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魁拔3》在宣傳營銷手段方面較之前兩部有所創新?
武寒青:這次我們充分利用互聯網渠道,強化O2O的觀念,比如為大電影預熱的周播劇《魁拔妖俠傳》目前正在淘米網的果糖團隊合作,在4399、360、百度等平臺上播映。另外,我們每周推出一款有趣好玩的手機小游戲,讓公眾在玩兒游戲中不知不覺知曉《魁拔》品牌。
我們還和院線方有了更深度合作,這次萬達影視是《魁拔3》的主宣發方,五洲發行則是聯合發行方。相比前兩部而言,我們在眾多渠道資源上有了重要突破。陣地物料方面我們不再去做常規動畫電影的人偶互動,而是會結合《魁拔3》影片自身的屬性,對準備的物料和互動的方式做一些創新。這次利用最新的AR技術,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逼真的視、聽、力、觸和動等感覺的虛擬環境 ,通過各種傳感設備使觀眾“沉浸”到環境中。觀眾可以模仿劇情在AR技術設備前的某個感應點,通過做各種動作,從而實現“脈門全開”等互動效果。主創畫手也會到現場做互動,教觀眾畫脈門等。
記者:《魁拔3》定在國慶檔上映,出于何種考慮?
武寒青:《魁拔3》在前兩部的基礎上做了一些突破。一是設計團隊和制作團隊,著力加強了大型戰斗場面的制作,突出酷炫的感覺,力爭整個片子看起來更有好萊塢大片的感覺;二在故事層面上,更強調電影本身的喜劇元素及出人意料的設定;其三,就是蠻吉的變身,會成長很帥氣的少年,不單只像以前那樣以正太形象出鏡。
當前的國內電影市場現狀下,無論選擇哪個檔期,都必須面對慘烈的競爭,已經不存在以往的淡季概念。因此,契合《魁拔3》電影本身的特質,及對《魁拔3》電影品質的信心,經過討論后,最終決定定檔十一。
記者:《魁拔3》大片氣質在制作上是如何體現出來的?
武寒青:大片風格其實是由幾個方面來共同保證的。首先在劇情上有大片空間。比如戰爭具有一定規模,空間有一定特點,就像《魁拔》上一部里的360度立體空間和《魁拔3》里的曲境空間,這樣才能承載光怪陸離五彩繽紛的酷炫的戰斗場面。其次,在設計上,把遠近關系的不同層次表現出來,把各種形狀、顏色的變化細致入微地呈現出來。如果這些設計跟不上,信息量不夠,是無法給觀眾大片感覺的。
同時在鏡頭組接過程中,要跟音樂做好結合,何時開始出主旋律,何處放副歌,其調性如何,都需要跟作曲討論好層次關系,多少小節可以完成這個劇情。觀眾獲得視聽是一個綜合體驗,讓觀眾的毛孔都舒張,這才是最好的效果,而不是單純的把場面做大了就能實現。在電影中,采用二維動畫與三維仿生動畫相結合的技術,著重二維人物與仿生背景的融合;同時也將大量增加海戰情境,通過仿生動畫技術,使其更顯逼真也更具質感。
記者:聽起來設計的難度挺大的,這些是如何實現的?
武寒青:青青樹的設計師不光會畫畫,他們在物理機械、化學、光學、美學各方面的知識也是比較豐富的。在設計手稿前,就要考慮清楚從物理學角度怎么認識,其空間構造是什么樣的,光影關系是怎樣的。動畫片很多是超現實的,想象力不是拍腦門,想出來還得能做出同樣真實的效果,這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結構。設計時就必須非常嚴謹,將這些都落實到設計里。
我們的影片創作追求三樣東西:首先是開心,觀眾看了不能有沉重感,要輕松和放松;第二要感動人。感動人的目的是讓人記住,看完片子以后可能會忘了,但是里邊的人物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和他們的事你還會記住,這也是我小時候看印象深的那些電影的特質。第三個就是存在感,必須看起來像真實的,絕對不能是憑空想象出來的,比如說這個船只是一個很概念的船,那不行,那船真的能開,而且漂移的軌跡必須是符合物理運動規律的,漂移是個雙曲線運動。這些細節都需要在設計時做足功課。
記者:青青樹明年有哪些新的制片計劃?
武寒青:明年會推出4個全新IP,其中3個是面向青少年人群的科幻冒險題材,會以周播劇的形式先在互聯網上呈現出來,還有一部是合家歡題材的動畫電影。加上《魁拔》,明年是5個IP同步在運營。
另外,做動畫的同時已經開始做真人電影,我們的策略定位是做中國的漫威,在之前青青樹22年積累的IP基礎上,同步推出多個IP,以這些IP為基礎,打造產業鏈。《魁拔》系列講的是第六代魁拔的故事,《魁拔之書》講的是第四代魁拔的故事,第四代魁拔的故事會呈現出像《指環王》和《霍比特人》那種狀態的真人大電影,這一塊我們是和北美電影公司一起來合作制片、聯合出品。目前北美的編劇在幫我們改《魁拔之書》,在《魁拔之書》的基礎上推真人電影。
青青樹未來的發展目標就是要打造中國的漫威,打造中國的英雄系列動漫大片,塑造屬于中國觀眾心目中的中國英雄神話,我們將來會花大力氣在這方面多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