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加點鹽

“滿分25,蘭巴20分;滿分25,瑟羅哈17分;滿分25,瑟哈19分,攘尼18分,尚恩24分,伊夏……3分,不及格!”面對著老師的怒目而視、同學們的哄堂大笑,八歲的伊夏更不喜歡上學了。他喜歡去小水池邊撈小魚,看著魚兒們自在游水;跟小狗說話、玩耍,把老師發下來的考卷丟給小狗爭搶撕咬;趴在窗口看外面路人從水洼上踩出的水波和倒影……伊夏的世界里無時無刻都充滿著各種色彩與奇妙幻想,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而有趣。但是這些對于伊夏的爸爸媽媽來說都不重要,因為他們只知道要讓孩子把功課學好,不能落后,只有這樣,他長大了才能競爭得過別人,才能得到成功。可惜伊夏總是讓他們失望,每天總是會接到來自鄰居和學校老師的投訴,諸如伊夏跟鄰居的孩子打架了、伊夏毀壞了鄰居的花盆;伊夏家庭作業又沒做了,伊夏上課不專心聽講破壞課堂紀律了;伊夏寫假的請假條翹課;伊夏期末考試又考了零分……
坐在校長辦公室里,聽著各科老師帶著嘲諷與斥責地列舉著伊夏在學校里的“斑斑劣跡”,伊夏的父母又羞又惱。因為著校長的勸退,只好把兒子帶回了家。爸爸始終無法接受,為什么大兒子一直都是成績出眾,名列前茅,伊夏卻學不好,被老師認為是啟智兒呢。媽媽盡管很心疼孩子,卻也恨鐵不成鋼,只能眼睜睜看著丈夫把伊夏送到離家很遠的一所寄宿學校(特殊教育學校)。伊夏害怕、抗拒,反復央求爸爸媽媽,可是沒用。爸爸還是沒改變主意,小伊夏站在校門口,噙著淚水目送著爸媽還有哥哥開車徑直回家去了,只留下他一個人在這里。新學校里,伊夏面對的情況并沒有改變,還是每天都要上自己不喜歡的課,甚至這里的老師要求更加嚴格,開始伊夏很努力去學,可是一翻開書本,書上的字母就好像都跳起舞來,伊夏總是無法把字寫好把音讀對。“為什么不好好學?你是白癡嗎?” “上課不要老走神!”“這里又錯了,蠢貨!”伊夏經常被打手心、罰站、罰跪,沒人理解,同學嘲笑,家人也“拋棄”了他,漸漸地,伊夏變得郁郁寡歡,封閉自我,課業也不學了,完全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而就在伊夏都快要“放棄”自己的時候,學校來了一位新的代課老師,美術課老師尼克先生。嘿,這位老師特別有趣呢,第一次見面,吹著笛子扮成小丑就進來了,惹得孩子們開心大笑。“那是樹嗎?還是一個穿著斗篷的人?外面在下雨嗎?還是天空不小心忘了關水龍頭?……”尼克老師很輕松地帶動起孩子們的活躍性,鼓勵孩子們大膽發揮創意,可以天馬行空,隨心作畫。很快,尼克發現了伊夏不同于其他孩子,伊夏一直不說話也不動筆。洞察力敏銳的尼克覺得伊夏的眼里充滿著害怕與絕望,細心的他找到伊夏的同學詢問,和其他老師交流,甚至不辭辛苦地跑到伊夏的家里了解情況。他發現其實伊夏并不是智力有問題,他只是先天性地對于“閱讀”和“書寫”有障礙,并且意外得知小伊夏很喜歡畫畫, 對色彩有著很強的敏感性和豐富的想象力。尼克決心要幫助伊夏,所以先在課堂上告訴伊夏愛迪生、愛因斯坦等名人們小時候同樣有著閱讀障礙,但后來都成了偉大的科學家,“現身說法”表示自己小時候跟伊夏有一樣的境遇,但自己并沒放棄而成就了現在的自己,幫伊夏重新樹立起自信。在課余時間通過做游戲的方法,從沙盤勾畫、用顏料、橡皮泥寫字,再到用電腦玩游戲來改變伊嚇對字母的敏感性,逐步地教伊夏克服了障礙學會了閱讀和書寫。還因材施教,讓他的繪畫天賦得到充分發揮,并最終在全校的繪畫比賽上贏得了冠軍。在尼克的幫助下,伊夏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他第一次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得獎后的他哭著撲進了尼克的懷里,是的,他成功了,也是尼克成功了。
伊夏不僅克服了文字認知障礙,各科的成績也有了明顯的進步,繪畫天分得到發掘,伊夏的父母得知后異常地驚喜,開心地接伊夏回家過暑假。上車前,依依不舍的伊夏大步跑回尼克老師身邊,尼克把他高高舉起,如同舉起一顆熠熠生輝的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