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
沒有理想的孩子太痛苦
“媽媽,你小時候的理想是什么?”當10歲的兒子非非問我時,我隨口答道:“理想?那多著呢!想當老師、作家、記者,還想當苗圃的園丁,還想當……”“媽媽可真幸福,有那么多理想,可是,我發現自己什么理想都沒有!”我這才發現兒子情緒低落,忙坐下來,認真地對他說:“你不是想當科學家,想當宇航員,還想當畫家嗎?”“哎呀,那都是小時候瞎想,太幼稚了,現在什么理想都沒了!”兒子不耐煩地擺手。我安慰他:“沒理想也沒事,長大了喜歡什么就干什么。”“我的同學都有理想,就我沒理想,太痛苦啦!”兒子仰天長嘆。
從那以后,兒子過上了“少年非非之煩惱”的生活。周末早上,睡到十點都不肯起床,他慵懶地瞇著眼,說:“起來做啥呢!”偷玩電腦受到批評后,他還振振有辭:“作業早做完了,我無事可做!”他看電視的時候,一個頻道接一個頻道的換,然后躺倒在沙發上:“沒意思透了!”有時候他把書柜亂翻一通,氣不打一處來:“怎么就沒我愛看的書呢?!”
原來,沒有理想會那么痛苦啊!我和他爸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決定為他“植入”理想。
對父母的“植入理想”不屑一顧
“以后兒子要當干部,還要官至省部級,運籌帷幄,指點江山,我這部長的老爸,也老來有福,無限榮耀!”他爸無限憧憬。我希望兒子做大學教授,揮斥方遒,激揚文字,教書育人,潤物無聲。我說他爸功利心太重,用傳統的官本位思想綁架新新人類,他辯那是為了將兒子的價值放大到最大化;他批我暗揣私心,將自己的夢想轉嫁給兒子,我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我們不僅要用科學理念教出一個好兒子,還要通過兒子,將理念傳遞給天下桃李。結果是公說公理,婆說婆理,我們決定“走著瞧,看兒子到底選擇誰的理想”。
他爸給兒子選了一堆《毛澤東傳》《鄧小平時代》《蔣介石傳》《拿破侖傳》《普京傳》,讓他感受政治的無限魅力。我給他看美國教育、講古人傳道授業解惑的師德師范。兒子看過后撇撇嘴:“沒趣!”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孩子的理想,再怎么稀奇古怪,只要是內心自發,他都會全心投入、熱情高漲。
記得兒子三歲時,突然對樓下運輸垃圾的車感興趣,于是,每天準點趴在窗臺,向它致敬。后來,這一興趣擴大化,對所有的工具車都著迷。五六歲學畫畫,只畫一樣東西——工具車。買的玩具也全部是工具車。有一次,聽說我出書了,兒子大受啟發,晚上破天荒,熬到12點,一連畫了30多張圖,準備出版一本口袋書,專教小孩子辨認工具車。因擔心這本書和他人雷同,不好賣,兒子還跑遍全城的書店,翻遍了所有類似的書。
想到此,再加上兒子對我們“植入理想”的計劃的不配合,我們的熱情也慢慢冷卻,而且工作和家務一忙,眼睛就只盯著兒子每天的衣食住行了,至于理想,也覺太遙遠,被拋到爪哇國去了。
有理想的孩子樂趣多
兒子12歲生日,點上蠟燭,虔誠許愿。晚上,他神秘地問我:“媽,你就不想知道我許了什么愿嗎?”“許什么愿呢?”他這么誘惑我,我還真有了興致。“希望長大能當大偵探!”“啊?!”我驚得掉下巴。這個理想還真是有些匪夷所思!我們家世代可都沒有和這個沾邊的。
兒子不無自豪地說:“我就覺得我天生是做偵探的料!我機智,勇敢,細致,還懂很多知識!你不知道我現在讀了很多偵探的書吧!我以后要開一家偵探事務所,大家有什么難破的案子,都會來找我!你知道我最敬佩偵探哪句話嗎?”賣了一下關子,他又說:“兇手就是你!太棒了!就這五個字,那需要多大勇氣!需要多強的觀察力和推斷力!”然后,兒子開始如數家珍地講古今中外偵探的故事,包公、狄仁杰、夏洛克、福爾摩斯,還有江戶川、柯南。
仔細想想,兒子最近好像真的變了,每晚做完作業,就開始看書,除了偵探故事,還要我給他買FBI(美國聯邦調查局)讀心術、毒藥的歷史、邏輯推理常識。周末早上也不賴床了,早早起床背英語,說是偵探要懂多國語言,“罪犯都聰明著呢,他們用外語打暗號,你咋辦?”
“媽,你不知道吧,做偵探要和犯罪分子作斗爭,需要好體力。所以我要加強身體鍛煉。”兒子一邊跳繩,一邊氣喘吁吁地說。
“做個有勇有謀的偵探!”兒子用毛筆寫下這句話,貼在床頭!他舉起右臂,攥緊拳頭,語氣鏗鏘地說:“我現在越來越堅定自己的理想:做個好偵探!”
原來,有理想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奶奶不以為然,直嘀咕:“這事兒將來能掙錢嗎?能不能養活自己?”孩子他爸看她一眼:“您別操這個心!只要有本領,餓不著您孫子!”
兒子的學習動力、生活激情被大大激發,我也替他高興,可是,看著他意志堅定,我的心就有些懸。要知道,在國內,偵探事務所好像并不合法,私家偵探這個身份很尷尬。我就擔心,兒子將來的理想無所寄托,那對他會不會是個致命打擊?還有,這個職業好像危險系數高,那他的人身安全如何受保護?這么一想,心里就直打鼓。
他爸笑我:“杞人憂天,和老太婆一個思維!小孩子家的理想,你還真當真!說變就會變的。再說啦,兒子長大后,他會有自己的判斷和選擇!有理想就好!”
是啊,孩子有理想就有了成長的動力和方向,不管是什么理想,家長都要為他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