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能力提升工作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適應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和社會管理創新要求的重要舉措。建立學會可持續發展機制,對加快學會向現代科技社團轉變具有重大意義。按照中國科協提升學會能力的部署,天津市科協積極行動起來,采取“三步走、三個一”的發展方略,通過典型推動與項目資助相結合,引導所屬152個學會、144771名會員全面提升綜合能力。
一、制定總體方案,推動學會能力提升工作深入實施
根據我市科協系統的實際情況和學會的發展水平,市科協研究制定了“三步走、三個一”的學會能力提升總體方案。
“三步走”:第一步,從2011年開始用2年時間,根據學會的實際情況,因會制宜,發揮自身特色和比較優勢,找準突破口,以點帶面,提升學會服務能力;第二步,經市財政局核準設立天津市科協學會能力提升專項,從2013年開始連續3年實施,并鞏固已有成績,擇優遴選示范學會從重點提升某一方面的能力向提升綜合能力發展,扎實構建市科協綜合服務平臺,為全面提升學會服務能力做好各方面準備;第三步,從2014年開始用2年時間,總結推廣典型經驗,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引導學會全面提升綜合能力,打造一批社會信譽好、發展能力強、學術水平高、服務成效顯著、內部管理規范的有天津特色的現代科技團體。
“三個一”:在提升學會能力上要因會制宜,進行個性化指導與服務,做到一會一對策、一會一特色、一會一品牌。在全市科技社團的共同努力下,學會服務的創新能力、服務社會和政府的能力、服務科技工作者的能力以及自我發展的能力顯著提升。
二、優化發展環境,為學會能力提升工作奠定基礎
(一)優化學會發展環境
在市科協的爭取下,2010年初,天津市委、市政府聯合發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期科協工作的意見》,其中專門規定:“有關部門要支持和鼓勵學會發展,發揮其在專業資質認證、職業資格培訓和科技成果評估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睅啄陙恚锌茀f不斷推動該意見的落實,并與有關部門溝通,為學會爭取職能。
(二)提供保姆式服務
1、服務學會責任到人。市科協學會部分配9名工作人員當各學會的聯絡員。學會聯絡員負責各學會的個性化指導與服務。
2、實現學會管理規范化、科學化。市科協著力加強學會學術工作科學化管理制度體系建設,先后出臺和修訂了5項管理制度,編制了《天津市科協學會工作指南》,使辦事程序簡單、明了,受到學會工作者的歡迎。
3、為學會開展培訓提供辦學資質和便利條件。市科協通過自然科學學術團體聯合培訓中心為各學會開展培訓,解決了辦學資質和票據問題;科學會堂和科技進修學院為學會開展培訓提供教室和便利條件。
4、義務為部分學會代管財務。市科協聘用會計義務為資金往來少的學會代管財務。同時,市科協切實加強業務培訓,積極幫助學會與有關部門協調解決實際困難,努力做到為學會提供保姆式服務。
三、承接政府職能,提升學會服務社會的創新能力
一方面,市科協經過積極與市人社局、市科委、市質監局等單位溝通,推動一批學會承擔政府分離的職能。如市消防協會經市消防局授權,承擔了消防職業技能鑒定、電氣安全檢測職能。同時,還成立了職業技能鑒定站和培訓學校等4個實體,并承擔了相應的職能;市勞動保護科技學會從市安監局承擔了安全評價等職能,并建立了標準化專業委員會,起草了14項市級安全生產標準;市標準化協會承接了協助市質監局標準化處組織全市行業標準制定的任務;市科協撥出上千萬專項經費,委托市分析測試協會組織全市大型儀器共用共享;市技術市場協會從市科委爭取到全市技術市場統計與分析的職能;市工程圖學學會、分析測試學會、機械工程學會分別獲得建模師職業資格、理化檢驗資格、無損專業技術資格的培訓考核職能。另外,經過市科協與市人社局的溝通,市造船學會承擔了職稱評審工作試點,取得成功經驗后全面推廣。另一方面,一批學會主動根據自身優勢創設了一批社會服務職能。如市環境、測繪等學會設立了環境科技獎、優秀測繪工程獎等專業獎項的評選;市制冷學會開展3A制冷工程評定;市鋼結構學會開展全市鋼結構焊工技能比賽和青年科技獎評選,均得到同行業的廣泛認可。
四、發揮學會優勢,提升地方學會服務科技創新能力
(一)舉辦學術活動,推動自主創新與學科發展
1、舉辦重大學術活動,擴大天津科技影響力。市科協引導支持市級學會主辦、承辦了多項重大科技活動。如市中西醫結合學會承辦第四屆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10位院士、近千名海內外專家學者參加,推動了中西醫結合醫學的發展。僅2011年以來,就有第十九屆結晶會議等數百場國際性、全國性的重大學術活動在我市舉辦,先后有7位諾貝爾獎得主、300余位兩院院士和國際權威及專家來津交流。
2、搭建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推動自主創新。市科協組織實施“一十百千萬工程”,引導學會搭建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如每年開展10大專項加強學術建設的活動,支持資助百項重點學術交流項目,帶動千項學術活動開展,吸引10萬多名科技工作者參加各項活動,打造出了以天津科技交流學術月、天津科技論壇為代表的一批特色學術活動品牌。
3、組織技術交流研討,促進產學研結合。市科協組織應用技術類學會緊密圍繞我市八大支柱產業轉型發展開展交流研討。如市化工學會積極為我市化工行業的龍頭企業渤?;ぜ瘓F的發展服務,每年召開天津石油與化工技術交流大會;市電機工程學會、機械工程學會等,動員專家為市機電控股集團和上市企業百利電氣公司,探尋發展新型裝備的制造業之路。
4、打造精品科技期刊,帶動全市科技期刊創新發展。市科協實施精品科技期刊工程,依托市科技期刊編輯學會建設全市科技期刊交流與共享平臺。如資助12種市級學會主辦的科技期刊。市自動化學會主辦的《自動化與儀表》等期刊已成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二)開展技術服務,增強學會影響力與經濟實力
市科協組織“百名專家進百企”,重點服務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如市公路、電力、規劃、土地等學會圍繞我市重點工程、重大項目,開展可行性研究、施工方案審定等技術服務;市航海學會每年為數百艘輪船校正磁羅經。另外,各學會每年完成委托項目、技術咨詢合同上千項。
(三)發揮人才優勢,提高全民科學素質
各學會結合自身特色,努力發揮人才優勢,廣泛開展高端科普活動。如組織專家利用主流傳媒舉辦科普講座、發表科普作品,用科技界的聲音為社會公眾答疑解惑;市天文學會長期與《今晚報》合作,預告重大天象奇觀,激發了市民學習天文知識的興趣;市抗衰老學會副理事長趙建國在天津電視臺等媒體上舉辦健康講座,受到普遍歡迎,他本人也榮獲“天津市科技傳播之星”稱號;市糧油學會、市節水研究會、市環保學會等,幫助市青少年科技中心開發中國科協科普活動資源包,多次被全國科普日活動主會場選用。
(四)開展繼續教育,提高科技人才素質
市科協引導與支持各學會開展繼續教育培訓,年均培訓5萬人次。
五、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提升學會自我發展能力
(一)實現學會黨建全覆蓋
市科協采取黨建工作與學會業務工作同步考核的措施,推動學會黨建工作,實現了市級學會黨組織建設全覆蓋,被評為“天津市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先進單位”,一批學會和學會工作者被評為“市級黨建工作先進集體”和優秀黨員。
(二)嚴格監督管理工作
連續5年開展學會評估工作,對7個學會實施“休眠”處理,如逾期不整改,堅決即予撤銷。
(三)增強學會生存發展能力
主要做法是:通過開展經營活動,壯大學會實力;調整掛靠單位或實行一家掛靠多家支持;成立行業協會,辦事機構采用“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增強學會的生存發展能力。另外,市照明、電鍍、機械工程等學會都擁有自主產權的辦公用房。市食品、電鍍、消防等很多學會開始面向社會招聘工作人員,干部隊伍專業化、職業化水平得到了提升。
(四)提高學會凝聚力、影響力
市科協在引導支持所屬學會為會員提供學術交流、繼續教育等專業技術服務的同時,積極開展慰問科技工作者、為會員檢查身體、舉辦聯誼活動等服務工作。如市老科協每周舉辦健康講座和瑜伽培訓;市護理學會每年護士節舉辦文藝演出和護理技能大賽;市計算機學會舉辦乒乓球大賽;市電鍍學會每年實行全體會員繳費注冊登記,會員交會費后獲贈1年的《電鍍與精飾》期刊;多個學會網站購買了本專業期刊的電子版權,會員可以免費瀏覽。通過各具特色的會員服務工作,各學會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