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吐魯番學研究院對外稱,該院與中國科學院達成協議,從吐魯番勝金店古墓群出土的3100株麥稈,已被送往中科院人文學院科技室與科技考古系研究人員手中,這些兩千多年前的麥子將接受植物考古學研究,其研究成果將年內出爐。
據介紹,上述麥稈出土于勝金店古墓群M9號墓葬,當時這些墓葬是用來當做墓棚。這些麥稈足有10厘米厚,在麥稈下面是15厘米到20厘米厚的駱駝刺,其下面才是完整的墓葬。而這些麥稈也是迄今為止,世界考古史上數量最多、保存質量最好的小麥。
出土的麥子距今大約距今大約2200年前至2050年前,應為西漢時期或更早。兩千多年前的麥子如今還呈現出金黃色,新鮮如才被碾壓過,有的麥稈上還有完整的麥穗,也呈現金黃色。專家們也發現,吐魯番地區對于麥子脫粒技術可能開始使用“連枷”這種古老的農業工具。據悉,隨著研究的深入,這批麥稈所攜帶的古代信息,或許會為西漢王朝在吐魯番盆地經營屯田找到實物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