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民
今年上半年,我國74個重點城市中重污染天氣的影響范圍、持續時間和污染強度均有所減輕。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日前表示,力爭從2015年1月1日起,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部按新標準開展監測并發布實時信息。
吳曉青日前在由環保部直屬機構中華環保聯合會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主辦的第十屑環境與發展論壇上做主旨演講。他說,過去3年,環保部對不符合要求的103個項目環評文件不予受理、不予審批或暫緩審批,涉及總投資5,321億元。
據吳曉青介紹,“十二五”前3年,4項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累計分別下降7.8%、7.1%、9.9%、2.0%。今年上半年,4項污染物排放總量繼續下降。同時,環保部發布各類國家環境標準289項,對重點地區的火電、鋼鐵、石化、水泥、有色等行業執行更加嚴格的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
此外,2010年至2013年,中央安排專項資金116億元支持重金屬防治項目實施。據吳曉青介紹,全國15個省堆存半個世紀的670余萬噸歷史遺留鉻渣全部處置完畢,新產生鉻渣基本做到當月無害化處置完畢;就飲用水源環境保護,環保部約談存在突出問題的城市政府,解決了一批久拖不決的問題。
吳曉青透露,今年,環保部已啟動了嚴格監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及時公布環境信息,健全舉報制度;完善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行企事業單位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責任者嚴格實行賠償制度在內的10項改革工作任務。同時,正在抓緊編制《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