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交警局學習和借鑒香港交通管理經驗,裝備10輛由交警著裝駕駛、懸掛民用號牌的“隱形戰車”,在全市主干道、快速干道采取動態流動執法的模式,原則上以非現場處罰的方式對交通違法進行查處。
“隱形戰車”配備了200萬像素工業級高清攝像機,可同時監控2至4條車道,另外,配備窄波雷達,可對250km/h以下車輛實現動靜態抓拍。全車配備多角度攝像頭,可對執法全過程實時攝錄、取證。采用GPS定位等方式,能實時反映執勤地點的地理位置及行駛方向等信息。一輛車設備就價值10余萬元,一共有10輛。
市民在得知“隱形戰車”的用途后,對于民用車輛安裝警械是否合理、有無違反公開執法的要求等提出質疑。有車友認為這樣做有違“公開執法”的要求。
京衡律師集團事務所律師李道演在其微博上質疑:“隱形戰車”是警車嗎?這種說法,得到部分網友的認同,他們認為,交警執法車輛必須是制式警車,必須由著制式警服的警察駕駛,深圳交警取得了哪一級人大授權開展此項執法工作?
北京京都(深圳)律師事務所律師劉華斌表示,這種行為應該是合理的。談不上釣魚執法或者引誘犯罪之說。有時候為了拿到證據,必須這么做,比如臥底。
交警表示,為了區別于“隱蔽執法”,交警必須著裝駕駛,取證之后亮起警燈,出示證件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