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榮
2014年2月7日,令世人矚目的冬奧會在俄羅斯的索契如期舉行。然而,在開幕式上,卻出現了一個令冬奧會舉辦方尷尬的事情:本來設計是由五朵雪絨花綻放成一個奧運五環,可是,五朵雪絨花最終卻只有四朵綻放,霎時,現場陷入一片尷尬中。
過后,俄羅斯冬奧會主辦方遭到世界各大媒體和觀眾的吐槽,甚至有人還把綻放出的“四環一點”的畫面印到T恤衫上。對此,索契冬奧會開幕式總制片人恩斯特并不是別人想象得那么糾結于這個技術性的失誤,相反,他在開幕式結束后的新聞發布會上,開門見山地說:“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情,從技術方面來說,這個設備是最簡單的東西,但就是在這個地方沒做到位而已。”此外,他還勸人們不必對此事糾結,這個小失誤并不影響其余部分的完美,更不會影響運動員的比賽。對這樣的合理解釋,很多記者都松了一口氣:原來是技術問題!可偏偏有較真兒的記者刨根問底:“在如此大的場合中出現‘四環,難免讓人懷疑有‘故意之嫌。”恩斯特不耐煩地回答:“這樣的問話是否太愚蠢了!”
接下來,正像恩斯特預言的那樣,冬奧會的一切都在順利進行中。前方,各國的運動員在冬奧會的運動場上奮力拼搏、公平競爭,他們為各自的國家努力爭取更多的榮譽。后方,索契冬奧會組委會成員與總制片人恩斯特也緊鑼密鼓地就籌辦閉幕式的盛況展開了大討論。五環是每個奧運會必須出現的一個項目,為避免重蹈開幕式的覆轍,他們一致決定不再用“機器”操作這個項目,而改用“人工”。
可是,怎么做到更完美呢?人們又陷入迷茫。正在大家一籌莫展時,善于自我解嘲的恩斯特想出一個妙招:已經出現一個失誤了,咱不如在閉幕式上來個以錯糾錯!其他人好奇地問怎么以錯糾錯呢?恩斯特為自己這一大膽的想法興奮不已,高興地對人們說出了他的想法。
在2014年2月23日,索契冬奧會閉幕式正式拉開了帷幕:現場畫面出現一艘巨輪越過汪洋大海,然后是204根光柱形成不同層次的藍色,接著出現了開幕式上小女孩柳波芙帶著兩個小伙伴的亮相,他們帶領全世界觀眾感受到一個與眾不同的俄羅斯。接下來,當上千位演職人員跑上場組成五環時,開幕式上的“四環一點”又重新上演。現場觀眾席及電視前的觀眾一片嘩然:“怎么可能又發生這種情況?”就在人們一陣惋惜與唏噓時,右上角的那個“小花點”瞬間綻放成一個大環后與其它四個環緊緊相連,形成一個完美的五環圖。這時,人們才恍然大悟:哦,原來這個場景是“故意”設計的呀!頓時,場上掌聲雷動,電視機前的人們臉上也綻出了開心的笑顏。
以錯糾錯的構思效果最終獲得世人的贊譽,也證明俄羅斯人善于自我解嘲的大國風范。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完美,在漫長的人生中難免出現失誤與差錯,造成一個環節的失敗。此時,不必糾結于怎么會出現錯誤,更重要的是怎樣從下一個環節去彌補錯誤,還給失敗一個完美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