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萍
被譽為“蘋果之鄉”的山西省吉縣,擁有28萬畝蘋果種植面積、15萬噸總產量、6.27億元產值的蘋果特色產業已成農民致富的支柱。近年來,該縣抓住國家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國家級蘋果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和山西省“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的政策機遇,著力打造蘋果品牌,取得明顯成效。繼壺口瀑布這張世界級旅游勝地品牌之后,吉縣又成功地打造了蘋果這一靚麗名片。
在生產上,吉縣以產業化、有機化、標準化生產為目標,通過實施“百村千園萬人”技術培訓工程,聘請國內外知名果樹管理專家對果農進行集中、系統培訓,同時組織果農到陜西省洛川縣、山西省運城等地參觀學習,讓15 000余名果農掌握了果園管理的全套技術,全面提高了果農管理水平,為生產優質果提供了人才保障。推廣“畜—沼—果”模式,推動果園循環經濟發展。開發富硒、富鋅、SOD功能保健蘋果,適應市場需求。從2013年起啟動有機蘋果生產,建立2萬余畝有機蘋果生產基地,為了推動有機蘋果生產目標順利實現,該縣以190個蘋果專業合作社為依托,制定有機蘋果生產流程,進行土壤有機化改良,對果農進行有機化生產培訓,并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分片指導。同時,出臺了四項保證措施:大力開展有機蘋果生產技術普及,邀請專家教授對有機蘋果示范園的3 000余家農戶進行了全方位的有機蘋果生產技能培訓;投資90萬元對冰雹易發區150畝蘋果搭建了防雹網;投資
1 700萬元配套建立蘋果質量監測綜合服務中心,保證有機蘋果質量達標;推進蘋果保險業務,給全縣16 000畝蘋果簽訂了種植保險。“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給從事有機蘋果生產的果農吃了一顆“定心丸”。以山西澳坤量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為例,自2013年7月與吉縣吉昌鎮陽豐蘋果專業合作社攜手合作后,發揮企業優勢,開展有機蘋果認證,對果農進行培訓,采取統一供應物資、統一果樹整形修剪、統一配方施肥、統一配方打藥、統一包裝和統一品牌銷售的“六統一”模式,指導社員生產轉換期有機蘋果,收購并銷售社員生產的轉換期有機蘋果,使蘋果品質從綠色無公害向有機品牌化提升。
在抓好蘋果生產管理的同時,吉縣全面加強對外宣傳,通過參加展銷會、農博會、文博會等會展以及舉辦蘋果推介會,積極擴大“壺口”品牌的影響力。還在深圳建立了以廣東、廣西、海南、福建、湖南、湖北、北京、上海等省市批發市場為主的銷售網絡,發展東南亞、西歐、俄羅斯市場,拓寬了吉縣蘋果的銷售市場。
為了適應市場需求,該縣在原有的13座蘋果氣調、冷藏庫的基礎上,近年來投資上億元,扶持興建了三堠、大田窩、十里河3個果庫群,同時新建、擴建8家規模大、實力強、以鮮果營銷為主的蘋果貯藏物流龍頭企業,使貯藏能力由3萬噸提高到10萬噸,占全縣蘋果總產量60%,基本實現了蘋果季產年銷、均衡上市,既確保了果農增收、果商增效,又有力地推進了蘋果產業化進程。與此同時,該縣還延長蘋果產業鏈,投資
7 000余萬元建設年產40萬色令高檔包裝印刷制品和2 000萬包裝箱生產線項目,投資5億元的頂吉食品、達明一派、彤順源三家蘋果深加工企業入駐工業園區,目前頂吉食品生產的果醋、果酒已投產上市,全縣蘋果產業產、供、貯、銷、深加工一條龍產業鏈條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