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寅峰
隨著我國乳制品的迅速發展,奶牛產業發展也逐年提高,逐步向“農轉牧”的區勢發展,奶牛存欄逐年增加,奶牛的生產水平也不斷增強,但是,仍然有一些奶牛單產的水平較低,制約了奶牛群體的生產水平。針對這一現象進行了初步調查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制約奶牛生產水平的因素
1.1品種因素
不同品種牛的產乳量和乳脂率有很大差異。即使是同一品種的乳用牛其產乳性能也有一定的差異。但是在同一品種的奶牛當中,個體特征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在同一群體的不同個體之中,雖然處在相同的生命時期相同的飼養管理條件下,其生產性能也并不相同,主要因體格大小、體重、采食量、消化能力等因素。然而,影響奶牛品種的主要因素是遺傳基因。我縣的奶牛大批為改良牛,由于村級配種員的專業水平偏低。使用劣質精液導致奶牛近交現象的發生,致使影響了奶牛品種,更影響了奶牛生產性能的發揮。
1.2 生理因素
奶牛泌乳能力隨年齡和胎次的增加而發生規律的變化。在年齡方面,乳牛第一胎的泌乳期一般在26~38月齡,此期間母牛還在繼續生長發育,泌乳能力不可能充分顯現,因此,產乳量較低,大約相當于成年牛的70%~75%。隨著年齡和胎次的增長,生產性能也隨之上升,在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下,5~7胎的奶牛是一生中的泌乳高峰期,此時母牛正是8~10歲,以后,乳牛的生產性能隨之下降。由于機體逐漸衰老,產奶量就逐漸下降,但飼養良好、體質健壯的母牛到13~14歲時,仍然能維持較高的泌乳水平。相反,飼養不良,體質衰弱的母牛在10歲以后,產奶量就開始逐漸下降。泌乳方面,在一個泌乳期中,泌乳的月份不同產乳量的差異也很大。母牛產犢后,在第一個泌乳月或第二個泌乳月為奶牛的泌乳高峰期,隨后緩慢下降。泌乳遞降率以6%~7%為標準。同時,在泌乳期間母牛會有發情表現,在性激素的作用下,會出現產乳量的暫時下降,其下降幅度為10%~12%。在妊娠過程中,初期影響很小,從妊娠第5個月后,泌乳量明顯下降。其原因是胎盤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對于腦下垂體的生乳素和催產素的分泌起了抑制作用。而且此時胎兒發育加速,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
干奶期是奶牛完成泌乳期的之后,需予以干奶,使乳腺組織獲得一定的休息時間,并使奶牛體內儲蓄必要的營養物質,為下個泌乳期做好準備。干奶期一般為50~60 d,其時間長短,應根據每頭奶牛的具體情況決定。泌乳量較高的奶牛,干奶期應為40~60 d,其營養條件可以得到保證,對下胎產奶量影響較小。
1.3 環境因素
飼養管理在日程當中是一個重要的環節,營養物質的供給,對產奶量的影響最為重要。在奶牛日糧組成中力求多樣化和精粗飼料合理搭配。日糧一般要由3~4種以上的青粗飼料(干草、青草、青貯飼料等),3~4種以上的精料組成,并注意各種營養物質的合理搭配,根據泌乳母牛的營養需要實行全價飼料;同時,奶牛還要采用按頓分次飲水,如飲水量不足,會使產奶潛力難以發揮。在奶牛管理當中多數養戶采取的是拴系飼養方式,奶牛運動嚴重不足,影響了奶牛的消化功能、采食量及泌乳能力的發揮。適當運動,經常刷拭牛體,牛舍內保持良好的通風、清潔干燥,對提高產奶量有重要作用。由于地理因素,冬季較長寒冷,養牛戶的牛舍多為簡易牛舍,奶牛的御寒能力不足,舍內溫度過低,奶牛能量消耗過大,采食量減少,產奶量則降低。
1.4 擠奶技術
擠奶的方法有手工擠奶和機器擠奶兩種。無論是手工還是機器擠奶都要注意擠奶前的準備工作——擦洗和按摩乳房。在擦洗和按摩乳房的過程中會對乳房產生一種刺激,通過神經系統作用于乳房的收縮組織,同時也通過神經;內分泌反射引起平滑肌細胞的收縮,使乳汁由乳房排出。所以說擦洗和按摩乳房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然而在擦洗的過程中,動作一定要迅速,全過程應在10 min內完成。因為反射和收縮作用的時間很短,如果中途有停頓,會使產乳量下降12%左右。擠乳時精力要集中,禁止喧嘩,嘈雜和特殊音響等,以防乳牛受驚。在每天擠奶時,要嚴格執行作息時間,不可任意打亂或改變,以至會造成擠乳困難,降低產乳量。
1.5 疾病因素
母牛在患病的情況下,其產奶量也隨之降低,尤其是母牛的乳房發生疾病,如乳房炎、乳頭受傷時,產奶量的下降更為顯著。
2 提高奶牛生產性能的措施
2.1 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和服務體系的建設
逐漸增加荷斯坦奶牛的比例,降低改良牛的比例,從而提高奶牛的單產水平。對配種員集中進行培訓,按照農業部有關規定培訓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加強冷凍精液的管理,嚴把凍精質量關,做好記錄,確保奶牛的質量,同時要組織技術人員深入養牛戶,告之不要盲目購進雜交和劣質奶牛。
2.2 建立規模奶牛養殖示范區和健全的飼養管理制度
在規模奶牛養殖示范區內實行分群飼養,采用全混合日糧(TMR)飼喂技術,實現奶牛精準化飼養,設標準化牛舍、運動場和擠奶設備,配備相應的技術人員,搞好防疫工作。發展牧草種植區,為養戶提供優質牧草,改善奶牛的飼料結構,提高飼料品質,降低奶牛的發病率,充分發揮其泌乳潛力。
2.3 建立奶牛系譜檔案制度
安裝奶牛管理軟件,對每頭奶牛進行登記,微機化管理,并按全省統一編號制度進行編號,實施奶牛定期健康查檢,查檢合格后方可發號,實行一牛一號,一牛一卡制度。(編輯: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