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瀟霖
湖南廣電,戰略部署正在自上而下強力推進,結構變化正在自下而上悄然發生。
自上而下的戰略即新媒體布局。湖南廣播電視臺臺長呂煥斌的規劃是,將湖南衛視和芒果TV視為同樣重要的平臺,任何原創IP的節目和產品都是由湖南衛視和芒果TV雙方共同出品。“這一變化對湖南廣電來說意義重大,同時也面臨著組織架構的重大調整。” 芒果TV具體運營單位——快樂陽光互動娛樂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快樂陽光)總裁張若波告訴《綜藝報》。
自下而上的是工作方式的改變。現在有的項目湖南衛視和快樂陽光在一起聯合辦公,張若波解釋說:“以前我們不參與節目制作,只是一個播出品牌,好比廚師做好飯菜由我們直接端出。但現在,我們開始切入內容制作的源頭,從項目立項到挑選導演、演員全程參與。各團隊都會加入網絡思維,考慮為芒果TV的粉絲群生產什么樣的內容產品。”
張若波今年感觸最深的一點是,芒果TV的社會影響力變大了,因為得到了來自母體湖南衛視更多的支持和重視。這樣的戰略轉型對湖南廣電來說,相當于在新媒體領域再造一個“湖南衛視”。時至今日,這一戰略“眉目清晰”。
10億雙獨播計劃
今年8月底,曾有媒體報道,湖南衛視籌備向快樂陽光投資10億元,扶植芒果TV、互聯網電視、多屏互動等新媒體。
9月11日,快樂陽光總裁張若波向《綜藝報》正式透露了“10億獨播計劃”的詳細內容。“我們(湖南衛視、芒果TV)雙方共同投資10億元,全部用于打造2015周播的精品大劇。這些資金將用于生產208集電視劇(至少8部以上),每集投資400萬元。2015年開始播出,每周一集。近期展開聯合招商工作。”
此次湖南衛視與芒果TV打造的周播劇,將突破以往 “周播劇”的概念,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邊拍邊播,完全向美劇、韓劇的周播劇制作方式看齊。
張若波認為,未來周播劇是大勢所趨,雖然現在的審批流程還沒有改變,但最終總會突破。“我們現在是按照綜藝節目來操作,邊制作、邊審查、邊播出,總局領導對我們也比較支持。”
目前,10億獨播計劃的所有資金均來自湖南衛視和快樂陽光自有資金,以湖南衛視為主導,僅用于湖南衛視&芒果TV明年的雙獨播周播欄目劇項目。
對于每集400萬元的制作成本,張若波認為一點都不高,甚至制作公司都快“哭出來”了,因為周播劇中卡司的成本會大幅提升。日播劇一般拍攝3-6個月完成,演員也只需要3-6個月的檔期。但周播劇邊拍邊播的形式,需要演員投入更多的時間,費用自然不菲。但周播劇從整體營銷的角度看,無論經濟效益、觀眾黏性、品牌塑造上來說,都要優于日播劇。
這10億元打造出的周播劇內容版權,將歸湖南衛視與芒果TV共有,湖南衛視享有電視播映權,芒果TV享有網絡播放權。
互聯網電視做“淘寶”
張若波笑稱,自己今年的工作狀態非常分裂,“我也不知道該如何用一個商業模式來形容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情,因為互聯網電視和視頻網站的發展思路迥異,但是這兩塊業務都是我們現在的重點。”
按照張若波的設想,互聯網電視要做成“淘寶”,它將是一個 “大而全”的平臺級產品,上面有海量、豐富的內容,用戶定位也不僅僅是湖南衛視的觀眾群,而是覆蓋得更廣泛。
在芒果TV互聯網電視中,除了能看到專屬的“Live Show”頻道、湖南衛視獨家版權節目外,還有數百萬小時的電視劇、電影、綜藝、動漫等正版視頻資源,加上未來與湖南衛視投資10億元打造的自制周播劇,芒果TV在內容上的核心競爭力開始顯露。
9月11日,芒果TV“Live Show”頻道同步高清直播了華晨宇的北京“火星演唱會”,實現了全國范圍內無時差、跨地域的覆蓋,是真正意義上的高清同步直播。
此次演唱會有超過40萬人同步在線觀看,刷新了演唱會直播在線人數的紀錄;直播門票的購買次數,在芒果TV和QQ音樂兩大平臺線上超過了12萬次,并為芒果TV帶來了大量新增用戶。
“演唱會只能在付費窗口期收看到,一旦節目結束,任何視頻網站、電視都沒辦法再看到,這才是演唱會看‘現場的意義,也是觀眾愿意付費的理由。只有新技術能帶來這種好處,因為有線電視不可能很輕松地開辟出一個頻道,也做不到對單個節目實現收費。”張若波認為,未來現場演出在互聯網電視中將有巨大發展空間,包括電影的首映禮等都會直播,并慢慢變成一種普及應用。
芒果TV的互聯網電視盈利模式是“會員模式”,收益主要來自用戶付費。激活率和開機率在30%-40%之間,互聯網電視與盒子用戶數的比例約為3:2,預計今年底激活用戶數將達到500萬。
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加強了對盒子產品的政策監管后,芒果TV行情看漲。張若波告訴《綜藝報》,“我們跟總局的領導溝通了解到,前期清理盒子市場是為了下一步更好地發展。淘汰掉不規范的企業后,我相信會有利好政策出臺。互聯網電視如果不上直播,永遠只能處于從屬地位,監管部門也清楚,所以直播今后肯定會開放。但是現在幾百個頻道、跨地域在做,清理整頓是必須的。”
視頻網站做“唯品會”
芒果TV在視頻網站端的思路,按垂直細分方向發展,不會與優酷、愛奇藝等互聯網企業形成直接競爭關系,更類似于鳳凰網,是向用戶提供精準的“搜索”型、精品型視頻服務,按“廣告模式”贏利。
今年4月,湖南衛視將金鷹網及芒果TV兩大平臺改版整合,推出全新“芒果TV”網絡視頻平臺,hunantv.com全新改版上線。在版權戰略上,湖南衛視將所有播出的自有版權電視劇及自制綜藝節目,只放在芒果TV進行獨播,不再分銷給其他視頻網站。
數據統計,截至2014年8月底,芒果TV(PC)的視頻內容資源總量(正版)20.4萬集(段),總時長7.32萬小時。芒果TV全平臺(PC、互聯網電視、手機端和PAD端)以及湖南IPTV、手機電視總體受眾規模,日均近2000萬戶,覆蓋海內外。“一云多屏”的芒果TV傳播生態和文化產業格局,初步成型。
張若波對視頻網站未來發展的判斷是,“視頻網站的格局不會發生太大變化。但可以肯定的是,內容作為原始驅動力,網站依靠版權購買來形成壟斷的模式,將不再是主流。視頻網站依靠內容自制、利用互聯網思維獲取內容,會呈爆發式增長。”
所以張若波提出,芒果TV的視頻業務要做“唯品會”,不要大而全,而是要有獨家內容。他希望實現“總流量不處于前三名、但盈利能力保持前三名”的目標。他說:“我們拼的不是用戶到芒果TV來尋找想看的內容,而是因為一些非常想看的內容到芒果TV來看。”
為此,芒果TV進一步加大了自制劇的力度,目前有十多個項目正在進展中。例如,9月14日在京殺青的《金牌紅娘》、9月15日熱播的于正新劇《美人制造》等,都屬于芒果TV投資拍攝的自制劇。
湖南衛視+芒果TV=?它將等于一個全媒體平臺,以內容制造為核心,以精準用戶群和粉絲為服務對象,打造一個覆蓋傳統電視、互聯網電視、IPTV,以及PC和移動端的全媒體內容渠道商。
張若波說——
芒果TV的機遇
當年我們跟歐陽常林臺長一起吃飯的時候,他說現在騰訊和湖南衛視一樣大了。可是今天,看看騰訊已經增長到多大了!現在優酷土豆也快趕上湖南衛視了。
視頻消費都在向網絡轉移,與電視一起切分整體的廣告市場。如果廣告客戶做預算,50%投放在電視臺,50%投放在網絡,那么雙方的市場總額是一樣的。但視頻網站上規模的也就那3-5家;可是電視臺有多少個?地面頻道、省級衛視、央視,所以從理論上講他們的老大比電視臺的老大要大。
我認為芒果TV會有個高速成長期,在PC端我們只需要穩固發展就可以了,當務之急是要抓住互聯網電視的窗口發展期,這還是一個藍海市場,因為政策、牌照、資源的限制門檻比較高,少有人進,我們的機會很大。
視頻網站拼“自制”
視頻網站在中國發展得有點奇葩。在國外,電視劇、優質綜藝節目的內容都是掌握在電視臺手中;在我國,基本掌握在民營制作公司手中,所以視頻網站可以自由參與競價。按道理說,當行業內只剩3-5家時,他們完全可以坐在一起商量形成價格同盟,那么內容的價格就會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可是在中國,視頻行業的玩法不是贏利,而是先干掉對手,所以形不成價格同盟。
現在視頻行業的仗還沒有打完,還遠不到建房子(盈利)的時候。在這種競爭中,所有的網站都在慢慢往“自制”道路上走,我覺得這是正確的。未來,視頻網站的格局不會發生太大變化,大家拼的是內容的獨特性。
人腦與大數據
內容業,人腦和大數據挖掘,永遠是兩者并用。當二者結合到最佳狀態時,就能產生一部不錯的內容作品。大數據往往是對創作過程后期的分析和修正,對開始的創作幫助不大。人的“經驗”其實也是一種數據挖掘,無非就是有經驗的挖掘得精準,沒經驗的挖掘得不準。人的經驗判斷必不可少,但在電視時代只靠收視率判斷作品優劣顯然不科學。
我們整個技術團隊目前有200多人,現在專門做數據挖掘的只有10多個人,遠遠不夠,所以我們也在大力招聘人才,畢竟起步時間晚。但是我們有一幫經驗豐富的“大腦”,可以做出精準的數據分析。
政策的“堤壩”
現在人們對總局清理整頓盒子市場可能不理解,但是過了這個階段或許才會明了政策的英明。當年總局也曾打壓過港劇,那時港劇的收視率特別高。我當時就在總編室負責購買港劇,政策一出臺我也非常不理解。但現在回過頭來再看,當年若不限制港劇,我們的資金全部拿去買港劇了,怎么會有國產劇的興起。現在再對比下港劇和內地生產的電視劇,已經不在一個層級了。
我覺得我們也需要體現文化上的自信,而不是讓年輕人都去追美劇、韓劇。現在韓國有一項新政策,只要中國的劇組到韓國拍戲,韓國政府向劇組返還20%的現金,這就是國家層面玩的一種“文化入侵”。因為文化的背后蘊藏著巨大的經濟利益,影響的是整個社會生活、時尚觀念的消費。所以政策的門檻要像筑一道壩,不能太低,讓不好的內容四處泛濫;但也不能太高,讓正常的水流不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