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承軍
畜牧業是聊城市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2009年以來,聊城市根據山東省的總體要求與部署,結合全市實際情況,通過集中調研、試點突破、加強督導等幾種方式,多舉措地推進了畜牧獸醫體制改革工作。
1基本現狀
截止2013年7月份,市級畜牧獸醫管理體制三大機構全面構成。全市9個縣(市區)中已有6個縣(區)初步完成了畜牧獸醫體制改革任務,6個縣(區)設立畜牧獸醫局、1個縣設立畜牧水產局,1個市設立隸屬農業局的畜牧獸醫技術服務中心,經濟開發區畜牧獸醫管理職能隸屬農村工作辦公室。部分鄉鎮獸醫站實現了“三權”歸縣級畜牧獸醫部門。東昌府區和高唐縣由鄉鎮財政給每個獸醫站解決1~2名主要負責同志和技術骨干的工資待遇,較好地穩定了隊伍,激發了工作的積極性;陽谷縣結合當地實際,進一步完善了縣級動物衛生監督部門派出機構抓檢疫、鄉鎮政府畜牧干部搞防疫、基層畜牧獸醫站負責診療和技術推廣的“三位一體”工作運行模式,取得了既有人干事,又能把事干好的良好效果。按照每村配備1名防疫員的要求,全市配備了5 894名村級動物防疫員,具體負責基層散養畜禽的防控工作。作為畜牧業發展重要支撐的畜牧獸醫服務體系得到進一步改善和加強,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的畜牧獸醫新體系初步形成。
2具體做法
2.1提高認識,搶抓機遇。2009年,聊城市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畜牧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聊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分別下發了《聊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畜牧獸醫管理體制改革進程的通知》和《聊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推進畜牧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通知》對各縣(市區)改革情況進行專門督促,聊城市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工作全面展開。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聊城市畜牧獸醫體制改革工作一度陷入徘徊停滯、畏葸不前的局面,幾年來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隨著畜牧業的發展,畜牧部門承擔的動物疫病防控、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畜牧生產發展等職責任務越來越繁重。畜牧系統機構不健全、職責不清晰等體制問題,對工作造成的影響越來越大,已經成為制約畜牧業發展的主要因素。2012年,中央和省相繼出臺了加強建設基層農業公共服務機構的政策,山東省畜牧獸醫局又將畜牧獸醫體制改革工作列為畜牧獸醫系統工作重點,并成立督導組對全省17地市的獸醫體制改革進展情況進行專門督導,為聊城抓好畜牧獸醫體制改革工作提供了非常難得的機遇。聊城市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審時度勢,以這些機遇作為契機,在全市范圍內通過集中調研、制定實施方案、加強督導等方式,爭取在短時間內完成全市畜牧獸醫體制改革任務。
2.2認真開展集中調研。為使改革工作順利進行,有的放矢地制定政策,聊城市畜牧獸醫局成立了3個獸醫體制改革工作調研小組,由該局局領導班子成員、部分科級干部、相關工作人員為成員,對全市各級畜牧部門機構、編制、人員、經費、辦公場所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調研。通過調研,初步掌握了影響我市改革的主要困難和障礙:一是財政狀況不一。部分縣(市區)財政資源比較緊張,因改革工作再增加地方財政尤其是縣級財政的支出比較困難;二是人員編制不足。在編制總量嚴格控制的情況下,部分縣(市區)存在超編現象,基層畜牧獸醫站人員的編制問題難以落實;三是基層畜牧獸醫站遺留問題突出。機構不健全、職責不清晰、缺編少人、經費無保障、人員老化等問題較多,影響改革工作的深入開展。
2.3制定鼓勵政策。一是利用項目傾斜政策進行引導。對改革工作比較積極,改革成效比較完善的縣(市區),借助省里制定的相關政策對其進行積極引導,在項目安排、申報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和照顧,以此帶動其它縣(市區)主動推進畜牧獸醫體制改革工作。2012年,東昌府區由于改革基礎工作比較到位,成為我市唯一享受“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無償扶持對象,獲得中央財政資金50萬元。二是增加專項考核。針對畜牧獸醫體制改革工作,我市在對各縣(市區)年終進行的綜合考核中,增加了專項考核,并對改革工作完成較好的單位在評先樹優中予以傾斜。2012年,1個縣(市區)獲得了“山東省科技興農先進集體”榮譽稱號,茌平縣1名同志獲得了“山東省科技興農先進個人”表彰,給予記三等功獎勵。這些措施有效調動了各個縣(市區)改革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4以點帶面,試點突破。經過前期集中調研,聊城市選取了東昌府區和茌平縣這兩個改革基礎比較好的縣(區)進行試點推動改革。茌平縣按照改革的要求,做了多方面工作,及時解決了基層畜牧獸醫站人員編制和待遇等問題,并在基層畜牧獸醫站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走在了全市的前列。東昌府區基層畜牧獸醫站人員編制、待遇等問題已經于2005年得到初步解決,有一定的改革基礎,我們選取這兩個縣(區)作為試點進行突破。2012年9月,我市在茌平縣召開了全市畜牧獸醫體制改革工作研討會,針對我市各地畜牧獸醫體制改革現狀進行了集中分析和討論,并邀請山東省畜牧獸醫局有關領導進行指導,使全市各級有關部門及時理清了改革思路,明確了改革措施。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東昌府區、茌平縣、高唐縣率先完成了畜牧獸醫體制改革任務,打破了全市縣、鄉兩級畜牧獸醫體制改革進展緩慢、停滯不前的不利局面,以點帶面推動了其它縣(市區)改革工作迅速跟進并取得實質性進展。
2.5加強督導,確保實效。試點工作以后,2012年10月,聊城市人民政府組織召開了各縣(市區)分管縣(市區)長參加的推進工作會議,對改革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市政府分管農業的副市長和山東省畜牧獸醫局有關領導到會并作了重要講話,東昌府區、茌平縣和高唐縣作了典型發言。之后,我們通過多種方式對改革工作進行專門調度督導,及時掌握和推進各個縣(市區)改革工作進展情況:一是加強溝通協調。聊城市畜牧獸醫局領導逐一拜訪各縣(市區)主要領導和分管同志,與其共同分析國家和省里的政策、改革面臨的困難,認真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積極爭取了他們的支持。二是借助外力促進改革。山東省畜牧獸醫局多個領導來聊調研時,我市有關部門都積極爭取每位領導對聊城畜牧獸醫體制改革工作的關注,依靠他們的力量去推進改革工作。三是及時在全市通報各縣(市區)改革情況。每個縣(市區)改革完成后,我們均印發其改革文件至各縣(市區),以此宣傳推廣其改革經驗和做法,并以此來增強尚未完成改革的縣(市區)對改革工作的主動性,增加他們對改革工作的緊迫感。
3幾點體會
一是領導重視是關鍵。聊城市的畜牧獸醫體制改革這項工作,得到了山東省畜牧獸醫局領導的高度重視,省局有關領導多次來聊城進行專項指導,對我市的改革工作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市政府分管副市長兩次組織召開全市范圍內的會議進行安排部署。各縣(市區)黨委、政府對改革工作十分重視,克服諸多困難,努力推進了改革工作順利實施。聊城市畜牧獸醫局多次到各縣(市區)黨委、政府進行溝通協調,幫助各縣(市區)政府解決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最大限度地爭取了他們的支持。我市的改革工作之所以能夠取得比以往較大的進展,各級領導,尤其是縣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的重視是其關鍵所在。
二是積極主動開展工作。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各縣(市區)畜牧獸醫局負責同志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付出了較大的努力,克服了諸多困難,這都與他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的態度和富有成效的措施離不開。
三是因地制宜解決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改革工作涉及人、財、物等多方面因素,每個縣(市區)面臨的問題不一,改革難度較大。針對這種情況,我市對每個縣(市區)存在的問題進行逐一研究,逐個制定實施方案并推動實施,不斷推進了全市改革工作的發展。
4今后的工作思路
雖然我市畜牧獸醫體制改革工作在省畜牧獸醫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我們還清醒地看到,我市的改革工作還不完善,綜合執法等工作還沒有得到進一步進展,改革工作還需要全市畜牧系統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是:
4.1整合基層畜牧獸醫機構。繼續推進畜牧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工作,有效整合原有基層畜牧獸醫機構等現有資源, 使新的基層畜牧獸醫機構公益性職能與經營性服務相分離,為公益性事業單位,承擔動物防疫、檢疫、畜牧獸醫公益性技術推廣服務和畜牧發展職能,逐步建立起“機構健全、職責明確、保障有力、素質優良”的基層動物防疫和畜牧技術推廣體系,為做好我市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保障畜牧業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4.2加強基層畜牧獸醫機構隊伍建設。結合當地實際,創新選人用人機制,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把好基層畜牧獸醫機構人員入口關。繼續加強基層畜牧獸醫機構人員教育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其學歷層次和業務工作能力。
4.3完善基層畜牧獸醫機構經費保障機制。逐步建立穩定的基層畜牧獸醫機構公共財政經費保障機制,切實將基層畜牧獸醫機構工作經費、人員工資、以及社會保險等全額列入財政預算,并確保及時撥付、及時足額發放到位。
4.4嚴格基層畜牧獸醫機構人員考核工作。逐步建立起縣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鄉鎮政府、服務對象三方共同考核基層畜牧獸醫機構人員的考評機制。將基層畜牧獸醫機構人員工作量和進村入戶開展動物防疫、畜牧技術推廣服務等工作的實績作為主要考核指標,將農民群眾的評價作為重要考核內容。(編輯: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