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商業旁觀者網2月26日報道,去年這個時候,新加坡首任總理李光耀在新書中以他一貫直率的語言,表達了對中國崛起的擔憂。如果是其他國家的前任或現任國家領導人說這樣的話,他們將被北京譴責,或許再也去不了中國,但李光耀仍受到接待。為什么?因為北京對觀察、分析和復制新加坡的成功著迷。
雖然新加坡的政治自由度國際排名不高,但它保持著自信、繁榮和穩定。精英領導體制得到高度評價,人民滿意度較高。最有吸引力的是,新加坡領導人支持率之高足以讓許多民主國家領導人艷羨。
如果說存在一種開明威權領導體制下的成功“亞洲方式”,那么新加坡就是最好的例子。不幸的是,這個愿景雖然很有誘惑力,卻遠非北京所能觸及。事實上,中國正迅速偏離新加坡的范例。
新加坡有兩個中國沒有的優勢,一是國小,二是先期存在的機制得到保留和改善。就政策實施來說,國家規模關系很大。新加坡只有450萬人口,中國有13億。中國官員4500萬,只有2%為中央政府官員。不管北京的領導人多開明,都要依靠4400萬缺乏監督、培訓不足、往往身陷腐敗的地方官員來執行政策。但中國有句古話:天高皇帝遠。新加坡的成功在于政府干預有限,法治機制完善。而中國在這方面很薄弱。
放眼中國大城市,除了上海、深圳,中國幾乎沒什么看起來像新加坡的地方。事實上,許多中國官員和專家擔心,如果沒有真正全面深入的經濟以及其他制度改革,俄羅斯的寡頭政治或許將成為中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