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
病例1
1只15 kg體重的獅子嘔吐、血便,經檢查確診為細小病毒性腸炎。為擴充血容量,給靜脈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200 mL。當藥物滴至30 mL時,獅子出現發抖、結膜發紺、多汗、呼吸困難、四肢濕冷。測血壓為10/6 kpa、脈細弱。心律齊,心率136次/min,未聞雜音。雙肺輕度啰音。根據病情,考慮為過敏性休克,即刻肌注異丙嗪25 mg、地塞米松10 mg、靜滴10% 葡萄糖150 mL。40 min后血壓恢復至12/8 kpa,獅子上述癥狀好轉。5 h后測血壓為14/3 kpa,癥狀消失。
病例2
1山羊約45 kg體重,拉柏油狀稀便,嘔吐,拒食,皮膚彈性降低,重度脫水,體溫35.4℃,呈休克狀態。經各項檢查,診斷為消化性潰瘍、胃十二指腸出血。本著制酸、消炎、保護胃粘膜、止血的原則治療,先擴容,改善微循環,故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300 mL靜脈滴注。靜滴15 min后,山羊出現劇烈掙扎、煩燥不安、氣促、寒戰、惡心嘔吐、四肢濕冷。測血壓9/6 kpa,脈細基本摸不到。心律齊,心率121次/min,心音低純,雙肺呼吸音減低。即刻吸氧,肌注異丙嗪50 mg,地塞米松20 mg,靜滴10%葡萄糖200 mL。20 min后測血壓仍為9/6 kpa,故肌內注射鹽酸腎上腺素1 mg、654-2(山莨菪堿-2)10 mg加入5%葡萄糖50 mL靜脈滴注。1 h后癥狀緩解,測血壓12/4 kpa。7 h后血壓為18/2kpa,上述癥狀完全消失。
低分子右旋糖酐可提高血容量及血漿滲透壓,抗紅細胞凝集、降低血液粘滯度等。主要用于抗休克,改善微循環,是臨床上常用的藥物。而低分子右旋糖酐致過敏性休克,臨床上又極為少見,應引起臨床獸醫的重視。根據2例動物使用右旋糖酐引起的過敏性休克,提示我們:①用藥前應詢問畜主該動物有無藥物過敏史,用藥后要認真仔細觀察異常變化。②低分子右旋糖酐致過敏反應,其突出的表現是發抖、結膜青紫、煩燥不安、呼吸困難。一經發現這種情況,要警惕有過敏性休克的可能性。應立即停藥,積極搶救。③低分子右旋糖酐引起的過敏性休克要比其它因素的過敏性休克,經治療后,其癥狀緩解及血壓恢復到正常的時間要長。對此要有足夠的認識。只要認真觀察用藥反應,及時出現異常變化,積極給予抗過敏、抗休克治療,都可獲得滿意效果。
(編輯: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