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間是死者火化入土前的必經之地,而記者在各地采訪發現,一些醫院和殯儀館的太平間卻發生異化,從寧靜之地變質為“扒活人一層皮,發死人身上財”的圈錢宰人之地。“要看最后一眼,先交2萬元押金”、“不買貴的,就是不孝”,種種亂象背后,凸顯政府的監管漏洞和基本公共服務缺位。
最后看一眼親人先交2萬、太平間最基本服務逾9000元、市面上售價幾百的壽衣到殯儀館就得3000元……正如有家屬所講的那樣:“我真想對那些發死人財的人說一句,是人都有那一天,你們這么沒良心,到你們自己的時候呢?”
憤慨歸憤慨,憤慨之后,我們卻不得不冷靜思考如何減少和杜絕這類現象。其實,每個環節都可以有相關的法規來進行約束,而各地的民政、物價等部門只要愿意,都可以對這些不合理的現象進行管理。治理殯葬服務亂象,其實并不復雜,關鍵是監管部門不能裝死,更不能分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