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日本政府4月1日召開內閣會議,通過取代“武器出口三原則”的“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這個新原則實際上極大放寬了日本的武器出口,為日本的武器出口打開了閘門。那么在未來,日本軍工會有哪些拳頭產品能夠贏得世界市場?日本產品又會面臨什么考驗?
坦克潛艇最具競爭力
作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科技大國,日本的武器裝備歷來以技術先進、制作精良著稱。而且發展的裝備涵蓋陸海空三軍。日本雄厚的汽車工業為研制先進坦克奠定了基礎。其90式主戰坦克從上世紀末期到本世紀初,常年排名世界第一。而換代產品10式主戰坦克更是成為三十年來發達國家中唯一一種全新研制的坦克,在火力、防護、機動等方面再次沖擊世界最先進水平。最新型的13式輪式突擊炮也足以和歐洲最先進的產品媲美,而美國還沒有同類裝備。
在海軍裝備領域,日本一度是世界造船第一大國,更是造船強國。雖然目前其大型導彈驅逐艦依賴美國提供的“宙斯盾”防御系統和動力裝置,但是日本的潛艇在世界市場具有強大競爭力。美國“戰略之頁”的報道稱,目前日本最先進的“蒼龍”級潛艇,無論是在艇形設計、AIP(不依賴空氣)動力裝置還是電子、武備系統方面至少與制作精良的德國產品不相上下,由于排水量較大,其動力和遠海作戰能力更強。此外,日本的16DDH、22DDH級直升機母艦、“大隅”級登陸艦在世界范圍內均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在航空裝備方面,日本戰后主力機型主要源自美國設計,自主設計的戰機乏善可陳。但是在一些“邊緣裝備”方面也有亮點。比如最近向印度推銷的US-2水上飛機,性能至少不次于加拿大和俄羅斯的同類產品。而日本的空空導彈,反艦導彈制造精良,如果只看性能,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絕不亞于美歐產品。
技術合作潛力巨大
和整件的大宗成品出口相比,日本軍工企業以技術合作或零備件出口的形式進行軍火貿易的潛力更為巨大。這方面,日本可以克服出口大型裝備的政治阻力。今年1月5日共同社就報道稱,作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推進的放寬武器出口政策的一環,日本政府計劃與土耳其聯合研發新的坦克發動機。據稱,日本陸上自衛隊最新型“10式坦克”所用的三菱重工發動機技術受到土耳其矚目。圍繞實際研發問題,雙方正在探討由三菱重工與土耳其企業組建合資公司開展研發的方案。
價格不成問題
日本擁有在軍事技術領域做精做強的實力,這為武器出口奠定了基礎。但是日本武器出口的初期,可能會面臨價格問題。例如90式主戰坦克在上世紀90年代的報價就達到驚人的800萬美元,而當時美國M1系列主戰坦克也不過300萬。但是價格問題會隨著出口量的增加迎刃而解。一旦日本軍備對外實現大批量出口,成本會大幅降低,甚至會低于歐美產品——日本汽車相對歐美產品以價格便宜著稱,這表明善于精打細算的日本企業在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