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靚娟
兒子在小學一到四年級的時候,學校都會在寒假和暑假各布置一篇數學作文。因為只是任務式的完成作業,所以每次的日記題材都是去超市購物,里面加上一些本學期學到的數學知識就行。
五年級開學,班里換了一個數學老師。一個月后的國慶節,他就給孩子們布置了一個作業:寫一篇數學童話。兒子這才走出“購物式”的數學作文,進入了千變萬化的童話世界。
數學童話可以是數學符號之間發生的故事。比如,兒子寫的第一篇數學童話就是圓形、長方形和三角形它們三個在旅途中發生的故事。
當然,數學童話除了要有數學的特征,還需要童話的基本要素。一篇好的童話,一定是情節一波三折,結尾在意料之外,能引發讀者思考的佳作。所以,兒子在寫《圖形歷險記》的時候編入遇到歹徒斗智斗勇的故事,第一篇數學童話很快就被雜志刊用。類似的數學作文還有《神秘的未知數X》,當時數學書上剛剛學到未知數X,它和阿拉伯數字不同,沒有明確的“身份”,所以圍繞著“我到底是幾”來展開故事。當知道自己有可能是任何一個數字的時候,X十分沮喪。數學博士對X說“阿拉伯數字一輩子就只有一種人生,而你是個未知數,可以有很多種人生,換一種心態,做一個神秘的未知數也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數學童話的故事雖然簡單,但也可以告訴大家,對于困境,應該換一種樂觀的心態去面對。
寫數學童話還可以按照所學的數學題目來編寫。比如,在學到最小公倍數的時候,有一個題目是6和7的最小公倍數是幾?90是它們的公倍數嗎?兒子結合生活,寫了一篇《老婆婆的心愿》的童話。靈感源于他和表弟去看望曾外祖母,表弟經常是周六去,他經常是周日去,但曾外祖母生日或者曾外祖母家有重大事情的時候還是會約了一起去。溫馨的童話常常源于生活,擦亮自己的眼睛,打開思維,孩子會發現寫作素材有很多。
在同學們喜歡數學童話后,老師又開始讓大家寫數學小論文。數學小論文和數學童話有區別,它需要立足于生活,有憑有據地寫出你的觀點和結論。在《上學坐公交,節約又環保》一文中,兒子提倡出行坐公交,分別用坐公交車的費用,開自己家小車的費用和開舅舅家奧迪車的費用來做比較。他驚訝地發現,如果周六這天坐公交車,一個學期下來就能節約一千多塊錢。這篇作文的收獲是周六成為我家的環保日,沒有特殊情況,我們都會坐公交出行。
總之,數學作文并不難。寫作前,家長可以讓孩子先考慮自己到底是要寫數學童話還是數學小論文?數學童話是根據數學題目來編故事還是根據數字符合來編故事,寫數學小論文的話,回憶一下自己身邊發生了哪些和數學有關的故事就行。很快,孩子便可以靈感大爆發,寫出更多新穎、有趣的數學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