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生了農民工討要自己的血汗錢而被欠薪單位員工及其糾集的人砍殺致死的惡性事件。而兇手是項目所在地附近某村人。就是說,和討薪的農民工一樣,他們也處于社會下層。此類事件層出不窮。
在中國的社會變革中,社會底層到底會是怎樣的命運,這是值得探究的話題。
從表象上看,和社會底層的這種表現不同,社會上層,以及中產階層,呈現出另一種面貌。
我們都知道社會上層有一個“精英聯盟”,權力、資本、知識,在利益上是有一伙人的意識的。
中產階層稍遜一些。他們刻意要表現出自己的獨立性,存在感,因此,有可能會討厭同階層的對方。但涉及大的事情,比如階層的利益時,他們還是能夠相互聲援的。
社會底層呢?他們感覺自己混得不好,所以,在內心里傾向于要忘記自己所討厭的、窩囊的自我。但和同階層的人在一起,這樣的自我總是容易被激活,被自己意識到。因此,在心理保護下,一幫自認為失敗的人在一起,只會相互厭惡。
從這里,我們可以觸摸到接下來中國社會變革的一些軌跡。
社會上層在心態上穩重,具有控制感。未來的社會變革,還是整個社會上層在驅動,并且按照他們的意志在加固某種秩序。
中產階層呢?他們表現出自己的獨立性的背后,其實就是無法擺脫對于體制和市場利益結構的依附性。
社會底層從心理上看,既不具備主導性、保守性,也不具備依附性。就此而言,他們的心理處境就是他們的命運。同時,他們也期盼著,一方面,通過未來的社會變革,重構既有的階層結構和利益格局,另一方面,通過自身努力來改善他們的階層處境。城鎮化、戶籍制度改革正是這一點的折射。城鎮化在政治社會上的意義,甚至還是把龐大的社會下層融進市民社會的結構中,并且力圖避免以后在中國出現“貧民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