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物質和精神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們的思想越來越前衛,越來越與時俱進,越來越重視對美的要求,不論是現代主義藝術還是后現代主義藝術,是保守還是開放,都會被廣大人們所接受,裝置雕塑由此得到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多的流行元素被加入進來,使得雕塑藝術得到全面飛速的發展。它作為一個立體抽象的藝術,能夠直觀地表達出人們所要表達的情感,給人以心靈和視覺上的沖擊震撼,更加完美地詮釋了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美。將裝置藝術與雕塑藝術完美結合,使得雕塑不僅僅局限于靜態上的表達,更是運用多重效果把實實在在的雕塑從某個角度上展現出它的動態美。
關鍵詞:裝置藝術 雕塑藝術 裝置雕塑
一、引 言
藝術是一種美的東西,它可以結合多種元素,通過各種文化藝術品來展現藝術的豐富內涵。雕塑作為其中的一個核心代表,更能綜合體現這一點。它可以廣泛地吸收裝置藝術里面所包含的藝術精髓,最大程度地為己所用,從而開創雕塑領域里面的新紀元。裝置藝術作為一種新型的藝術表達形式,賦予了雕塑新的含義,讓人們從雕塑中收到的訊息能更加完整,給雕塑以新的生命力,不僅給予人們以視覺上的沖擊,更能給予人們精神上的震撼,讓人們可以清楚地領悟到雕塑的魅力,對雕塑能有一個全新的正確的認識。本文就主要針對裝置雕塑的創作思維作出一些合理化的解析,希望能讓裝置雕塑更華麗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二、雕塑藝術分析
雕塑藝術是一種被無數世人所推崇的立體藝術,不論是以具象藝術手法還是運用抽象藝術手法對雕塑進行情感上的表達,都可以使人印象深刻。雕塑藝術往往是第一時間內對人們的視覺造成強烈的沖擊,然后讓人們在領略雕塑的藝術美時慢慢領悟到雕塑所要表達的實質性內容。
雕塑不同于繪畫、音樂等藝術,它是三維空間中一個魅力的瑰寶,它不是單獨的存在,它的存在是為了清楚地表達作者所要表達的各種復雜的情感。一個完美的雕塑往往承載著許多內涵,這樣會使得雕塑更加有韻味。而且,雕塑一般都會被放置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中,才能完全將它的內涵展現出來。一般來說,每個雕塑都會有它特定的文化環境,這樣才能集中體現雕塑的藝術魅力,這樣,環境就不可避免地成為了雕塑藝術的一部分,為雕塑意義的呈現默默充當著調味品。就像亨利·摩爾曾說過的那樣:我寧愿將我的雕塑擺在自然風景,幾乎是任何自然風景中,也不愿將其安置在哪怕是最美的建筑里。
如果不能做到完整呈現雕塑的魅力,那么這個雕塑將會是一個廢品,沒有一點存在的意義。一個雕塑存在的意義不僅是為了給人們以美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讓人們領略到它所要表達出來的那一份情感。雕塑的情感的表達是多種多樣的,雕塑本身就是一種符號語言被大眾所接受,盡可能地用一些象征化的思維來形象地表達。要有一種完美的設計思想來構建雕塑的骨架,給雕塑一些實質性的改變和突破。
三、裝置藝術分析
我們現在已經脫掉了落后的帽子,時代的飛速發展正推動著裝置藝術的飛速發展。當今社會,裝置藝術已經引領著當代藝術的潮流,它的形式更為多樣化,非常善于利用各種現代化的藝術手段,來表現藝術的內涵,體現著裝置藝術的廣度和深度。
人們能夠深切地體會到裝置藝術所帶來的藝術環境和藝術氛圍中,配合著其他藝術作品,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裝置藝術能根據不同的場所設計成不同的形式,結合所在場所的特征,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表達出藝術的一種整體的氛圍。裝置藝術具有很強的整體性,能強烈的沖擊人們的視覺、聽覺等,同時,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藝術形式,它可以把觀眾囊括進來,使之共同成為藝術的一部分,使觀眾最初的被動觀賞逐漸被主觀能動性所代替,沒有人可以抗拒裝置藝術所給人帶來的這種誘惑。裝置藝術是一種開放的藝術形式,不受什么規則所約束,只要是利于裝置藝術表達的手段都可以為之所用,而且,它不是固定的,是可變的,可以隨著周圍環境的改變而改變,重新的組裝設計又會形成別樣的風景。
四、雕塑與裝置的聯系與結合
雕塑和裝置可以說都是構成藝術的一部分,從廣義上來說,兩者并無什么實質性的區別,但是藝術既然可以把雕塑和裝置劃成兩個門類,就表明這兩者是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同的,所以說雕塑和裝置是相輔相成的,互相對立又互相統一。
雕塑最重要的就是空間立體上的表達,在立體感上體現藝術的精髓,而相比較而言,裝置就像是雕塑的一種組成元素,它的存在是雕塑的一部分,可以使雕塑表達得更加清楚,如果少了它不會對雕塑本身造成什么實質性的損失,但是卻會對雕塑的表達造成一定的影響。對于裝置藝術來說,它的藝術效果是由雕塑來呈現的,只是借助雕塑來營造出藝術的美的氛圍。
無論是哪種藝術,其表達的最終目的都是一樣的。不管怎么結合,都會是藝術的又一個突破,盡管雕塑具有很強的、與生俱來的時間性,而裝置藝術則是隨著環境的不斷改變而組合改變的,但是這樣恰恰也給了它們一個互補的機會。兩者的有機結合,能使所要表達的東西更加具有邏輯性,更加具有活力,具有連貫性,使得人們能夠深刻的領悟到這兩種藝術所共有的藝術特征。而這兩種藝術在融合之后,不僅保留著原本所具有的藝術特征,同時也為彼此增添了以前所不具備的藝術魅力,由此,更能推動兩者不斷地共同發展,相互吸取經驗,發展得越來越好。
五、如何設計好裝置雕塑
在對裝置雕塑宣揚的同時,我們也在積極尋找能使兩者有機結合的最佳方案,綜合兩者所具備的藝術特征,綜合考量,尋找最佳的中和辦法,這樣不僅可以使雕塑表達得淋漓盡致,同時還可以加重裝置藝術的藝術氣息,讓人們從多個層次了解到藝術的相容性。
裝置雕塑在設計的時候,要學會相互借鑒,取長補短,不要一味生硬地去結合,如果不加認真思考就去設計,反而會南轅北轍,效果大大減弱。善于運用現代的許多高科技手段,適時地加入多種元素進去,可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總之,這兩者結合好的話,就會是藝術的又一成功之舉。
(一)獲取素材
關于素材這方面,現在的藝術已經不僅僅局限于一種題材,可以選取關于歷史題材,關于友情、愛情、親情,關于生活的點滴小事,關于社會上的正能量,也可以是諷刺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的狀況。獲取的題材不同,表現的形式也會有所不同。
很多時候,我們生活的圈子太小,接觸面太窄,對生活、情感和社會的領悟力不夠,這就需要我們積極地走出去,感受這大千世界對我們展現出來的美麗,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善于從小事去發現它所蘊含的道理,每個事物存在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要善于去發現去尋找。對于所喜歡的事物要去表達,對不喜歡的事物也要學會用藝術的手段表達。對人生的感悟也可以是一個重要的題材,這樣的題材通常都是頗具深度的題材,要迫使我們不斷的去錘煉我們自己,使自己具有很深的內涵,這樣,創作出來的藝術品也是內涵滿滿。
(二)選擇材質
雕塑作品中,最能體現作品空間藝術生命的就是雕塑所用的素材,雖說雕塑的外在裝飾很重要,但是比起外在裝飾,材質才是撐起一個好的裝置雕塑的靈魂。材質的各方面性質都能不同程度地表達裝置雕塑的內涵,一點點細微的不同都能導致整個裝置雕塑的效果的崩塌,所以要選擇好裝置雕塑的材質很重要,選擇好它就等于抓住了整個裝置雕塑的靈魂,就可以實現材料和裝置雕塑的內涵的高度統一。
藝術家通常在創作過程中把雕塑的材質放在第一位,它的各種物理性質也好,化學性質也好,這些性質都是裝置雕塑成功的決定性因素,都要細細地考慮好,細心地選擇,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會功虧一簣。有時,也可以綜合運用多種材質性質之間的互補,進行完美的結合,從而使裝置雕塑達到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突破傳統的想法,加入創新思維的因素,使得裝置雕塑可以給人們耳目一新的感覺,還可以使裝置雕塑的內涵表達得更為真實和直觀。
(三)運用多種技巧
裝置雕塑和其他的藝術形式一樣,也需要一定的表達技巧和方式,要學會適時地切入不同的元素,以具象藝術為主,抽象藝術為輔,生動地將裝置雕塑所想表達出來的那種意蘊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有技巧的將各種手段應用到裝置雕塑中去,使之更加生動形象。
除此以外,還要善于運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加入進去,就會使得裝置雕塑更加具有現代化氣息,給人一種新鮮的感覺。掌握好最基本的美學法則,在表達裝置雕塑內涵的同時,也要注重裝置雕塑的造型外觀等,打造出完美的藝術品。充分掌握手段運用的分寸,不要一味追求裝置雕塑的多元化,而忽略了裝置雕塑最初的真實意圖,要結合設計的有關程序和知識,將裝置雕塑打造得更好,使人能夠真切地感受到裝置雕塑的真諦,不會用厭煩的情緒去看待,而是用一種期盼的心情去迎接每一個裝置雕塑。
六、結 語
藝術和生活其實是密不可分的,很多藝術靈感大都是來源于對生活的感悟,裝置雕塑也要在設計方面、主題方面盡可能地貼近生活,接地氣,這樣才會讓人們在感受裝置雕塑帶來的視覺沖擊的時候,也能深刻地領悟到裝置雕塑散發的生活哲理。相信,在不久的未來,裝置雕塑會在你我的共同努力下,變得越來越好,成為藝術品中的佼佼者,掀開藝術史上又一個嶄新的篇章。
參考文獻:
[1] 楊靜.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在雕塑創作中的應用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2] 李鵬.淺談材質的快速演變及對現當代雕塑的影響[D].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3] 吳曦煌.淺析中國古典雕塑的創作思維方式[J].藝術研究,2013 (04)
[4] 王永輝.裝飾雕塑創作中點、線、面、體組合形式的研究與探索[D].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4
[5] 廖衛東.影響雕塑創作的幾個因素[J].齊魯藝苑,2013(03)
[6] 李健杰.向內——裝置雕塑展[J].東方藝術,2008(13)
[7] 席衛權.跨界、批判與超越——現代設計中的裝置雕塑新意象[J].美術,2012(02)
作者簡介:
宋陽,吉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雕塑,當代藝術與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