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
例行體檢,重要指標異常未獲提示
2009年8月的一天,時年53歲的林耀輝在單位的組織下,來到南京某醫院(以下簡稱南京醫院)進行體檢。
9月10日,醫院出具體檢報告。在腫瘤標志物欄內,甲胎蛋白的檢測結果為陰性,癌胚抗原測定CEA(以下簡稱CEA指標)的檢測結果呈陽性。“感染免疫”項目和“腫瘤標志物”項目的檢查環節,只提供了檢查結果,未在檢查結果后列明“參考值”。報告還顯示,他有5項指標存在異常,包括高血壓、空腹血糖偏高、過敏性鼻炎等,醫院給出了生活指導及就醫建議,但是對CEA指標未作出任何檢查或復查建議。
拿到體檢報告,林耀輝見“總檢結論”提示的都是一些小毛病,也就放心了。此后兩年,他沒有做過任何檢查或復查。
2011年8月,林耀輝因呼吸不暢到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就診。經全面檢查,醫院確診林耀輝患有肺癌,且為肺癌晚期。檢查結果猶如晴天霹靂,林家陷入了崩潰當中。
林耀輝立即住院治療,在進行了十多個療程的化療后,他的身體變得極度虛弱,只能使用極其昂貴的進口自費藥物來延續生命,他們家也因此花光了幾十萬元積蓄。
兩年之后患癌癥,歸咎醫院起紛爭
在治療過程中,醫生為了解林耀輝的既往病史,詢問他之前有沒有做過相應的檢查。林耀輝這才想起兩年前自己曾做過全面的體檢,檢查中也有關于腫瘤的項目,只是在他的印象中,體檢結論里完全沒有提到自己有患癌的征兆。于是,他讓兒子回家翻出那份體檢報告。不看不要緊,一看嚇一跳,在腫瘤標志物檢查項中,“癌胚抗原測定(CEA)”的結果寫著:陽性!CEA指標呈陽性意味著什么?體檢報告并沒有對此標注參考值。
林耀輝趕緊向醫學專家請教,得到的答復是:腫瘤標志物是由腫瘤組織自身產生、可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物質。雖然結果呈陽性并不能就此確定患有癌癥,但至少說明他有比較高的患癌風險,如果當時積極治療,說不定能治愈疾病。
“出現了異常嚴重的信號,南京醫院居然沒有提示我做復查,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直接導致我錯過了在癌癥早期發現并治療的最佳時機。”林耀輝說。
為此,他的家人于2012年初多次赴南京醫院,希望雙方能夠協商解決林家因此遭受的精神損失,及院方給予協助治療、延長林耀輝生命的事誼。林家的要求遭到了南京醫院的拒絕。為此,病重的林耀輝決定通過法律途徑,在有生之年為自己討還一個公道。2012年2月22日,他來到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法院,以一紙訴狀將南京醫院告上了法庭,請求法院判令南京醫院賠禮道歉、支付已發生醫療費、交通費等23.6萬余元,并賠償精神撫慰金5萬元及承擔訴訟費。
2012年3月12日,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
南京醫院辯稱,根據相關的診療規范,CEA指標并不是診斷癌癥的依據,醫院在考慮林耀輝膽囊息肉及長期吸煙的情況下,得出結論為膽囊息肉并告知定期復查膽囊,符合診療規范;林耀輝體檢是在2009年8月,距其被確診為肺癌相隔兩年半的時間,已超過了訴訟時效,請求法院依法駁回林耀輝的訴訟請求。
針對南京醫院的答辯,林耀輝出示了其家人在與南京醫院交涉時的錄音光盤:“我們和院方溝通了很多次,醫院健檢中心的趙主任說是醫生疏忽了。”當被問到如果檢測結果呈陽性,要不要在結論中標注時,對方表示,按常理,是要寫出來的。
在案件審理的過程中,法院多次組織雙方進行調解。南京醫院雖認為自身并無過錯,但提出從人道主義出發,愿意補償林耀輝3萬元。后因雙方分歧較大,最終未能達成調解。
兩級法院定是非,期待利益受保護
建鄴法院經審理后認為,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必須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管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南京醫院雖在總檢結論中作了相關建議,但建議的內容未涉及到CEA檢測結果,未能盡到應盡的告知義務,存在一定的過失,從而延誤了林耀輝進一步檢查的時機,使林耀輝遭受了精神上和身體上的痛苦,故林耀輝要求南京醫院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5萬元,符合法律規定,法院酌定支持。但由于林耀輝所患疾病與南京醫院之間的過失行為并無因果關系,故其要求南京醫院賠禮道歉、賠償其相關的醫療費、交通費等主張,無法律依據,不予支持。
2012年10月15日,建鄴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十二條、第五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二十八條的規定,作出一審判決,判決南京醫院賠償林耀輝精神損害撫慰金人民幣5萬元,駁回林耀輝的其他訴訟請求。
一審判決后,林耀輝和南京醫院都表示不服,均向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二審期間,林耀輝因病去世,南京中院法院依法通知其法定繼承人林海波、吳莉參加本案訴訟。
二審中,就CEA指標與肺癌的關聯性,南京中院法官分別到南京鼓樓醫院和江蘇省人民醫院咨詢了有關專家。
南京鼓樓醫院的專家稱:“兩肺紋理增多說明肺部有炎癥,也會引起CEA指標升高。CEA指標并不是診斷肺癌的特異性指標,只是一個參考指標,身體所有部位的炎癥都會引起CEA指標升高。所以,不能僅僅依據CEA指標呈陽性就認定是肺癌。在CEA指標呈陽性的情況下,患肺癌的可能性有多高,無法判斷。”
江蘇省人民醫院的專家稱:“許多非腫瘤因素都會導致CEA指標升高,比如感染、血脂升高等。從體檢到肺癌晚期已有兩年時間,所以不能推定CEA指標呈陽性與肺癌有關系。腫瘤從早期到晚期一般不到兩年時間。所以在體檢時,CEA指標呈陽性與患肺癌的可能性有多高無法判斷。”
經質證,林耀輝對專家筆錄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對關聯性不予認可。南京醫院對上述專家陳述的意見沒有異議。
南京中院經審理認為,根據《健康體檢暫行規定》第十四條規定,醫療機構應當對完成健康體檢的受檢者出具健康體檢報告。健康體檢報告應當包括受檢者一般信息、體格檢查記錄、實驗室和醫學影像檢查報告、陽性體征和異常情況的記錄、健康狀況描述和有關建議等。南京醫院為林耀輝出具的健康體檢報告與上述規定不符,故南京醫院的體檢行為存在過失。南京醫院上訴主張其體檢行為不存在過錯,與事實不符,不予支持。
林耀輝體檢時CEA指標呈陽性,不能以此即推定其當時已患有肺癌。醫學專家陳述的相關意見系依據其多年的臨床實踐與成熟經驗作出,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而林耀輝未能提出相應的證據推翻專家陳述的意見,故專家陳述的意見可作為本案判斷因果關系的參考依據。林海波、吳莉上訴主張南京醫院的過失行為與林耀輝患肺癌有一定的因果關系,依據不足,理由不充分,不予支持。
林耀輝進行體檢的目的,是為了及時發現自身可能存在的疾病或影響健康的異常因素,在現代醫療水平下接受適當的治療,以延續身體健康或提高生存的可能性。這種對延續身體健康或提高生命質量的期待,是健康權和生命權保護的內在要求,具有人格利益,法律對于這種利益應當予以保護。南京醫院的過失行為導致林耀輝當時喪失進一步檢查的時機,侵害了林耀輝對延續自身健康和提高生存可能性的期待利益,實際是侵害了林耀輝的人格利益,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自然人因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原審法院據此判決南京醫院賠償林耀輝精神撫慰金人民幣5萬元,符合上述司法解釋的規定。
綜上,林海波、吳莉和南京醫院的上訴理由不充分,依據不足,對其上訴請求,均不予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但因林耀輝在二審審理期間死亡,其法定繼承人林海波、吳莉作為上訴人承擔訴訟,故予以部分改判。
2013年12月6日,南京中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4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第二款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一款的規定,作出終審判決,判決南京醫院賠償林海波、吳莉精神損害撫慰金5萬元,駁回林海波、吳莉其他訴訟請求。(文中人名、醫院名系化名)