滴灌方式,達到方便、省工、節水的目的,效果較好。溫室栽培澆水方式主要采用穴灌法,不宜采用漫灌法,因為漫灌大大提高了溫室濕度,極易導致病害和草害發生,也易導致根部積水,引起爛根。
3 設施管理
番木瓜在溫室大棚內前后生長一般8~9個月。進入6月份,當室外最低溫度穩定在15℃以上時,可以撤除棚膜,使番木瓜進入露地生長階段,也可保留棚膜,但前面底邊圍膜應卷到距離地面1.5米高處,后墻窗戶應全部打開保持通風。進入秋季后,隨著氣溫的下降,可于9月下旬進行蓋膜,當夜晚外界氣溫低于10℃時,棚膜上應加蓋草苫或保溫被,以保證溫室內的溫度要求。番木瓜進入溫室內生長過程中,要注意加強內部溫濕度等環境因子的調控,當溫室內溫度達到35℃時要及通風降溫,在寒冷的冬季,棚膜要覆蓋保溫被等措施加強保溫,棚內濕度過大要減少澆水,適當通風降濕,以防病害發生,棚膜應保持干凈,以增強光照。
4 植株調控
由于溫室大棚生長空間的限制性和環境條件的局限性,適時對番木瓜植株生長進行調控是取得優質豐產的基礎,主要措施包括:矮化、打頂、摘芽、疏花疏果、人工授粉、剪葉等方法,以此保持良好的株形結構和結果性能。
4.1 矮化
進入5月份以后,番木瓜植株生長旺盛,6、7月份達到高潮,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并行,植株也會因為棚室弱光和大水大肥出現瘋長,影響開花坐果,這時矮化控制株高生長尤其必要,其方法是每株施用0.25克多效唑對水1 000毫升灌根,一個月后再重復1次。
4.2 打頂
番木瓜莖直少分枝,頂端優勢明顯,腋芽發育成花芽,隨著植株的長高,陸續地出現花芽生長,并開花坐果,構成產量,由于大棚高度和一年生生長周期的限制,10月份以后開花坐果基本上不能成熟,適時打頂有助果實成熟、生育期和高度控制,打頂有2個參考標準:一是株高,當頂芽和葉片距離棚膜只有50厘米時就要及時打頂,二是時間,9月中下旬所坐果實數量已經達到了設計要求可以打頂,過早打頂會影響產量。
4.3 摘芽
番木瓜在樹干葉腋間萌發著生花芽,側芽要摘除。側芽雖能成長成分枝并開花結果,但品質差,消耗養分,影響主干上果實生長,特別是打頂后側芽分化優勢明顯,更應及時摘除。摘芽時要分清花芽和葉芽,避免摘去花芽。
4.4 疏花疏果
每一葉腋間的花朵數也需進行控制,一般先保留1~2朵花,對過多花序進行摘除,坐果后選留一個果形好的果實,摘除畸形果和病蟲果,雄株也應及時拔除。
4.5 人工授粉
番木瓜自花授粉率比較高,一般不需人工授粉,如果植株生長過旺,光照不足或氣溫過低時坐果也困難,此時除要滿足相關條件外,再輔以人工授粉,以提高結果率。
4.6 剪葉
番木瓜生長過程中要經常剪除老化、黃化、病蟲危害的葉片,保持植株健康生長。
注意:在進行修剪、疏花、疏果及授粉等操作時一定要細心,避免尖銳器具觸傷果實表皮,引起流膠和結痂,影響果實商品外觀。
5 病蟲害防治
番木瓜主要的病害有花葉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白粉病、瘡痂病、根腐病等,常見生理性病害主要是腫瘤病,蟲害主要是蚜蟲、紅蜘蛛等。
在大棚溫室栽培中要注意白粉病、炭疽病、瘡痂病和根腐病的危害,防治上要把好種子、種苗關,避免將以上各種病害帶入溫室內,要避免與瓜類混作和連作。發病后要及時摘除病斑并噴藥保護,可參考瓜類作物相關病害的防治方法進行用藥防治,可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加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8%波爾多液·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每畝噴藥液60~65千克,隔7~10天噴1次,連續防治2~3次,或用45%百菌清煙劑0.2~0.25千克進行薰治。
溫室栽培蟲害防治。紅蜘蛛可以選用73%的克螨特2 000~3 000倍或1.8%的阿維菌素3 000~4 000倍液進行防治;蚜蟲可以用10%的吡蟲啉粉劑1 500~2 000倍或50%辟蚜霧粉劑2 000~3 000倍進行防治。
根際或根外補充硼元素是防治番木瓜腫瘤病的根本方法。土壤施硼方法是:在植株旁挖一小穴,每穴施硼砂2~5克或硼酸3克,通常施1~2次,根外施硼可噴0.1%~0.2%硼酸溶液,每隔一周噴1次,連噴3~5次。施硼一定要在植株現蕾前完成。每年施硼是番木瓜栽培管理的一個重要技術環節。
農藝措施主要是注意通風換氣,降低大棚濕度,加強中耕除草減少病蟲害孳生條件,死葉要及時清除出棚。
6 果實采收及催熟
番木瓜從開花到果實成熟的時間因坐果的季節和品種的不同而差距很大,無法用時間來判斷果實的成熟期,溫室大棚栽培的番木瓜一般于12月上中旬開始成熟采摘。番木瓜青果果肉堅硬,不宜作水果食用,采摘下來也難以后熟。一般以果實表皮開始出現黃色條紋和斑塊時,表明果實已開始進入成熟期,可以采摘。作水果鮮食必須待果皮出現黃色條紋時才能采收。就地銷售的果實更要等到果皮大部分轉黃、果肉變軟時采收最為合適。
為了調節果實成熟期,當果皮呈黃綠色時可用乙烯利1 500~2 000倍液涂抹樹上果實催熟,但不可涂到果柄上引起落果。進行催熟可起到早收多收及成熟一致的作用。
采收時手托果實向上提或向一個方向旋轉,或用剪刀連果柄一起剪下。由于成熟果實果肉變軟、表皮變薄,容易受傷,所以采收時應格外細心。采下的果實果柄朝下放入果箱,運回并經清潔、包裝處理即可食用或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